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类药物治疗风湿病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27716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藤类药物治疗风湿病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藤类药物治疗风湿病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藤类药物治疗风湿病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藤类药物治疗风湿病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藤类药物治疗风湿病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藤类药物治疗风湿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藤类药物治疗风湿病(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藤类药物在治疗风湿病中的应用 阳光融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郜建新藤类药物大多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舒筋止痛之功效,目前, 国内对雷公藤和青风藤研究较多,开发研制出了一系列药物用于临床 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对于其他藤类中药研究得相对较少,有待于深 入研究运用,下面对一些常用藤类药物作一些总结与分析,以供辩证 立法处方时比较和优化选择这类药物,以合理组方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风湿痹症,提高疗效,同时也有益于深入研究开发更多更好的抗风湿 药物时参考。1雷公藤11 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叶及花。性味归经:苦,有大 毒。入肝、肺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宣肺平喘。应用:1、 用于风湿痹症,如风湿性关节炎

2、、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及 其他结缔组织疾病,临床均有较好的疗效。本品有祛风湿、通经络、 止痹痛的功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效果尤佳。然而本品有毒, 应用时应加注意。据临床报道,本品应用于上述风湿病,可单独水煎 内服,亦可制成酊剂、滴丸、片剂等用。据药理研究,本品有明显的 消炎、镇痛作用,对肉芽肿、关节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明显 的抑制作用。有报道,用含雷公藤全根(100ml含生药17g)的雷 公藤糖浆,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40例,显效89.29%以上。用法用量: 310g,水煎服,小儿酌减。亦可制成酊剂、片剂等用。注意:因雷 公藤毒性较大,口服可出现消化道反应,如恶心、上腹部不适;

3、轻度 疼痛;胃纳减退、腹泻,或见头晕、口干、心跳、流泪、口腔粘膜糜 烂以致出血、咽痛、皮肤瘙痒、皮疹、色素沉着、月经不调、白细胞 下降等副作用。如应用不当,可发生中毒甚至死亡。雷公藤对机体的 毒性表现为:(1)对胃肠道局部的刺激作用;(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 损害(包括对视丘、中脑、延髓、小脑及脊髓的损害),以及引起肝、 心的出血及坏死。本品急性中毒,可采用一般急性中毒解救措施,对 症治疗,还应给予低盐饮食。民间常用解羊血200300ml内服,或用 兔胃浸出液解毒,但疗效有待观察。1.2 雷公藤西医研究进展。1.2.1 雷公藤免疫机理洪郁芝、王永钧通过课题“肿瘤坏死因子a(TNF-a )诱导人肾

4、 小管细胞 C3 产物上调及雷公藤内脂醇对其作用的影响”研究得出结 论2: TNF-a与补体之间的正性反馈机制在免疫介导的肾损伤中发挥 重要作用,雷公藤内酯醇能明显抑制TNF-a 上调肾小管细胞C3mRNA 表达和C3蛋的合成。近年研究发现除肝脏和巨噬细胞是补体合成的主要来源外,肾脏 固有细胞也能表达各种补体成分。并且,随着肾脏病变程度的加重, 肾局部补体(特别是C3、C4)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也显著增加,其 中以肾小管细胞表现最为明显。因此,肾小管细胞在致病因素诱导下 过度生成并激活的补体在肾损伤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补体抑制剂的产 生和应用越来越引起关注。该课题组在观察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细

5、胞(PTEC)自主生成C3的基础上,加以TNF-a诱导,并观察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雷公 藤内酯醇对上述TNF a诱导下的PTEC C3mRNA表达和C3蛋白合成的 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PTEC能自发地表达C3mRNA,其基因 序列与肝细胞产生的C3完全相同;TNF a诱导PTEC C3mRNA表达随着 剂量增加而增强,也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TNF-a诱导PTEC C3 蛋白合成增加,其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与基因表达情况相似。雷公藤 内酯醇抑制TNF a对PTEC C3mRNA表达的上调呈量效关系;对PTEC C3 蛋白合成的上调,其量效关系与基因表达相似,且呈时效依赖关 系。1.2.2

6、 雷公藤将可能用于治疗银屑病 杨思源3通过对银屑病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免疫特性的研究, 阐明了雷公藤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开发雷公藤单体新药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中药雷公藤具有显著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炎 性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从而抑制白细胞的趋化作用。银屑病 的发病与免疫系统紊乱密切相关,其病理表现之一是皮肤角朊细胞的 增殖,而导致增殖的原因是皮肤外周血单核细胞在浸润部位的微环境 下,其白细胞介素6 (IL-6)、白介素8 (IL-8)的表达明显增强。杨思源等首先建立了具有类似银屑病免疫学异常的细胞模型,然 后运用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了从雷公藤中提取的两种单体

7、成分(TRY-16、TZ-93)对多种免疫细胞因子和遗传物质的影响,发现这两 种雷公藤单体成分都能降低银屑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的TL-6、IF-8以 及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与分泌,从而降低炎性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间 的黏附,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进而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减少角朊 细胞的增殖。1.2.3 雷公藤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雷公藤能抑制多种致有丝分裂原及混合淋巴反应引起的淋巴细 胞增生;阻止G0期和/或G1期细胞进入S期,使S期、G2、M期的淋 巴细胞明显减少。雷公藤甲素不仅可以阻止静止状态的T细胞转化为 活化的T细胞,减少IL-2的生成,对已处于活化状态的T细胞也具有 明显阻止其进一步增殖的作用,

8、同时能诱导活化的T细胞发生细胞凋 亡。雷公藤及部分单体对ConA诱导的脾细胞分泌IL-2的作用,有明 显的抑制作用。二、青风藤为防已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青藤或清风藤科植物清风藤的干燥 藤茎。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入肝、脾经。功效:祛风除湿,通 络止痛,利水消肿。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尤以热痹而见关节红 肿热痛为宜。如清防饮,以本品配汉防己,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有 良效。亦可用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可用本品浸酒服。本草纲目 载:“治风湿流注,鹤膝风,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酒药中用。”据 药理研究,由本品提取的青风藤硷,具有镇痛、消炎的作用。据临床 报道,用青藤汤(青风藤、泰艽、寻骨风、何首乌),

9、治疗风湿性关 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180例,总有效率达90%,用量用法:1015g, 水煎服,外用适量。使用注意:青风藤的入药品种复杂;各地使用不 尽相同。青风藤根在四川、河南作汉防己用;湖北以华防己和木防己 藤茎作青风藤;广西用清风藤科清风藤茎入药;福建以茜草科植物鸡 矢藤作青风藤,除广西青风藤外,其他均不是正品。目前,西医研究认为,青风藤的主要成分是盐酸青藤碱,具有抗 炎、镇痛、免疫调节作用,组胺释放和急性降压作用。其单体为 7, &二去氢-4-羟基-3, 7-二甲氧基-17-甲基-9a、13a、14a-吗啡烷-6-酮盐 酸盐。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可抑制急性渗出和慢性增生性炎症。 能

10、显著抑制 5-HT 血管通透性增加作用,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 释放组胺,作用于成纤维细胞腹上 H2 受体,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 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及甲醛性和蛋清性关节炎;抑 制肉芽组织增生;可明显加速细菌性关节炎的消退。(2)镇痛作用: 经实验表明,对电刺激法、热板法、光热刺激法及醋酸扭体法所致小 鼠各种疼痛稍弱,持续时间较短,不易产生耐受性,无成瘾性。(3) 免疫调节作用:可抑制巨噬细胞分泌IL-1、IL-6、TNF及吞噬功能;可 抑制抗体溶血素生成、淋巴细胞转化及巨噬细胞合成炎症介质pge2、 LTC4和氮氧化物;可拮抗T淋巴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合成IL-2;可抑制 关节

11、滑膜增殖及滑液分泌;可抑制机体免疫排斥反应,延长移植心脏 的存活时间。此外,青藤碱组胺释放作用可促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 细胞释放组织胺,此既为皮肤瘙痒、潮红、出汗等不良把应之因,也 为其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对抗慢性炎症的机制之一。该药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可用于风寒湿痹证,症见 肌肉酸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及风湿及类风湿性 关节炎。三、鸡血藤为豆科攀援灌木密花豆(三叶鸡血藤)或香花崖豆藤(山鸡血藤) 的藤茎。性味归经:苦、微甘,温。入肝经。功效:行血补血;舒筋 活络。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酸痛。鸡血藤既可 祛风除湿、舒筋络,又能补血活血,对风湿日久,血虚

12、体弱者尤宜, 多配桑寄生、杜仲、半枫荷、枫香寄生等药用,方如鸡血藤汤。有其 祛风通络之功,兼治中风后遗之手足痿软,麻木不仁,眩晕头胀等症, 常配桑椹子、三七、五加皮、淮牛膝等药用。2、用于月经不调,经 行不畅、痛经、闭经等属血虚有瘀者。本品为调经良药,既活血又能 补血,常配伍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等药用。3、用于血虚之眩 晕、心悸、肢体麻木、唇甲淡白。据报道,以鸡血藤60120g,鸡蛋 24 枚,水煎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良效。本品亦有升高白血球 的作用,用治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可配黄 芪、大枣等药用,亦可单味制成糖浆胶。用法用量:1560g,水煎服。 亦可制成鸡血藤

13、膏应用。使用注意:本品较腻滞,易于引起胃胀,脾 虚湿盛或气滞者,不宜使用。四络石藤为夹竹桃科攀援木质藤本植物络石的带叶藤茎。性味苦、微寒。 入心、肝经。功效:祛风通络,清热消肿。应用:1、用于风湿性关 节炎,尤以筋脉拘挛,肌肉酸痛,关节屈伸不利者,更为适宜。然而, 本品性苦,微寒,祛风通络兼能清热,故多用于痹痛偏湿热者,常配 忍冬藤、桑枝、秦艽等用。2、用治喉痛、痛肿。本品清热凉血而消 肿,单用水煎,慢慢含咽,可治咽喉肿痛;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 常配射干、桔梗等用,方如络石汤。治热毒痛疮,常配皂角刺、乳香, 瓜蒌等用,方如外科精要止痛灵宝散。用量用法:615g,水煎 服。使用注意:阳虚寒盛的

14、痹痛,大便溏泄者,不宜服用。五忍冬藤 为忍冬科多年生绿缠绕灌木金银花的幼嫩藤茎。性味归经:甘, 寒。入心、肺经。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通络。应用: 1、用于风湿 热痹,关节红肿,屈伸不制之证。本品功效与金银花相似,但祛风通 络优于金银花。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而见关节屈伸 不利、红肿热痛者,可配络石藤、桑枝、莶草、薏苡仁等同用。如用 治关节筋络拘挛者,可配宽筋藤、络石藤、鸡血藤、海风藤等药,煎 水薰洗患处。六、天仙藤为马兜铃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北马兜铃的带叶干燥草质藤茎。 性味归经:苦、温,入肝、脾经。功效:行气化湿,活血通络。应用: 1、用于风湿痹痛,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15、、慢性腰腿痛。 本品行气活血,通络止痛,善治风湿而致之关节拘挛,肢体麻木。如 仁斋直指方的天仙散,以本品配伍羌活、白术、白芷、姜黄、半 夏等用,治疗疾注臂痛。用量用法:610g,水煎服,或可作散剂。七、丁公藤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的干燥藤茎。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 入肝经。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发汗散寒。应用:用于风寒湿 痹症。本品辛温发散,发汗散寒为优,善于治疗风寒湿邪所引起的关 节疼痛,手足麻木,腰腿疼痛。如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肥 大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属风寒湿者,均可用本品治疗。方如丁公藤 风湿药酒,即以本品配桂枝、羌活、当归、白芷、补骨脂、陈皮、乳 香等药同用,制成药酒,用

16、于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腰腿酸痛,跌打 损伤。八、石楠藤为胡椒科藤本植物山(石楠藤)的藤茎。性味归经:辛,微温。入肝、肾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应用: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疼 痛,四肢拘挛等。本品善于祛风湿,通经络,尤多用于风湿腰腿痛。 如治风湿痹痛,肢节拘挛者,可配宽筋藤、桂枝、防风、白芍等同用; 如治风湿腰腿痛,可配牛膝、杜仲、狗脊等同用。用量用法: 512g, 水煎服。使用注意:本品以两广使用较多,其他地区多以蔷薇科植物 石楠的树枝作石楠藤用,其功效相似,而略有强筋骨的作用。九、海风藤为胡椒科常绿攀援藤本植物海风藤的藤茎。性味归经:辛,苦, 微温。入肝、脾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应用: 1、用于风寒湿 痹,关节不利,腰膝疼痛,筋脉拘等症,多配威灵仙、络石藤、桂枝、 羌活等同用。 2、用于跌打损伤,腰腿疼痛。多与桃仁、鸡血藤、当 归、乳香等同用。如四川中药志载:以本品配大血藤、竹根七、 山沉香、红牛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