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公园游憩设施适宜性评价r——以南京市南湖社区公园为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269913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公园游憩设施适宜性评价r——以南京市南湖社区公园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公园游憩设施适宜性评价r——以南京市南湖社区公园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公园游憩设施适宜性评价r——以南京市南湖社区公园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公园游憩设施适宜性评价r——以南京市南湖社区公园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公园游憩设施适宜性评价r——以南京市南湖社区公园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公园游憩设施适宜性评价r——以南京市南湖社区公园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公园游憩设施适宜性评价r——以南京市南湖社区公园为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公园游憩设施适宜性评价r以南京市南湖社区公园为例陈奕言【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作为城市老人主要户夕卜活动空间的社 区公园,正发挥着其日渐突出的作用.在此背景下,社区公园中承担着老人康体健身与 精神交流等重要使命的游憩设施的合理设置就显得格外重要.文章以南京市南湖社 区公园为例,对其游憩设施的适宜性做出评价,希望为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公园营建 提供参考和完善的方向.【期刊名称】居业 【年(卷),期】2018(000)008 【总页数】2页(P52-53)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公园;游憩设施;适宜性评价;南湖社区公园 【作者】陈奕言【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

2、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正文语种】中文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渐突出,对于老人生活方式与居住环境的研究受到了 广泛的关注。社区公园作为最贴近老年居民日常生活的城市公园绿地类型,是建设 老年宜居环境、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研究对象。但从我国社区公园的发展现状 来看,这方面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结合南京市南湖社区公园的具体案例, 对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公园游憩设施的合理设置进行探索研究。1社区公园与老年人群体社区公园是公园绿地中最为贴近居民日常生活、主要提供游憩休闲服务的一种绿地 类型,同时能够创造归属感与认同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1。而老年人群在生理 与心理上有其显著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特征

3、。生理上主要表现为感知能力、神经系统 和运动系统的退化。心理上表现为由于生理机能的退化和社会角色的转变带来的空 虚寂寞、孤独失落的感受等一系列问题2-4。由于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的特征以及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增长的现状,社 区公园目前有着更为明显的使用人群倾向,而承载广大老年人群进行游憩休闲活动 的游憩设施,是与其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重要影响因素。2南湖社区公园游憩设施适宜性评价南湖社区公园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文体路与水西门大街交汇南侧,占地8.45hm2,周围居住区众多,是一处典型的开放式活水社区公园。南湖公园的设计分设了市民广场、文化广场、极限广场和东花园四大功能区。市民 广场有一座高达24

4、m的标志性构筑物及可容纳近千人观演的半围合坐席;文化广 场设有数个文化雕塑,大片的绿地之中有一些棋盘石桌、木亭、遛鸟杆等;极限广 场设置了大面积的运动场地;东花园则由一组凉亭和不同主题的小花园组成,同时 设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儿童活动场地。经过多次一天内早中晚不同时间段的实地调研,对公园中老年活动者进行观察和访 谈,广大老年使用者对南湖公园的游憩设施整体较为满意,但其游憩设施的设置仍 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1缺乏康体健身设施南湖公园中康体健身性质的游憩设施主要功能为散步、慢跑道路及西广场的集中运 动场,但此运动场是以篮球为主的球类活动空间,并不适合老人使用。因此整体上

5、, 南湖公园缺乏针对老人的锻炼、健身设施。而户外锻炼很大程度上是老人出门活动 的主要目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老人们往往借助矮树枝、花架、雕塑压腿、展腰, 这样既混淆了设施原有的功能,又不利于树木花草的生长、影响了其他景观设施的 观赏效果5。2.2老少互动场地缺失研究表明,老年人是喜爱儿童的人群,与儿童的互动可以有效填补他们内心的情感 缺失。南湖公园和国内大多数的社区公园一样,缺少这一方面的考虑,仅有的一个 儿童活动区也没有可供老人看护、休憩的设施配合设置。应当考虑将老人与儿童活 动的场地和设施结合设置,鼓励老少之间的接触和互动。2.3布点及密度失调南湖公园游憩设施的布点和密度整体失调较为严重。如

6、在北广场、东花园处能够供 老人活动的设施仅有休憩性质的各式座椅,且密度略大,园路周围设置了过多的休 憩座椅和场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散步慢跑的体验,实属多余,而在南广场的遛鸟 杆附近几乎没有布置任何可供老人遛鸟时休息、交谈的林下场地和休息座椅,老人 们往往自备折叠桌椅满足需求。2.4园路与场地无障碍衔接不连续园路系统的无障碍设计是腿脚不便的老年人群能够借助轮椅等工具顺利入园游赏的 重要保证。南湖社区公园设计者仅在东侧入口处设置了可供轮椅进入的坡道,公园 内多处存在高差变化的园路与场地衔接处均没有考虑无障碍设计,使得老人们实际 上依旧无法正常使用这些活动场地和设施。3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公园游憩设施设

7、计要点3.1无障碍设计理念在主要使用对象为生理存在缺陷的老年群体的社区公园,无障碍设计理念应当贯穿 始终,而作为老人活动主体的游憩设施能否解决障碍、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是全园 无障碍设计的关键,应当涵盖视觉、听觉、使用体验6 等多个层面,涉及设施色 彩、说明性标识、不同场地的内外高差衔接等设计方面,同时与其他类型的公园不 同,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竖向设计并使设施的尺寸符合老人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做到 系统化、连续衔接和全覆盖。3.2类型与功能多元调查表明,老人的游憩需求较为多样化,这就要求社区公园中的游憩设施类型与功 能多元。此外,老年人有较强的交往欲望,多样的游憩活动类型能够增加彼此之间 的交流,较

8、好的满足他们的社会交往属性。3.3密度与距离合宜合宜的密度与距离是设施更好地服务使用人群的先决条件,与南湖公园中类似的设 施布点、数量设置失调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设施使用价值。应当根据老年人群 体的行为习惯和活动需求来布置相关设施,符合其生理与心理特征。如考虑老人步 行的疲劳距离,结合老人的步速设置园路两旁可停留休憩或活动的场地和设施。4结语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公园游憩设施设计应当遵循人性化、精细化的原则,深入研究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社区公园游憩设施的设计和布置。 目前国内以南京南湖社区公园为代表的社区公园,这一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 决,才能真正满足老年人群的游憩需

9、求。在未来,研究者可以考虑通过抽取相关的评价因子,并运用科学的方法确定各个评 价因子的权重和量化指标,来建立相对客观的、可以在大范围适用的、有一定针对 性的社区公园游憩设施适老性评价体系,为社区公园设施的建设和后期改进提供标 准化的参考。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骆天庆,傅玮芸.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公园活动空间和游憩设施配置上海实例研究J.风景园 林,2016,(04) : 96-101.2 王延君.基于老年人需求特征的社区公园建设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224-224.3 骆天庆,李维敏,凯伦C汉娜.美国社区公园的游憩设施和服务建设一一以洛杉矶市为例J .中国园 林,2015,(08):34-39.4 党俊武,周燕珉.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5 杨艳.从老年人的需求谈社区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人文关怀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79-80.6 李程辉.针对老年人在沈阳街心公园中的无障碍设计的探究D .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