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管理安全卫生知识专用试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258493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组管理安全卫生知识专用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班组管理安全卫生知识专用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班组管理安全卫生知识专用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班组管理安全卫生知识专用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班组管理安全卫生知识专用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组管理安全卫生知识专用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组管理安全卫生知识专用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班组管理安全卫生知识专用试卷1、2013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的主题是( )。A弘扬企业安全文化 加强班组安全管理B强化安全基础 推动安全发展C科学发展 安全发展2 、( )的成功对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生产和生活将发挥巨大的作用。A行为文化建设 B观念文化建设 C管理文化建设3、企业从安全生产角度出发主要关心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过程的( )。A安全质量建设 B安全体系建设 C安全文化建设4 、( )是企业从事生产活动的最基层组织,是员工从事生产活动的前沿阵地A班组 B工会 C车间5、在猝死的人群当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因为心源性的意外,比如出现心脏骤停、心肌梗塞等。这种意外的发生在“( )

2、 之内抢救是最有效的,那是抢救的黄金时间。A四分钟 B五分钟 C六分钟6、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的( ),即企业的观念文化,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A思想观念 B安全技能 C安全意识7、 班组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 )学时,考试( )分以上者为及格,不及格者要重新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A 8 80 B 7 70 C 6 608、危险预知活动,即KYT。是针对生产特点和作业全过程,以危险因素为对象以作业班组为团队开展的一项安全教育和训练活动。其中K、Y、T各自的含义是( )。A 危险、预知、训练 B预知、危险、训练 C训练、危险、预知9、下列不属于结成互保(联保)对子应遵

3、循的原则是( )。A 能力互补 B性格互补 C领导安排10、()是推进安全文化进步的最基本动力。A安全思想 B安全行为 C安全教育11、安全文化“四个建设”包括:观念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建设、物态文化建设。A 教育文化建设 B思想文化建设 C管理文化建设12、 通过对事故规律的研究,人们已经认识到:生产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错误的操作 C生产工具简陋13、 危险源是指( )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A直接 B可能 C已经14、 人、机、环境三者安全品质匹配上的缺陷,称谓事故的( ) .A 直接隐患 B间接隐患 C 三要索1

4、5、根据隐患发生事故的( ),隐患可分为事故直接隐患和事故间接隐患。A 频率 B性质 C原因16、安全行为与事故关系密切,专家对现代工业的研究表明:70%以上的事故原因与()的因素紧密相关。A 机械 B人为 C操作17、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使用前应( ),合格后方可使用。A全面检查 B整体清洗 C内部检测18、在工作中与互保对象以外的人员要相互监督,共同严格执行劳动( )穿戴标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A 保护用品 B工作服 C工作相19、在生产过程中,人、机、环的关系中,最难控制的是( )。A 人 B机 C环20、班组危险预知活动是当前( )的重要内容。A 企业安全管理 B班组安全

5、管理 C安全教育改革21、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理念包括零事故原则,危险预知原则和( )。A全员参加原则 B领导参加原则 C安全员参加原则22、建立班组安全文化实施标准分为( )。 A 四项 B 六项 C 八项23、在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行为中,有效的领导是企业或组织取得成功的一个( )条件。A 直接 B 重要 C 间接24 、( )与社会的公共安全企业文化既有相互联系,又有互相作用,因此我们要从更大范畴来认识安全文化。A 企业文化 B 企业安全文化 C 企业安全教育25 、( )的研究就是要揭示出个体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研究其心理、生理对行为的影响规律已达到控制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目的。A个体

6、安全行为 B 群体安全行为 C 企业安全文化26、重大事故险患管理规定 是我国劳动部( )年发布的。A 1994 B 1995 C 199627、新上岗职工(含换新工种人员)必须明确专人监护,负责其安全工作,在监护期间不得独立操作,安全监护期不少于( )个月。A 1 B 2 C 328、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 )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A 20 B 30 C 4029、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 )。A 直接原因 B间接原因 C物理因索30、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将有害因素划分为( )类。A 5 B 6 C 731、班组的操作规程是否存在不

7、当之处,需要完善的( )。A控制措施 B预防措施 C急救措施32、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由于没有( ),当人接触或与静止设备做相对运动时就有可能引起伤害。A安全标志 B护栏 C防护33、()是一种使人不能落入危险和有害因索作用的区域,或在人操作的区域中避免危险和有害因素落入的安全装置。A 协示标志 B安全护栏 C防护栏杆34、下列属于电伤事故的是( )。A 电光性眼炎 B雷电伤害 C 静电伤害35、射频电磁波泛指频率( )以上的电磁波。A 90KHz B 100KHz C 110KHz36、下列( )都属于电路故障。A断线、短路、漏电 B短路、漏电、噪声 C断钱、漏电、振动37、机床发生故障时,

8、安全保险装置会有( )显示,提醒注意。A 声或光 B电弧 C电火花38、电气接地是防止电气设备( ),防止工艺过程产生静电和遭受雷击时,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和人身触电危险的一种保护性技术措施。A漏电 B短路 C接触不良39、下面不属于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原则的是( )。A 科学性 B系统性 C时效性40、作业员较长时间在强烈嗓声的环境下工作,听力会明显下降,甚至发展到( )。A 永久性耳聋 B暂时性耳聋 C间接性耳聋41、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 )、机械效应等对人造成的伤害。A 物理效应 B化学效应 C电击效应4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电量是很小的,不足直接致命,但静电电压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伏

9、,可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事故A 触电 B 电磁辐射 C 爆炸炸43、触电伤亡事故中,纯电伤性质的及带有电伤性质的约占( ) .A 76 % B 75 % C 77 %44、电路故障是由电能传递、分配、转换失去控制或( )损坏造成的。A 电气元件 B电击 C断裂45、环境因索是人的行为( ),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条件,甚至产生重大影响。A 外因 B内因 C主观因素46、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时的原则:科学性、( )、全面性、预测性。A 系统性 B准确性 C原则性47、不属于人员操作动作合理性监督技术方法的是( )。A现场观察法 B人机分析法 C人传口述法48、关于应急报告,原则上是

10、依次向上一级报告,( ) 。A 禁止越级报告 B也可以越级报告 C 5个小时后可越级报告49、一旦发生意外伤害或疾病,在场人员应争取在第一时间抢救伤者,在实施抢救伤者需移动过的物品应( )。A分类放置 B放回工厂 C恢复原状或做好标记50、休克昏迷的处理程序:让休克者平卧,不用枕头,脚部抬高( )。若属于原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气急,不能平卧时可采用半卧。A 10度 B 30度 C 50度51、抬运骨折伤者,从地上抬起时要多人同时缓慢用平托运送时,必须用( ),不能用布担架或绳床。A 木板或硬材料 B棉被 C软担架52、常用的洗胃剂是( )的高住酸钾溶液或( )碳酸氢钠溶液。A 1:5000

11、,12% B 1:5000,14% C 1:4000,12%53、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应用( )捂住口鼻,打开门窗,将中毒者送至空气新鲜处,使其呼吸道畅通A衣服 B湿毛巾 C手54、当一人发生触电事故后,应立即用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交替使用进行抢救,每次吹气( )次,再挤压( )次。抢救要坚持不断,切不可轻率终止。A 2 5,1015 B 2 3,1020 C 2 3,101555、职业中毒的现场急救:立即将患者搬离中毒环境,尽快将其移至上风向或空气新鲜的场所,保持( )。A 患者清阴 B呼吸畅通 C中毒者体温56、班组或岗位人员要配备符合救援人员( )装备,严格按照救援程序开展应急救援

12、工作,确保人员安全A 安全卫生防护 B安全健康防护 C安全职业防护57、扑救有油的带电电气设备,应用干澡黄沙盖住火焰,使火焰熄灭。人要站在离火源( )以外的地方进行扑救。A 1M B 1.5M C2M58、当发现有人触电后,首先应迅速( ).A 急救 B切断电源 C保护现场59、下列物品引起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的是( )。A 磷化锌 B 闪光粉 C 铝粉60、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包括( )项内容。A 5 B 7 C 661、 特殊工种是指从事特殊工作岗位工作的统称,这类岗位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本人、他人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有( )危害的工种。A 特殊 B一般 C 重大62、 职业

13、健康监护分为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 )五类A 应急健康检查 B 离岗后抽查 C 离岗后定期健康检查63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 )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A 70日 B 80日 C 90日64、职业危害因素是指生产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可能使作业人员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异常改变形成急性或慢性病变的因索,接触这些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病变就是通常所说的( )。A矽肺病 B传染病 C职业病65、在职业病防治法中,突出了职业病( )的里要性,强调了用人单位必须承担起职业卫生的主体责任。A后期防治 B前期预防 C持续治疗66、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和( )必须符合国家标准。A 强度 浓度 B监督 管理 C强度 管理67、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 )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A 职业安全健康 B职业卫生标准 C职业安全标准68、针对企业接触有毒有害的岗位企业要建立( )档案。A职业健康监护 B危化品管理 C职业病预防69、在生产作业时强烈的热辐射、( )和气湿等不良气象条件下作业,可能引起中署。A 高气温 B粉尘 C电磁辐射70、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特点是完整性和( )。A 直实性 B偶然性 C连续性71、在岗期间健康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