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将相和》有感5篇最新范文300字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24825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将相和》有感5篇最新范文3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将相和》有感5篇最新范文3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将相和》有感5篇最新范文3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将相和》有感5篇最新范文3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将相和》有感5篇最新范文300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将相和有感5篇最新范文300字读将相和有感范文一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将相和,受益很深,我非常佩服将和相。 因为相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全大局,而将知错就改的精神。值 得大家学习。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一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 就好像一盘散沙,但只要融入集体中,这力量就比铁还硬,比钢还 强,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才能永不干,一个人只有把他自己和集体 事业融I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这让我想到我们的学校、班级,都能像蔺相如和廉颇一样,同心 协力,宁可让自己吃亏,也不要破坏了集体的荣誉,那该多好啊!平 时,同学们为了自己,而不顾班级荣誉,为了芝麻大的小事而争执 不休,大打出手,既破坏了班级

2、的荣誉,又伤害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应该像蔺相如那样宽容,让人三分,廉颇大将军知道自己错了,主 动上门负荆请罪。不像我们现在的有些同学,干错了事情,事实摆 在眼前,就是不认错,还是一意孤行。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蔺相如、廉颇的优秀品质。当自己有错时, 一定要知错就改,决不能只认错不改错。读将相和有感范文二将相和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 “完璧归赵”、“滝池之会”、 “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通过这三个小故事表现了蔺相如机智 勇敢、足智多谋、维护国家尊严、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的爱国 精神。我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把自己的生命放第二,而把国家的利益和尊 严放第一的人。他知道:将相和,国家就安全,将相不和,国家就

3、 危险,所以就有意避着廉颇,这种忍让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我觉得蔺相如知所以能得到赵王的重用是因为他机智多谋,把国 家利益放第一位。团结是第一位,有些同学只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闹不和,和 同学们翻脸;有些同学为了自己的好成绩就不顾班里的利益,甚至用 奸诈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私心。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抱成。”我们只有团结起 来什么困难都不怕,我们要向蔺相如学习。总而言之,我们只要团结起来,才能把五四班这个班级体搞好, 成为人人称赞的好集体。读将相和有感范文三宽广是可以融化恶意的,也可以建立友谊。可以说,宽广是一种 很好的品质,但不可过于地宽容某个人。蔺相如就巧妙的运用了这一品质。廉颇是

4、个知错就改的人,只要 是自己错了,便虚心改正。而蔺相如面对廉颇所发的牢骚,熟视无 睹、忍气吞声,处处让着廉颇。最终,蔺相如的宽容感动了廉颇。 于是二人成为好朋友,共同保卫赵国不受秦国的侵略。不仅在中国,在外国,有些名人也用此来化解矛盾。如德国著名 诗人歌德,一次在一个只能容纳一人行走的公园小道上碰到了一个 一直诋毁他的人。那个人直接就毫不相让,甚至还恶言相加,说什 么也不让路。但歌德只说了 “我却相反”四个字后把路让给了那个 人,自己却踩到了草地里。由此看来,歌德是多么宽容啊!说不定因 那番话他们就己化解了矛盾,可能还是好朋友呢!由此可见,宽容是 一种好品质。但如果过于宽容一个人,会过于放纵他

5、,让他过于骄傲,以至于 犯更大的错误。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恰当的利用宽容非常重要。读将相和有感范文四战国时候,赵王得了个宝物,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说要拿十五 座城池换和氏璧,其实是要霸占和氏璧。赵王只好派蔺相如拿和氏 璧去换城。因为蔺相如要和和氏璧同归于尽,所以既让秦王没得到 和氏璧,又没让秦王有动兵的理由。秦王和赵王在滝池会见时,秦 王让赵王击缶,蔺相如逼秦王鼓瑟,让秦王又没占到便宜。赵王让 蔺相如,当了丞相,官比廉颇大,廉颇不服,蔺相如用语言让廉颇 服了,最后“将相和”。我认为蔺相如是个勇敢机智,顾全大局的人。廉颇是个直率,鲁 莽,居功自傲,知错就改的人。说蔺相如勇敢机智是因为他能置生死于

6、度外,两次见秦王都用语 言相逼,能随机应变。说蔺相如顾全大局是因为他为了国家而不和 廉颇争论。说廉颇直率,鲁莽是因为他心里不服就说出来。说他居功自傲是 因为他认为自己是靠木事,比蔺相如功大。说他知错就改是因为他 知道自己错了就去负荆请罪。我明口了: 一个国家只有将相和,这个国家才有希望。读将相和有感范文五今天下午,我闲着没事就看起了语文书,翻着翻着看到了一篇引 我注意的课文一一将相和。这个故事主要讲了蔺相如完璧归赵、 滝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三个故事。其中完璧归赵讲了赵王得到了一件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知道了 就写了一封信说愿意拿十五做城来换和氏璧,赵王和大臣都觉得不 应该把和氏璧交给秦王,但又担心秦王派兵来攻城,就让蔺相如带 着无价之宝和氏璧去了秦国,到了秦国,蔺相如凭着自己的聪明才 智完好的将和氏璧交还给了赵王。赵王高兴极了,封了他为上大夫。 在滝池之会上蔺相如又一次的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了秦王,赵王 又封他为上侵,官比大将军廉颇还高,廉颇嫉妒了,这才有了负荆 请罪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受到了蔺相如的聪明、廉颇的直爽、知错就 改。想到前两天我还和朋友生气,我的脸红了,觉得自己不该这么 小气,于是就在第一时间就给他道了歉。以后我要向廉颇的直爽学 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