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化合物-2011年中考化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26889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和碳的化合物-2011年中考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碳和碳的化合物-2011年中考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碳和碳的化合物-2011年中考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碳和碳的化合物-2011年中考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碳和碳的化合物-2011年中考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和碳的化合物-2011年中考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和碳的化合物-2011年中考化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汇编碳和碳的氧化物一、选择题1(2011重庆市)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可以将CuO 中的Cu 置换出来 B在一定条件下CO2 能够转变成COC CO2 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2“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中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焚烧废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 B多用煤发电少用风力发电C 把还未用完的作业本烧掉D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3(2011苏州市)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 )

2、4(2011宿迁市)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5(2011苏州市)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 )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D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6(2011巢湖市)下列措施不符合世博会“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是 ( )A“阳光谷”上采阳光、下蓄雨水,可给世博园区提供照明用电和生活用水B主题馆的东、西两墙种植大面积的生态植物,以吸收二氧化碳C用煤发电,以保

3、证充足的电力供应D在交通、建筑、生活设施等方面广泛应用新能源技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7(2011合肥市)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 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8(2011南通市)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0与C02 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 BC0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CC0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 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9(2011广州市)下列关于O2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4、)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氧化物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能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10(2011南充市)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11(2011广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BCO能溶于水生成酸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D CO可以在O2中燃烧12(2011日照市)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以石墨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

5、再经过热还原制备石墨烯。石墨烯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性,可弯曲。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四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 B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13 (2011南京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B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可能导致酸雨增多C 白色污染的消除办法是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 D二氧化碳、甲烷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14(2011黄石市)“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 与CO 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 )A 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

6、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 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 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5(2011广安市)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16(2011百色市)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和二

7、氧化碳均有可燃性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C可用烧碱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17(2011娄底市)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A可燃性 B还原性 C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D吸附性18(2011湖南株洲 )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CO、CO2、C BCO2、CO、CCC、CO、CO2DC、CO2、CO二、填空题1(2011咸宁市)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是我们应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1)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不断上升。目前有些城

8、市的出租车已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污染。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请你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参考答案:(1) CH4+2O2CO2+ 2H2O(2)双面使用纸张(及时关灯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2011天津市)现有木炭、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碳、稀硫酸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反应,可用“ A + B C + D ” 表示。(1)若A为单质,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则B是 ,其反应类型为 。(2)若A为气体化合物,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则B是 。(3)若A溶液PH7,A与

9、B在常温下反应,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为。 参考答案:(1)氧化铜 置换反应(2)氧化铁 (3)3H2SO4 + Fe2O3Fe2(SO4)3+3H2O 复分解反应3(2011泸州市)在大自然中,CO2与O2能相互转换,以保持空气成分相对稳定。(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效应。(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XC6H12O66O2,则X的化学式为 。参考答案:(1)21% 温室 (2) H2O 4(2011广安市)(3分)右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0、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任写一点);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参考答案:(1) 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等,合理即可)(2)温室效应(或温室效应的具体表现等均可)(3)植树造林(种草等均可) 5(2011广安) Cu可以形成化台价为+2和+1的化合物。其中+1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氧化铜_,氧化亚铜_(2)高温时,氧化铜可被木炭还原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氧化亚铜

11、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利用这一性质可检验氮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如图所示),判断氮中含有氧气的现象是_。参考答案: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6(2011河南省)(3)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参考答案:(1)CO2(2)C (3)CaCO3 CaO+H2OCa(OH) 2 7(2011眉山市)(5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下图回

12、答问题:(1)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2)选择 装置组合来制备和收集氧气(填字母编号)。(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 。参考答案: (1) CaCO3+2HCl=CaCl2+CO2+H2O (2) BC(或BD) (3)液体变红且集气瓶中的液面上升(4)A8(2011烟台市)(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ABCDE(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

13、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上图字母)。(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工、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参考答案: (1)长颈漏斗锥形瓶 (2)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3)A (4)b CaCO3+2HCl=CaCl2+H2O+CO2石蕊试液9(2011鄂州市)(4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用上述装置组装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一组仪器组合是 。(填装置代号字母)若用F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 口进入(填b或c)。(3)若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当观察到 时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