美育课题研究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28211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育课题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美育课题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美育课题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美育课题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美育课题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育课题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育课题研究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探究美育成为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瓶颈的原因及对策的课题研究报告容提要: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容、研究结果等方面进展论述,通过对我县农村初中美育现状的研究,探讨美育成为农村初中素质教育木桶短板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拓宽美育教育的途径,让美育不再是口号,而是学校工作的亮点和自觉行动,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开展,为国家培养大批合格人才。主 题 词:美育 素质教育的瓶颈 原因及对策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研究一、研究背景和现状:1、研究背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后,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竞争的重点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根底的综合国力的比赛,其实质

2、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开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开展进程,世界许多国家对此认识深刻,纷纷研究对策,制定计划,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大力开展教育事业。早在1983年,就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的大政方针。从那时起,教育就承当着培养适应21世纪知识大爆炸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的艰巨任务。教育到底是什么?在中国千百年的社会历史开展过程中,教育突出的是考试选拔功能,所以“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学而优那么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社会上很有市场。20世纪中期一些教育工作者提出,教育的

3、目的是促进人的能力的开展,从而使教育洋溢起浓浓的人文精神。时代开展到今天,“以人为本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因此教育必须为人的幸福做奉献,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教育信念应当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中华人民务教育法第五章教育教学中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开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开展。中华人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展德育

4、、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学校应当关心、保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可见,教育应该是受教育者的全面开展,在教育中受教育者身体得到发育,机能到达成熟,体质体力得到增强;能够掌握科学、驾驭自然、效劳社会,能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关系;能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追求美。但是,即使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县农村初中学校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学校强调的仍然是“头悬梁、锥刺骨的刻苦精神,仍然是习惯于高高在上、习惯于我讲你听、我说你知、习惯于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仍然很有市场,学生学得苦学得累,教师教的苦

5、教的累,大多数人为了理想知道刻苦学习,但培养出来的只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学生厌学、辍学、混日子、比穿戴、比消费的大有人在,在光华外衣包裹下的是空虚的心灵,学校的日常管理重点就是维持纪律和抓学风,平静的就像一潭死水波澜不惊,缺乏生机与活力。难道教育只是仅仅为了知识的承载吗?除了知识教育应该还有许多。面对当今乡村中小学只求成绩唯考试是瞻而无视美育、体育、劳技、心理等教育的现状,我深感今天中国教育的残缺。残缺的教育将导致的是残缺不全的人,起码是不健全的人。21世纪将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高素质不行,不全面开展也不行。美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局部,对培养跨世纪的德、智、体等全面开

6、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立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地将美育纳入我国的教育方针之中,“美育不仅能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的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农村中小学也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美育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克制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必须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开展,我们深知美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但美育得不到农村中学的重视,给学校和学生的开展带来极大的损失,为了探究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2、研究

7、现状省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近代中国王国维首创美育,蔡元培倡导实践美育,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掀起美育研究热,现已形成一系列美育理论,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学校只重知识传授,无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没有地位,美育在中小学只是花架子,农村中小学更与美育无缘。如今,中小学学科渗透美育的研究正在兴起,但针对农村中小学美育工作系统研究很少,研究质量比拟高的有:XX中学的中学实施美育的途径研究、莲花小学的素质教育中的美育研究,尤其是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5年第二期中江凤艳、王艳荣等对省农村中小学美育现状做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改良农村中小学美育现状的方法,值得借鉴。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目

8、的1、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研究美育成为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木桶短板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探讨学校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指导学校的美育实践活动。2、变以前口头上的美育成为今天的美育行动。实干兴校,开发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美育校本课程,搞好学科美育渗透,建立好音体美美育教育主阵地,让农村让学校的德育工作、综合实践活动、文学社团、播送站、音体美兴趣小组、科技节、节假日活动处处表达美育,让师生从思想、言行到价值观、情感方方面面美起来,使真善美充满校园,打造特色美育学校,让学校美起来,教师不再职业倦怠,而是充满幸福,学生不在厌学,而是快乐地学习。3、组建乡土美育课外活动小组,有效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进程

9、,创办以乡土美育为特色的和谐学校。以乡土美育的人文精神为突破口,开展学生的个性,通过乡土美育的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渗透乡土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力,同时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和谐开展。 3.教师通过研究加强了自身建立,提高了文化素养,有助于教师专业化开展,用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动作和美的行为营造一种美的育人气氛。二意义本课题研究对学生的意义: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开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美育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举措,美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实施美育可以

10、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培养创造的欲望、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培养宽广平和的心境、 培养超越的精神。本课题研究对教师的意义: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认识到素质教育和美育的重要性,积极投身课改,热心参与美育教育活动,使教师由实践型的教书匠向专家型的名师转变,收获成功,体验快乐,克制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指数。本课题研究对学校的意义:通过课题研究,促使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和课改,重视美育,把美育列入学校整体规划计划,建立美育特色学校,改变学生厌学、一潭死水局面,打造美育课改名校,使学校充满创新或活力。三、概念界定1、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

11、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开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美学文选,大学1983年版,第174页可见,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由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因而美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它在不同的时代制约于不同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又由于美育的本质在于情感性,而美感是在的、超功利的,故美育的最终价值还是指向“至高的善。它所要培养的审美意识及其倡导的审美的人生境界,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

12、共同追求的至上理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育既通向人类历史文化的最大纵深,又关联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它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展对话的桥梁。美育的加强与否,也就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亦关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展。通过艺术进展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开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美育的容:艺术美:音乐和舞蹈,绘画,影剧欣赏,文学; 自然美,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所感受和体验到的美; 社会美,以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为对象而感受和体验到的美; 科学美,以科学的容和形

13、式为对象所感受到的美。 中小学美育的容包括:欣赏艺术美,如文学、音乐、图画、戏剧、电影、舞蹈等;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参观科技展览馆,参与科技节活动,体验科技创造美。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四者在美育过程中即严密联系,又各自承当不同的任务,会产生不同的美育效果,自然美会让人们产生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感,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美有利于促成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艺术美是美育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它能触及人的心灵,比其他美育容易实施,艺术美具有满足人的情感需求、构建人格、塑造个性、开启人的智慧、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功能,科学美分为科学事实美、

14、理论美、实验美,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激活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形成探究真理的永恒动力。2、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开展和社会开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根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事业的需要。它表达了根底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根底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开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根底教育改的时代主题和紧任务。3、美育和素质教

15、育的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立者和接班人。美育不仅能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美育即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它是感性教育、趣味教育和人格教育,是一种通过升华人们的感性来引导人们的兴趣,进而促进人格完善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培养、提高学生感受人格完善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培养、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

16、力的教育;是树立、端正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的教育,是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情感、美化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的教育。美育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的开展,它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路径。首先,美育能以美辅德,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其次,美育能以美益智,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第三,美育能以美健身,提高人的身心素质。第四,美育能以美促劳,提高人的劳技素质。4、美育是农村初级中学素质教育的瓶颈说明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农村学校美育被冷落被无视,已成为制约素质教育开展的因素,是木桶容器的短板,急需加强。四、理论依据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都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美育教育。春秋时期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