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思品与社会下册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269788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思品与社会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四年级思品与社会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四年级思品与社会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四年级思品与社会下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四年级思品与社会下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思品与社会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思品与社会下册教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执教:李研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投入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 、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了解自信的含义。 、体验通信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乐趣。知道在信息社会中,必须遵守网络文明道德,学会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分享人类共同的信息资源。 、了解交

2、通发展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学会看懂常见的交通标志,学做文明人。 、通过研究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产生对从事工业、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5、懂得为人要诚实正直,处事公正,能说真话。 6、懂得做事要有责任心,对师长和集体交给的工作能认真负责地去完成。 教学措施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

3、为习惯。 1、以趣激情,导入新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以趣激情的导课方法多种多样、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2、知中生情,学文明理。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认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爱之切”,因而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渲染课堂气氛,产生情感共鸣。小学生善于直观体验,侧重形象思维、易受感动。我要力求将课文中的道

4、德知识点与学生情感上的激发点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把静态的文字、抽象的术语、干巴的数字变成形象生动的语言或画面。让学生在具体认知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起敬慕道德榜样行为的情感。 ()精心设计问题,增强心理体验。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道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比、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 3)、情理交融,辨析导行。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辨析导行”十分重要。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

5、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辨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要注重感情的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要借助于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感情的评价标准。()要动情用理,辨析导行。教师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鼓励学生暴露思想,大胆发表意见,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动情用理导行,让学生心服口服,入耳入脑。科教版四年级思品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一

6、单元 诚实是金活动主题一 诚实,不需要理由 (1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诚实是自尊自爱的表现,要爱惜自己的名誉。 2、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体会诚实是令人轻松、坦荡的行为。 3、了解撒谎的危害性,学习正确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不隐瞒错误。 教学准备 1、 录音故事。 2、与父母交流。坦白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注意父母处理这件事的态度、语言、行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教师讲故事(略)。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体会。 3、教师总结,出示主题一的内容。二、情境对话,事例导行。 1、看教材中的对话,学生对照自我总结的诚实的含义进行判断。 2、学生谈体会。 (1) 读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展开

7、讨论。 (2)思考:你喜欢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吗 ? 为什么? 请谈谈听完故事后的感想。 3、教师小结。 4 、书写建议和想法,排演小品。 5、讨论。 出示女孩甲与乐乐的对话,四人小组讨论:(1)乐乐该怎么办? (2)你认为偶尔撒谎一次是不是没有关系? 6、出示教材中的“小幽默”作业,学生谈谈读了这则小幽默,有什么感受?三、辩论理解 1、任何时候都应该讲真话,不撒谎; 2、有时候不能全讲真话,也有善意的谎言。四、教师小结。(略)【教学反思】:活动主题二 拍手拉勾不要变 (1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守时、说到就要做到,都是守时的表现。 2、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3、体

8、会同学之间的真诚相待、讲信用的可贵。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言而有信的故事,教师准备故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说童谣“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 2、问:你们说过这样的话吗? 当时指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是怎么做的?二、听故事,学榜样。 1、听故事宋濂抄书。 2、提问:宋濂诚信的美德对他有什么帮助?三、讲故事 1、在你身边,有没有像宋濂这样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人? 2、形式:(1)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2)小组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四、看表演、解难题 1、同学表演小美的难题,教师做旁白。 2、讨论:小美到底该怎么办? 3、你碰到过这样的事吗? 你是怎么做的?应该怎么做才对呢? 4、总结:你想做一个

9、言而有信的人,那就应该播种真诚,真诚地帮助别人,说到做到。五、交流1、我们该怎样做,才能做到讲诚信?2、动脑筋:想办法帮自己做一个讲信用的人。六、思考 1、我们为什么有时候会忘记自己的诺言? 2、讨论增强自制力的办法。 3、总结办法。七、小结 学生拍手一起唱“拍手拉钩不要变”,一起拍手,在音乐中愉快地结束活动。【教学反思】:活动主题三 诚信就在身边 (1课时)教学目标 1、懂得社会需要诚信,诚信是事业成功的法宝,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 2、建立自己的诚信小档案,努力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3、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准备有关“诚信”的礼物;家电产品维修书。

10、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你妈妈的生日快到了。你会准备一件什么礼物? 2、学生发言。 3、有一个孩子的礼物与众不同,十分新颖有趣,你们想不想知道?二、读日记 1 课件出示学生日记诚信的礼物。 2思考:如果你是妈妈,会喜欢这样的礼物吗?三、快乐生活解密 1、到家庭中找快乐:出示父子锻炼的场景。说说他们为什么这样融洽、快乐?2、到社会找快乐。(1)出示无人售票车,想一想设计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提问:当我们自觉遵守无人服务的消费项目时,当我们得到诚信完善的各项服务时,你快乐吗?你会有什么想法?四、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失去了诚信,会怎么样?举例说明。五、总结:只要人人都做到真诚,彼此信任,我们

11、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伸出我们的手 活动主题一 同在蓝天下 (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模拟活动,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了解他们需要帮助的渴求。2、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 之情。教学准备 了解确定活动的路线以及保证活动的实效和安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略)二、模拟活动1、分组,分成“盲人组”和“哑巴组”。2、宣布活动开始。“盲人组”和“哑巴组”,互相帮助,绕操场一周,回到教室;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盲人”不许摘下眼罩,“哑巴”不许说话提示,只能靠动作来提醒。三、交流感受 你们有什么感受?在完成任务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五、反思、讨论1、 你曾经是

12、如何对待残疾人的?2、以后遇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你能为他做些什么?六、活动延伸学习写体验日记。【教学反思】:活动主题二 生活因爱美丽 (1课时)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福利院或是敬老院,通过实际接触的体验,感受社会和人们对老人、残疾人的关心。2、能以感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3、懂得用自己的行动去关心、帮助孤寡、残疾人。教学准备联系一所附近的敬老院。教学过程一、活动动员1老师讲一讲活动的要求。(1)认真看一看:看一看福利院的生活条件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2)仔细听一听:听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说一说他们一天的工作情况,听孩子们说一说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3)尝试做一做:主动为福利院做一件小事

13、。二、组织活动。根据要求感受福利院孩子们对关爱和帮助的需要。三、汇报交流 1、说说在福利院感受最深的所见所闻。 2、谈谈我们能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做些什么。四、活动延伸 办一期专栏:以照片、作文、绘画等形式报道此次活动。 【教学反思】:活动主题三 我们的爱心行动 (1课时)(撒七彩阳光,做爱心天使)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具体的行动来关心帮助弱势群体。2、在活动中进一步升华爱的情感,体验助人的快乐。活动准备学生调查了解帮助对象的情况;成立爱心小队,学生自由选择入队,各小队队长拟定队员名单;讨论制订本分队爱心计划。活动过程1、教师动员,介绍爱心活动的意义。2、宣布爱心行动方案。3、授予各小队爱心行动小

14、队队旗。4、宣誓。【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我的绿色日记活动主题一 流过家乡的小河 2课时第一课时 关注家乡的水教学目标1、认识水的重要性,关注家乡水的现状,制订家乡水域的计划。2、通过小组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一、体会水的重要性1、讲述:小河、湖泊、古井.在我们可爱的家乡,清清的水哺育了美丽的生命,水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啊!2、出示(城市绿化喷灌照片,小型水电站,群鹅戏水图)能说说你的感受吗?3、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离不开它们呢?二、关注家乡水1、出示(教科书插图),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在你的印象中,家乡水是怎样的?2、交流:你关注家乡的水吗?你最想了解些什么?三、制定考察计划1、分组根据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可按照寻找污染源,取水样考察水质,观测水面漂浮物,参观自来水或污水处理厂,调查访问水污染的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