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池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273224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沼气池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沼气池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沼气池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沼气池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沼气池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沼气池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沼气池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沼气池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西大山风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内容摘要。该文分析了西大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和特色,分析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内容和投资规模,以及切实可行的项目建设方案,最终得出项目建设可行性的结论,并提出两点建议。 1、项目名称:*县西大山风景区建设项目 、主管单位:*县林业局 3、建设单位:*林场 、项目负责人:* 5、项目建设地点:西大山村至五凤楼顶峰整个林区 6、项目区概况 西大山位于XX省XX县区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县城73公里、距XX市79公里、距市150公里、距XX省20公里、距XX省2公里。群山连绵数十里,重岩叠嶂,峭壁悬崖,风景如画。峡谷

2、两岸山峰壁立,植被覆盖率高,山上草木青翠欲滴,山势高峻,山岩陡峭,峰回水绕,雄奇险绝。龙潭瀑布,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势,万亩林海,百鸟争鸣,是一处难得的世外桃源,更是高山滑雪的好所在。五凤楼高峰险峻,直插云霄,月白风清,一派大好河山,尽览眼底。无污染山野菜齐全,各种干鲜果品均有,被专家誉为:“天赐的百果园,立体的水果带,干鲜果王国的一部百科全书”,而且原材料、水源、电力等设施供应充足,施工条件好。 7、项目建设目标。通过该项目的开发,发展山水峡谷观光、野外生存和风土人情体验旅游产品,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充分发挥西大山峡谷峰群景观和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在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持

3、续利用的前提下,切实实施“旅游X县区”战略,带动*县旅游扶贫工程,加快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建设内容和规模。景区林路(行车柏油路)1公里,林路(人行石阶路)41公里。观景台座,赏月亭2座,龙王庙扩建1座。景点建设15处,停车场3处,石刻0平方米,农家院5家,山门1座及售票亭3座,休闲度假村1处,占地总面积300平方米,滑雪场及娱乐场1处,攀岩1处,高山植物观光园1处,野菜、野果采摘园处以及饮用水配套设施和其他配套设施。 9、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中,自筹资金3万元,占21.,招商引资9万元,占78.%。 0、项目建设方案 (1)龙王庙风景区建设。以突出中国龙的文化为特色对位于头道龙潭的

4、龙王庙进行扩建,将主体建筑扩建成一个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三层式建筑,外设观景台和停车场,130平米石刻和一个文化表演观赏舞台。 (2)二道龙潭风景区建设。二道龙潭水面扩建工程,集划船、垂钓、休闲一体,一线天建设观景台,玉皇顶建设赏月亭和双向高山索道,石门石刻20平米,石人与不倒石架设双向高山索道。 (3)大南沟风景区建设。建设山野菜采摘园和野果采摘园,建设农家院个,闷葫芦场石刻10平米,停车场和观景台各一个。 (4)西大顶休闲度假村建设。休闲度假村1处,占地总面积30平方米,包括饮用水处理设施和供暖设施。 ()五凤楼主峰风景区建设。建设塞北高山植物园,植物标示牌3500个,北方植物标本

5、室一座,三层赏月亭一座,配备天文望远镜。石刻300平米。 (6)野外生存风景区建设。攀岩场所处,石刻12平米,高山攀索1处,高山独木桥一处,野外生存驻扎营地1处,登山生理极限体验1处。 ()大西沟高山滑雪场建设。滑雪场规划旅游滑雪、竞技滑雪两个滑雪场,雪道和管理区建筑面积000平米。森林浴1处,高山滑草场1处,森林cs娱乐场所处。 11、招标方案 (1)招标范围。包括工程的主要建筑施工、监理及设备购置。 (2)招标组织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本项目建设管理全面实行“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 a.主体工程和主要设备一律通过公开招标,招标工作必须委托有相应资

6、质代理机构组织,严格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择施工队伍,确保工程质量。 b加强对招标工作的组织领导,邀请纪检监察部门人员参加,对招投标实行全过程监督。 c严格招标程序,,对工程承包范围、工程承包方式、投标书编制、设计变更及技术经济签证、建筑材料及设备、工期工程质量验收和保修、安全生产、履约保证金、工程款支付与结算、评标办法、授予合同等方面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工程监理必须具备乙级资质以上,项目甲方不应干扰监理单位和人员对项目监理的权利。 (3)招标方式 序号项目名称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不采用招标方式 全部部分自行委托公开邀请 1勘察设计 2建

7、安工程 3工程监理 4设备仪器 5重要材料 1、项目管理组织 (1)运行管理 *林场为项目建设单位,为了加强项目的组织管理,特成立西大山旅游开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场长兼任组长,财务科、资源管理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建设管理 a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是对项目建设进度、质量监测评价、资金使用等工作的全面监督与管理,项目建设单位要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制定详细计划。计划包括设施建设、物质采购、资金使用的进度,还包括人员培训、科技合作与交流等内容。计划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动。 b.工程管理 (a)严格执行国家各项基本建设程序,推行全面质量管

8、理,严把每道工序质量关,加强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工作。 ()引进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和工程质量监理机制。施工单位应通过招投标择优选择,并实行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引入工程监理机制,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c)项目建设中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计划及建设内容,杜绝挤占、截留、挪用工程建设资金。c资金管理 (a)设立项目建设资金专用帐户,对项目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单独记帐,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禁止挪用。 ()要加强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强化检查、监督。项目财务不但要接受财务、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审计。 d物资管理 ()项目所需要的设备、仪器、工具和其他

9、物质公开向社会招标。 (b)指定专人负责项目物质的保管、安装、调试,防止项目物质的变卖、偷盗、流失。 13、项目投资估算 (1)预算依据 .设备、仪器和材料根据厂家报价或现行市场价格。 b.土建工程 (a)参照全国统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XX省综合基价(20年) (b)XX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02X年); ()已建类似工程指标。 c.其他费用 ()建设单位管理费按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02X39号)计算; ()工程勘察、设计费依据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2X10号)计算;()工程监理费按照国家物价局、建设部2价费字492号文计算; (d

10、)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的3计算。 (2)投资预算 总投资4328万元,其中。林路投资130万元,景点及辅助设施建设投资232万元,度假村建设投资68万元,滑雪场和娱乐场建设投资375万元,高山植物园建设投资10万元,龙王庙扩建投资570万元。饮用水配套设施投资23万元,攀岩及野外生存投资8万元,野菜、野果采摘园投资17万元。 14、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本项目建设期为三年,据初步估算,项目建成后投资利润率为23,五年可以收回成本,加建设期两年,七年内可收回全部投资,说明项目投资回收期短,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生态效益 预计项目投资建设后,将产生以下生态效益。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促进

11、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改善项目区及周边社区的环境质量,增强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建立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措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效益 本项目建设投产后将产生以下直接社会效益。改变当地旅游业投入不足的现状,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当地与外界的交流,促进当地文化的进步;发掘项目区的文化内涵,传承民族文化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稳定社会秩序。 15、结论 通过旅游项目工程建设,将我场西大山林区纳入京东旅游圈中,为我场和投资商带来可持续的经济效益,并能保护森林资源,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内经济社会

12、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建设目标明确,符合国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战略和我县“旅游XX县区”发展战略。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的确定,是在分析西大山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并结合本地旅游市场资源以及旅游产业辐射面综合考虑确定的。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的确定合理、可行。 、建议 ()项目建设资金投入较大,需要政府等有关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在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与协调,使项目建设尽快付诸实施。 (2)项目建设需要进行水、电等基础能源,需要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配合、支持。 内容总结(1)沼气池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西大山风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内容摘要()峡谷两岸山峰壁立,植被覆盖率高,山上草木青翠欲滴,山势高峻,山岩陡峭,峰回水绕,雄奇险绝()项目总投资中,自筹资金3万元,占21.5%,招商引资398万元,占85%(4)饮用水配套设施投资23万元,攀岩及野外生存投资83万元,野菜、野果采摘园投资17万元(5)促进当地与外界的交流,促进当地文化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