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基因食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开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4267215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转基因食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开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转基因食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开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转基因食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开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转基因食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开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转基因食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开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转基因食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开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转基因食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开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转基因食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 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前沿之一的生物技术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惊喜的同步,也给人们带来争议和考验。依托生物技术发展的转基因食品正是如此。一方面,转基因食品作为基因技术的产物,在提高抗除草剂能力、杭害虫能力,增长食品性状等方面体现了极大的优越性,并在全球以不可遏抑的形势发展。1996-,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十年以两位数递增。,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90, 000, 000公项,种植国家由1996年的6个上升至的21个。另一方面,由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各界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息或消减,诸多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2、至今仍不统一。最惹人注目的是美国和欧盟在转基因食品问题上的对峙。此外,许多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对此也不能达到一致意见。学者们的观点亦各不相似。以上种种导致了转基因食品发展的尴尬境地。在这种状况下,转基因食品究竟该不该发展,哪些因素影响转基因食品的发展,该如何发展,都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日益频繁。虽然中国的转基因食品尚未大面积商品化生产,但由于贸易进口的关系,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等转基因食品已经大量流入中国市场。此外,由于中国对生物技术的注重,许多转基因生物已经处在研究、实验等不同阶段。至,农业部共接受 1525件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申请,

3、颁发生物安全证书424件。其中,与人们息息有关的主食品种转基因水稻也已进入生产性实验阶段。不难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转基因食品将会广泛流通于市场。转基因生物特别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环境安全问题和消费者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巫待攻克的难题。 目前,涉及美国、欧盟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已经建立了转基因生物(食品)管理体系。中国政府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本上,在全国范畴内也建立了转基因食品管理体系,但与形势发展和实际需求尚有很大差距。2.文献综述通过导入外源基因对生物体的某一或某些性状进行改良的技术被称为基因修饰技术,通过基因修饰技术获得的含外源基因的生物体即为基因修饰生物。一般将来源于上述的

4、转基因生物及其衍生产品的食品称为基因修饰食品。在目前实用阶段,此类食品大体可分为原料类和加工成品类,而前者是后者的基本,国内习惯统称为 “转基因食品”。另根据国内卫生部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措施的规定,转基因食品系指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变化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涉及: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转基因食品可分为转基因植物食品(如转基因的玉米、大豆等)、转基因动物食品(如转基因的鱼、肉类等)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如转基因微生物发酵而制得的葡萄酒、啤酒、酱油等)。转基因

5、植物食品:目前研究最多和商业化最广的转基因食品就是转基因植物食品。由于转基因植物食品来源于转基因植物,因此又可以根据转基因植物的类型对转基因植物食品进行再分类,即为抗除草剂转基因食品、杭虫转基因食品、杭病毒转基因食品、抗真菌转基因食品和抗环境胁迫的转基因食品等。抗除草剂转基因食品:孟山都公司是世界上生产农达(草甘磷的商品名称)除草剂的跨国公司,为了推广农达的销售,该公司开发了一系列RR转基因植物,如RR大豆、RR玉米、RR小麦、RR油菜等,其中RR大豆商业化种植面积最广。杭虫转基因食品:Bt转基因的抗虫玉米、马铃薯、油菜等已投入商业化生产。抗病毒转基因食品:1985年,Sanford和John

6、ston提出病原衍生杭性原理。据此,人们从毒原病毒开发出许多杭病毒基因和抗病毒转基因植物。病毒基因已成为目前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重要来源。病毒的衣壳蛋白(CP)基因是植物杭病毒基因工程研究的重点。1995年,美国农业部批准第一种转衣壳蛋白基因南瓜品种“Freedom II 投入商业应用。使用该品种,可以不用杀虫剂就可消灭传播病毒的昆虫,保证该品种的产量。自从1980年美国耶鲁大学的Gordon成功完毕转基因小鼠的转基因工作后,转基因动物研究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肉质好的转基因兔、猪、鸡、鱼均已问世。1988年研究人员成功地运用转基因羊在羊乳中体现了人的凝血因子。近十年来已有

7、几十种不同的蛋白质在泌乳家畜的乳中得到体现,其中11种蛋白质的体现量达到lg/L以上。采用基因重组的猪生长激素,注射至猪体内,可使猪肉瘦型化,有助于改善肉的品质。在肉的嫩化方面,可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动物体内的生长发育基因进行调控,通过基因工程获得嫩度好的肉。第一种采用基因工程改造的食品微生物为面包酵母。由于把具有优良特性的酶基因转移至该菌中,使该菌具有的麦芽糖透性酶及麦芽糖酶的含量比一般酵母高,面包加工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较多,从而使制得的面包制品具有膨发性能良好、松软可口的特点。在工业发酵上,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大麦中的-淀粉酶基因转入啤酒酵母中并实现高速体现,这种酵母便可以直接运用淀粉进行

8、发酵,不需要淀粉酶再进行液化,可缩短生产流程,简化工序,导致啤酒生产的革新。20世纪80年代中期,猪、牛等胰岛素、干扰素、生长素基因克隆入微生物,开创了微生物生产高等动物基因产物的新途径。目前基因工程已能将许多酶、蛋白质和香精以及其他多种物质的基因克隆入合适的微生物宿主细胞中,运用细菌的迅速繁殖来大量生产,这使得人们对于自然界“微量”产品的依赖性有所下降。例如牛胃蛋白酶的基因克隆入微生物体内,解决了奶酪工业受制于牛胃蛋白酶来源局限性的问题。3.文章构造1.绪论21.1研究背景21.2文献综述32.国内转基因食品发呈现状42.1中国目前正在研究的重要转基因食品42.2转基因食品在国内各省发展状况

9、52.3趋势分析52.3.1对转基因食品的逐渐接纳52.3.2转基因食品发展的曲折62.3.3转基因食品管理的严格化73.国内发展转基因食品的影响因素73.1基因技术、科学实验、检测技术及“实质等同性”原则83.1.1基因工程的非精确性83.1.2上市前的科学实验83.1.3检测技术83.1.4“实质等同性”原则的争论和误用83.2管理政策93.3经济、贸易利益因素93.4消费者态度103.4.1北京市消费者态度113.4.2上海市消费者态度123.4.3南京市消费者态度133.4.4基于类似调查表的多国调查分析143.4.5转基因食品恐惊现象153.5媒体影响173.6文化理念及伦理因素18

10、3.6.1文化理念差别及宗教因素183.6.2伦理因素184.结论22参照文献1徐文华,王瑞明,刘标. Bt棉田棉盲蝽的灾变规律与可持续控制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19) 2薛进,苏建伟,黎家文,陈秋芳. 中国水稻二化螟5个地理种群遗传差别的RAPD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2) 3 郑宇,胡奇勇,李本金,张小俊,李玥仁. 二化螟对转CpTI基因水稻的抗性演变与风险评估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2) 4 陈文滨,刘丰静,林胜,尤民生. 转双价基因抗虫杂交稻对华丽肖蛸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华东昆虫学报. (01) 5 戎俊,宋志平,苏军,夏辉,王锋,卢

11、宝荣. Bt/CpTI转基因稻及其非转基因亲本对照在间隔种植条件下的转基因漂移J. 生物多样性. (04) 6 姜永厚,傅强,程家安,祝增荣,蒋明星,张志涛. 转sck+cry1Ac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及二化螟绒茧蜂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J. 昆虫学报. (04) 7 刘洪春,刘耀武,付桂月,郭福英,魏丽君,王振梅,陶凤梅. 山东临清市棉田病虫发生新特点及防治措施J. 中国棉花. (05) 8 白耀宇,蒋明星,程家安. 转Bt基因水稻对两种弹尾虫及尖钩宽黾蝽捕食作用的影响J. 昆虫学报. (01) 9 王忠华,叶庆富,舒庆尧,崔海瑞,夏英武,周美园. 转基因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J. 应用

12、生态学报. (03) 10 卢宝荣,夏辉. 转基因植物的环境生物安全:转基因逃逸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的研究和评价J. 生命科学. (02) 11 Q. H. Yuan,L. Shi,F. Wang,B. Cao,Q. Qian,X. M. Lei,Y. L. Liao,W. G. Liu,L. Cheng,S. R. Jia. Investigation of rice transgene flow in compass sectors by using male sterile line as a pollen detector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

13、s . (4) 12 Shirong Jia,Feng Wang,Lei Shi,Qianhua Yuan,Wuge Liu,Yilong Liao,Shuguang Li,Wujun Jin,Huipu Peng. Transgene flow to hybrid rice and its male-sterile linesJ. Transgenic Research . (4) 13 Anibal R. Oliveira,Thiago R. Castro,Deise M. F. Capalbo,Italo Delalibera.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of g

14、enetically modified cotton (Bollgard) and Dipel WP on the non-target soil mite Scheloribates praeincisus (Acari: Oribatida)J. Experimental and Applied Acarology . (3) 14David Tepfer,Rolando Garcia-Gonzales,Hounayda Mansouri,Martina Seruga,Brigitte Message,Francesca Leach,Mirna Curkovic Perica. Homol

15、ogy-dependent DNA Transfer from Plants to a Soil Bacterium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Implications in Evolution and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J. Transgenic Research . (4) 15 Joaquima Messeguer. Gene flow assessment in transgenic plantsJ.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 (3) 16J. Messeguer,C. Fogher,E. Guiderdoni,V. Marf,M. M. Catal,G. Baldi,E. Mel. Field assessments of gene flow from transgenic to cultivated rice (Oryza sativa L.) using a herbicide resistance gene as tracer markerJ. 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8) 17 李仁忠,刘寿东,胡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