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西游记鬼怪的词语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26204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描写西游记鬼怪的词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描写西游记鬼怪的词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描写西游记鬼怪的词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描写西游记鬼怪的词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描写西游记鬼怪的词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描写西游记鬼怪的词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描写西游记鬼怪的词语1、黄风怪见那怪走将出来,着实骁勇。看他怎生打扮,但见金盔晃日,金甲凝光。盔上缨飘山雉尾,罗袍罩甲淡鹅黄。勒甲绦盘龙耀彩,护心镜绕眼辉煌。鹿皮靴,槐花染色;锦围裙,柳叶绒妆。手持三股钢叉利,不亚当年显圣郎。2、九头虫他生得毛羽铺锦,团身结絮。方圆有丈二规模,长短似鼋鼍样致。两只脚尖利如钩,九个头攒环一处。展开翅极善飞扬,纵大鹏无他力气;发起声远振天涯,比仙鹤还能高唳。眼多闪灼幌金光,气傲不同凡鸟类。3、蟒蛇精眼射晓星,鼻喷朝雾。密密牙排钢剑,弯弯爪曲金钩。头戴一条肉角,好便似千千块玛瑙攒成;身披一派红鳞,却就如万万片胭脂砌就。盘地只疑为锦被,飞空错认作虹霓。歇卧处有腥气冲天

2、,行动时有赤云罩体。大不大,两边人不见东西;长不长,一座山跨占南北。4、灵感大王头戴金盔晃且辉,身披金甲掣虹霓。腰围宝带团珠翠,足踏烟黄靴样奇。鼻准高隆如峤耸,天庭广阔若龙仪。眼光闪灼圆还暴,牙齿钢锋尖又齐。短发蓬松飘火焰,长须潇洒挺金锥。口咬一枝青嫩藻,手拿九瓣赤铜锤。一声咿哑门开处,响似三春惊蛰雷。这等形容人世少,敢称灵显大王威。5、黑熊精有诗为赞“碗子铁盔火漆光,乌金铠甲亮辉煌。皂罗袍罩风兜袖,黑绿丝绦麃穗长。手执黑缨枪一杆,足踏乌皮靴一双。眼幌金睛如掣电,正是山中黑风王。”1、菩提祖师座下仙童少顷间,只听得呀的一声,洞门开处,里面走出一个仙童,真个丰姿英伟,象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但

3、见他骛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出处:西游记第一回2、二郎神那猴王即掣金箍棒,整黄金甲,登步云履,按一按紫金冠,腾出营门,急睁睛观看那真君的相貌,果是清奇,打扮得又秀气。真个是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鋋罗双凤凰。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出处:西游记第六回3、铁扇公主行者在洞外闪过,偷看怎生打扮,只见他头裹团花手帕,身穿纳锦云袍。腰间双

4、束虎筋绦,微露绣裙偏绡。凤嘴弓鞋三寸,龙须膝裤金销。手提宝剑怒声高,凶比月婆容貌。出处:西游记第五十九回4、牛魔王行者在旁,见他那模样,与五百年前又大不同,只见头上戴一顶水磨银亮熟铁盔,身上贯一副绒穿锦绣黄金甲,足下踏一双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间束一条攒丝三股狮蛮带。一双眼光如明镜,两道眉艳似红霓。口若血盆,齿排铜板。吼声响震山神怕,行动威风恶鬼慌。四海有名称混世,西方大力号魔王。出处:西游记第六十回5、盘丝洞蜘蛛精长老见那人家没个男儿,只有四个女子,不敢进去,将身立定,闪在乔林之下,只见那女子,一个个闺心坚似石,兰性喜如春。娇脸红霞衬,朱唇绛脂匀。蛾眉横月小,蝉鬓迭云新。若到花间立,游蜂错认真。

5、出处:西游记第七十二回。2.喜不自胜(xbzshng):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第一回: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3.摇身一变(yoshnybin):旧时神怪小说中描写有神通的人能用法术一晃身子就改变自己本来的模样。现用来形容人不讲道义原则,一下子来个大改变。(第七回:他即摇身一变,变作三头六臂;把如意棒幌一幌变作三条)4.火眼金睛(huynjnjng):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第九十八回:行者火眼金睛,早已认得是接引佛祖)5.魂飞魄散(hnfipsn):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第

6、三回: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龟鳖鼋鼍皆缩颈,鱼虾鳌蟹尽藏头。)6.地动山摇(ddngshnyo):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第四回:这场斗,真是个地动山摇,好杀也。)7.抖擞精神(dusujngshn):振作起精神。(第二十回:此时八戒抖擞精神,那怪败下阵去。)8.胆战心惊(dnzhnxnjng):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第三回: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龟鳖鼋鼍皆缩颈,鱼虾鳌蟹尽藏头。)9.光天化日(gungtinhur):光天:最大的天,大白天;化日:生长万物的太阳。原形容太平盛世。后比喻大家看得非常清楚的场合。(第三回:

7、果然那厢有座城池,六街三市,万户千门,来来往往,人们都在光天化日之下。)10.死心塌地(sxntd):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打算。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第十四回:那行者才死心塌地,抖擞精神)有:百鬼众魅、螭魅罔两、断怪除妖、鬼鬼祟祟、降妖除怪1.百鬼众魅biguzhngmi各种妖魔鬼怪。出处:后汉书方术传下解奴辜:“章帝时有寿光侯者,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2.螭魅罔两chmiwngling亦作“螭魅魍魉”。亦作“螭鬽魍魉”。出处:传说中川泽山林的妖怪。后用以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螭,通“魑”。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杜预注:“螭,山神,兽形。

8、魅,怪物。罔两,水神。”陆德明释文:“魅,亡备切;本又作鬽。”汉张衡西京赋:“螭魅魍魉,莫能逢旃。”清黄宗羲七怪:“王孙满之螭魅罔两,莫能逢之,言川泽山林也。”3.断怪除妖dunguichyo指铲除妖魔鬼怪。出处:明无名氏大破蚩尤第二折:“我我我,仗神锋断怪除妖,是是是,赁道法驱邪斩虎。”4.鬼鬼祟祟gugususu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5.降妖除怪xingyochgui降:降伏。制伏妖魔鬼怪。比喻把凶恶的敌人制伏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五回:“便也绝不顾虑,一口允许,前来替他降妖除怪。”【成妖作怪】变成精怪,兴风作浪。比喻人捣乱骚扰,从事不正当活动。【断怪除妖】指铲除妖魔鬼怪。【分外妖娆】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鬼怪妖魔】泛指各种害人的妖怪,比喻社会上作恶害人的恶势力和坏人。【人妖颠倒】妖:妖魔鬼怪。人与鬼颠倒。比喻是非颠倒,好坏不分。【生妖作怪】原指妖魔鬼怪作崇,危害于人。后比喻坏人暗中活动,进行破坏。【天灾地妖】自然界发生的灾害怪异。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