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医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优化-模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244709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医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优化-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医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优化-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医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优化-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医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优化-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医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优化-模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医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优化引言在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 教育工作的开展,是提升学生医学道德水平的一项基础工作, 也是学生毕业工作 后医德形成的一个重要促进。因此,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的医德教育要从在校 学习抓起,提升校园医德教育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形成的内化影响的效 果。一、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内涵医德教育作为社会医务工作者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医务人员的敬业精神、伦理道德等是开展医疗实践的核心,要将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职业 态度、职业行为等与职业道德结合在一起,以优秀的职业道德来支撑其医疗卫生 服务技能

2、。因此,加强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的培养, 是医学教育发展的 内在需求。在社会价值观等多元化的今天,市场经济等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带来 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断变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心理意识、 职业思维等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出现了价值观与职业道德冲突、服务意识淡薄等 问题。因此,加大医德教育是应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道德观念逆变的一种有 效措施。医德教育作为医务人员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 是医疗教育院校、医疗卫生 机构按照医学职业道德的要求、职业道德规范等,所实施的义务工作者职业道德 教育活动的总称。在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教育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医德教育以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德为主要

3、的理论框架, 以提升学生的医德水平为目标的教 育行为。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素养的提升,需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医德理 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来养成。二、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医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优化1、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展医德教育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医德的阐述,诸如:医乃仁术、人命之重,有 贵千金等等。这些关于医德的阐述是多年历史发展中医德精髓的传承与延续。其中,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思想的精髓对医德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其对个体人格的完善追求,成为孔子儒家思想体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著名 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孔子对圣人标准的最高要求。因此,在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德教育开展

4、的过程中,要用好、用活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医德的深厚 素材,为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的提升,提供丰富的教育沃土。2、提升医德信念教育的开展质量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非技术服务的质量成为提升医疗 机构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成为医院等用人单位 招聘人员的重要标准。因此,这就要求医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要加大 对学生医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落实。首先要教育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热爱医 学,勇于钻研。面对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医务人员只有勇于钻研,才能提升为社会、为患者服务的本领。要有尊重生命的意识。在为患 者诊疗的过程中,尊重患者是一个合格

5、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对患者有 深厚的同情心,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优秀的医德素养还包括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 合作作为医务工作者集体性特征的基本表现,是优化医务人员相互之间关系的行 为规范,现代医疗活动作为多技能、多器械、多角度的劳动方式,需要多专业、 多人员的参与、合作。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 中,要加大其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有效的促进其合作能力的提升。3、优化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德教育的内容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德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所以在对此专业学生实 施医德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医德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学生思想状况的现实性等因 素,医德教育内容的设置既要体现出层次

6、性, 又要注重医德教育的可开展性。女口: 在入学阶段的医德教育,其主要的作用是提升大学生对医德的初步认识, 明晰医 德在工作中的重要价值,从而帮助大学生端正专业学习的态度。 加强中西医结合 专业大学生入学阶段的医德教育, 可以通过宣誓仪式、现场参观等途径,让本专 业大学生全面认识职业的特点,并形成对医德的初步认知和特有的情感。在专业 学习阶段,要将医德教育结合到日常的学习中,课程设置要围绕医德教育来落实, 通过政治理论课、传统文化教育、医德模范讲座、医院社会实践等途径,以培养 医术精良、医德高尚的中西医结合医务人员为目标,构建有效的医德教育环境。 在实习期间,需要将重点置于医德行为的训练与养成

7、方面,实习阶段作为中西医 结合专业大学生初次接触患者的开始,也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职业角色认同 的重要时期,通过与患者的接触,能够让学生更为辨证的思考临床医学的行为,这就需要临床教学医院增强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加大对学生的医德教育将在校期间习得的医德理论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医德素养。 将医德教育工作与临床技能的练习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学生的医德观念。结语综上所述,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既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是医学教育内在规律的要求。因此在医学院校 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要将医德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每个环 节,将医德教育科学的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在不断提升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生医 德水平的同时,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