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目前信访情况及维稳工作举措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26661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残联目前信访情况及维稳工作举措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市残联目前信访情况及维稳工作举措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市残联目前信访情况及维稳工作举措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市残联目前信访情况及维稳工作举措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残联目前信访情况及维稳工作举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残联目前信访情况及维稳工作举措(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残联目前信访情况及维稳工作举措(一)、当前来信来访情况1、意气用事,非法缠访。有些残疾人上访者偏直固执,完全不顾客观条件,只按自我思维方式认定事实,任何道理都听不进去,始终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认知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达不到个人要求就串访、缠访,妨碍办公秩序等非法手段以达到自己非法诉求为目的。2、异常方式,择机上访。为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有些残疾人专门选择重大活动和重要节点进行群访,制造社会影响,给政府施加压力,诉求的标准也一抬再抬,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思想进行上访。3、法律淡薄,依赖信访。遇事找政府的传统思维依然支配着某些残疾人的信访行为。上访残疾人循着残联是残疾人的

2、“娘家”的思路,把残联当成职能部门,甚至当成他们的“政府”,任何纠纷和需求都求助于信访,有些明明是非法或者是违法的诉求,但由于其法律意识淡薄,常常跑到残联部门上访,甚至串访、缠访,信访工作人员多方解释仍不奏效,如果信访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他们便把一腔的怨气发泄到残联身上。(二)、处置信访维稳措施针对残疾人信访的特性,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处臵各类残疾人来信来访案件,确保社会稳定。1、实施“民生工程”,惠及更多残疾人。今年,大力实-1-施民生工程,提高残疾人幸福指数,应保尽保重度残疾人,协助民政、人社部门提高农村五保残疾人生活水平,完善了残疾人医疗救助与新农合补偿“一站式服务”机制,扎实推进了危房改

3、造工程、无障碍建设、托养机构建设等工作,确保贫困残疾人病有所医、居有所住、有基本生活保障,从源头上减少了各类信访问题的发生。2、丰富文化生活,激发残疾人自强精神。积极利用每年残疾人节日等重大活动,组织开展别开生面的文艺宣传活动,组织开展适合残疾人参加的、趣味性强的比赛,在寓教于乐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陶冶残疾人的精神情操,改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化解心中的怨气和牢骚,从而减少信访事件的发生。3、用活相关政策,解决特困残疾人疾苦。按照国家现行相关政策规定,市残联把现有政策用足、用够、用活,切实解决好个别特困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双龙镇金龟坝村4组10号肢体残疾人张绍定,去年6月8日,其女儿张艳玲不慎被电

4、击致右上肢截肢,债台高筑,得知后我们及时给予了救助,并发动肢体残疾人协会捐款3000余元,市残联并免费提供法律援助。4、真情实意帮扶,解决残疾人后顾之忧。一是开展结对帮扶,争取公益岗位安臵残疾人,实现就业。二是开展爱心救助。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爱心救助,为残疾人就学、就医、就业、安居等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大力开展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残疾人,爱护残疾人,帮助残-2-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5、实施综合治理,形成信访调处大合力。处理残疾人上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依靠残联解决是不现实的,必须依靠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通力协作,综合治理。充分发挥残联“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作用;发挥各

5、社区专门协会的特殊作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出谋献策,商讨解决办法;协调工、青、妇、司法、民政、劳动、社保、就业等有关职能部门,尽可能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6、强化信访接待,果断处理残疾人诉求。为加强残疾人信访工作领导,实行领导包干责任制,面对面解决残疾人的诉求,与之谈心、倾心、交心,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真正为他们排忧解难,切实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送到他们的心中,维护社会稳定,共建和谐社会。7、落实信访责任,包干处置信访案件。为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我会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有力的维护了社会稳定。一是在全市残联系统树立“稳定压倒一切,和谐才能发展”的工作理念。二是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调,齐抓共管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按照“属地管理,一岗双责”原则,对社会稳定影响较大或解决难度较大的矛盾纠纷,由市残联和乡镇(办事处)残联及村(社区)残协组成调解委员会调处;对一般矛盾纠纷由基层残疾人组织调处,报市残联备案。三是实行领导包案制,明确包案领导、包案责任、办结时限和办理效果,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3-确保不发生越级信访、集体上访的现象,促进阆中社会和谐稳定。-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