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粽子飘香时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27081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又到粽子飘香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又到粽子飘香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又到粽子飘香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又到粽子飘香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又到粽子飘香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又到粽子飘香时 又到粽子飘香时 几天前,在小区前的小路旁,看到一位老妇的菜摊上有几扎粽叶。看到那绿油油的粽叶,知道端午时节又将来临。此时,似乎又感受到粽叶飘香那特有的温馨甜美的气息。 端午节远没有春节的热闹,也没有中秋的甜美,更没有七夕的浪漫,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它显得那样的朴素和自然,但她那一抹淡淡的清香和悠悠的思绪,却让人回味。这一抹淡淡的清香就像是一双温馨的手,撩拨着我记忆深处那温情的心弦,拨弄一丝难忘的情愫 端午时节,杭州人第一件大事就是包粽子,而包粽子最重要的标志物就是粽叶。粽叶品种一般以箸叶、箬叶、芦苇叶构成,是制作粽子必不可少的材料。南方一般以箸叶、箬叶为主,常州地区的粽叶以苇叶

2、为主。粽叶一般都拥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份,其特殊的防腐作用也是粽子易保存的原因之一,气味芳香,闻之如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麦穗发黄,粽叶飘香。每到端午时节,当年的新芦苇已经长到一人多高,苇叶虽还不到最阔最长,但却是最清香鲜嫩的。端午一过,苇叶颜色转深,质硬而香淡了。只有在端午之前的苇叶,才会鲜嫩清香,好似十五六岁的姑娘,所以也有地方将粽叶称之为“芦娘”。 说到包粽子,其他地区称之为“包”,常州人称之为“裹”-裹粽子。用两三张粽叶将糯米、馅料包起来,再用细绳或线扎紧,常州人的这个“裹”字,是对粽子成形的最确切描述。 记得儿时,常州地区家家户户都会裹粽子。而且,常州人用粽叶裹的

3、粽子棱角分明、小巧玲珑。那时候很少见到集市上有卖粽叶的,即使有粽叶价格也不便宜,为了节省几个钱,在端午节的前几天,母亲就开始筹备粽叶了。家里裹粽子所需要的粽叶,都是到近郊农村河边自己动手采摘收集。到了适合采摘的时候,早早起床,挎着篮子走二、三里路,来到万福桥或更远一点的河边,采摘长势好的苇叶。一个早上就能采到一小堆粽叶。然后20-30张一扎,整齐放在篮子里带回家。 采摘回家的粽叶先放在温水中浸泡,然后再把粽叶上一层白色的绒毛刷洗掉。用水清洗以后,在锅里用开水煮,以备裹粽子之用。包粽子的糯米洗净泡在大盆里备用。端午节前一天下午,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母亲就开始包粽子了。五十年代,家里生活条件艰难,

4、裹的粽子几乎都是全米粽或赤豆粽,要吃到一只肉粽是不容易的。后来,家境逐步宽裕以后,母亲才开始包裹有不同口味的粽子,如在粽子里加上花生、大枣、绿豆,或肉块、蛋黄等。 等粽子包好后,将粽子在锅中摆放好,再将洗净的鸡蛋、鸭蛋放在粽子四周,锅里加满水,点燃柴火煮起来。熊熊的火焰舔着锅底,我那急不可耐的心情似乎也在燃烧。等锅里沸腾起来,浓浓的粽叶香气就弥漫在灶屋,扩散到整个家中,飘香到暮色苍茫的小巷里。 端午节那天,一起床,锅里飘出的浓浓粽香扑鼻而来,沁入人的肺腑。晨雾中,里弄中到处飘逸出浓郁的粽香以及艾蒿散发出的宜人清香。艾蒿的清香和粽叶浓浓的香气融合在一起,弥漫了整个里弄,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端午的气息。焖了一个晚上的粽子,余温尚存,带着浓郁的粽叶清香,就迫不及待地进入了我们的口中。 那粽叶的清香,飘出了母亲对儿女的期盼,飘出了童年的快乐时光,飘出了生活甜美的希望,飘出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畅想。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阳;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粘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又是端午来临季,又到粽叶飘香时。回忆当年粽叶飘香的情景,是那么温暖,那么亲切,那么温馨。 如今超市里包装精致美观的粽子,虽然花样迭出,琳琅满目,但却再也吃不出儿时那唇齿留香的味道,更少了缕缕温馨脉脉的亲情,唤不回我美好的童年情愫。只有当我品尝夫人亲手包裹的粽子时,才能让我重温儿时的记忆,粽叶的清香才能温馨我的心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