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一语文期末试卷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262776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一语文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一语文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一语文期末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本试卷满分120)温馨寄语:孩子们,只要你自信、沉着、放松,相信你一定能顺利完成这个挑战!一、基础题(35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菜畦(w) 澎湃(pi) 嫉(j)妒 回环曲(q)折B、彷(png)徨 磐(pn)石 蓦(m)然 叱咤(ch)风云C、羸(li)弱 斫(zhu)痕 阴霾(mi) 寒风砭(bin)骨D、眼睑(jin) 恍(hung)惚 抽搐(ch) 满目疮(cng)痍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2分) A、人声鼎沸 芳草凄凄 力挽狂澜 五彩斑斓B、妇孺皆知 锲而不舍 浑身解数 挣脱羁绊C、姗姗来迟 迫不急待 聊以

2、自慰 勇往直前D、生意葱茏 眼花瞭乱 叽叽喳喳 相得益彰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燃料告罄、食物耗尽,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在南极探险的归途中悲壮覆没。B、一个学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该郑重其事地考虑一下暑期的生活安排。C、张山很聪明,这道题老师才一指点,他就心会神凝了,一下子就得出了正确答案。D、我们的球队已养精蓄锐多时了,在本轮锦标赛中可以挑战上届的冠军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B.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广泛征求、虚心接受群众意见。C.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

3、才使他打开了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D.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5、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 )(2分)(1)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菜园葱绿,松竹并茂。(2)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白云缭绕,层层叠翠。层层叠翠,白云缭绕。A、B、C、D、6、在下列横线上,请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名句或作者、作品。(10分)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请写出含“春”的两句古诗句:

4、 。 。苏轼在浣溪纱中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之心情的句子是:_?_。西江月中“_,_。”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诗句是:,。7、下面四对句子分别是哪部名著中什么人物的写照?请将相应作品名称和人物姓名填在句后横线上。(6分)“长嘴大耳只顾好吃懒做,肥头呆脑不失憨厚淳朴”写的是 中的 。“不守戒律花和尚,好抱不平真英雄”写的是 中的 。“孤胆硬汉自坚毅,寂寞荒岛也顽强”写的是 。8、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分句,结构要和划线句子相似,内容要连贯:(2分),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

5、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 。9、向阳初中七(9)班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7分)(1)在“成语与动物”的环节中,请你写出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或谚语(至少写两个)(2分) (2) 有关“人与动物”的报道很多,请你试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18个字)(3分)广州日报报道,一个狼群雕塑在深圳市南山区一小学揭幕,这组雕塑的底座上刻有说明: “东方似羊的教育,培养的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西方似狼的教育,培养的是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我们通过对狼的性格剖析,教育我们的孩子要成为强者。”该校校长表示,目前他们倡导的是

6、对孩子进行“狼”的教育,建一座狼群雕塑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狼”的精神。 (3)当下,自然环境的破坏,气候的急剧变化,使很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请你提出两条有利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建议。(2分) 二、阅读理解阅读论语八则,完成下列题目(9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

7、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0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不亦说乎 (2)可以为师 (3)不耻下问 (4)学而不厌 11论语八则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其中很多语句已成为成语,一直流传,请找出上文中的成语(至少两个)(2分) 12第八则讲的是教的方法,先让学生思考、表达,再给以适当的启发。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再教他就没有作用。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13分)偎依那座雪峰很可能,你没有记住他的名字,但是,你应该记得他的那句名言因为山在那里。1924年,他带着这

8、句名言辞别英国,(A)不远万里来攀登那足以煮沸每一个登山者的热血的珠穆朗玛峰。那一双脚或许就是为亲近珠峰而生的啊,它走了那么多年的路,每一步都是为了缩短和珠峰的距离。(B)当眼睛带着十二万分的景仰热吻那座神奇的雪峰时,那冲天的豪情甚至远远超越了8848米!陪同他前往的是一个不会讲话的美丽影像他妻子的照片。他有一个无比浪漫的计 划:将她的玉照置于峰顶。他要和生命中的一个挚爱共同分享另一个挚爱。然而,他却在雪雾中失踪了。1999年,美国的埃里克西蒙森率领一个探险队来攀登珠峰。在距顶峰仅600米远的地 方,他们发现了他冰冻了75年的遗体。所有的人都在默默揣测:他究竟有没有登上峰顶?在这个一伸手就可以

9、轻易摘到的美梦 面前,他是微笑着化做冰雕的,还是忧伤地把一颗夙愿未了的心不情愿地交给了骤然降临的 死神?西蒙森他们都记得那个无比浪漫的计划,他们开始竭力地找那张照片。但是,令他们万分失望同时又令他们万分惊喜的是,那张照片竟不在他的身上!谁都不愿猜想那照片有被弄丢的可能,大家宁愿相信他已经把照片放置到了他打算放置 的地方他怎么舍得跟一生追慕的珠峰失之交臂?他怎么舍得眼睁睁看着一个允诺给爱 妻的誓言在即将兑现的时刻玉碎石飞?他不能啊(C)就算是化做了冰雕,他也要设法爬到顶峰去拥抱那亿万年的灼热的冰雪;就算是死神攫住了他的肢体,他也要委派灵魂把那照片护送到离星月最近的地方。就这样,他那个浪漫的计划有

10、一个超越浪漫的结局他本是想用妻子的玉照给珠峰 “增色”的,想不到他竟把自己也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影像,一个真实的生命,他送给珠峰的这两样礼物是太贵重太贵重了啊!(D)即便他是抱憾而终,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他的雄姿将永矗峰巅!让我们再次重温他的那句名言因为山在那里。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不朽的名字乔治马洛里。13、本文以 为线索,组织材料,展开记叙、议论、抒情;首尾以 相呼应,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4分)14、文章第三段“他要和生命中的一个挚爱共同分享另一个挚爱”这句话中,“一个挚爱”指什么?“另一个挚爱”指什么?(2分)一个挚爱: _另一个挚爱: _15、文章第七段“但是,令他们万分失望同时又令

11、他们万分惊喜的是,那张照片竟不在他的身上!”这句话字面意思不合逻辑,但细细琢磨又并不矛盾,请对此加以解释。(4分)“万分失望”的原因是: _“万分惊喜”的原因是: _16、文章开头不提乔治马洛里的名字,而放在结尾交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3分)中国皮影戏易树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