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贸易发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242310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贸易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化工贸易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化工贸易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化工贸易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化工贸易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贸易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贸易发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贸易发展1. 世界贸易发展趋势1.1科技进步带动世界贸易持续增长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 代转变。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都在产生 着深刻的影响。国际贸易也不例外正受到知识经济的巨大冲击。现行 的很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经验和规则将被打破,新的理论和 规则正在形成。交易关系的多变化、交易商品的无形化、交易载体的 电子化正在形成。这将大大地促进世界贸易的持续增长。在过去的半 个世纪里,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近100倍。 1997年世界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1万亿美元,占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 值的13强。据世界银行预测,随

2、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增 长,未来10年,世界商品贸易年均增长速度可达6。2010年世界商 品贸易额预计将超过20万亿美元。1.2经济全球化人类在经历了痛苦的交往之后,终于意识到全球合作的重要性。在进 21世纪之际,世界科技正突飞猛进地发展,为人类实现全球合作提供 了基础条件。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化 市场经济已经形成。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在日益力。 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经济和国际社会之外来 寻求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一体化的实现,将促使 资本、技术、信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消费 在世界范围内自由

3、选择。这样,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与消费可以达到 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是人类的最佳选择。经济全球化将有力地推动 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融合和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一进程中,跨国公司和 发达国家将发挥技术、贸易和投资的综合优势,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 占据主导地位。1.3贸易自由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呼声和世 界经济运行的主旋律。贸易自由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降低贸易保护 水平和分散水准;二是改变并统一贸易保护形式,即从多种数量控制 体制转变为单一关税控制体制。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一项基本原则。 因为与非关税保护措施相比,关税措施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非歧视性, 便于国际社会和贸易经营者辨

4、析保护的水准。在肯定进口关税保护原 则的前提下,世贸组织还主张逐步递减关税,简化贸易程序,增强各 成员国的市场准入,以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这一目标计划已经具 有具体的时间表并得到部分实施。因此,21世纪将会出现一个没有各 种非关税壁垒,高度透明的低关税的国际贸易环境,从而大大降低国 际贸易成本,提升公平竞争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贸易自由化。贸 易的自由化可以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配置,将有利于世界分 工和合作,提升劳动生产率。1.4贸易手段电子化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形成,正在促 进国际贸易手段的变革。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电子商务。它突破了传 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

5、间、空间对贸易双方的限制,利用数字化技术 将企业、海关、运输、金融、商检和税务等部门有机连接起来,实现 从例览、洽谈、签约、交货到支付等全部或部分业务的自动化处理。 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贸易环境。卖方在网上标示自己商品的信 息,买方在例览器上漫游标明购买意向;买卖双方在网上直接进行谈 判签约并可以用信用卡、电子货币进行支付。电子商务具有无可比拟 的优点。它大大简化了商品流通环节,提升了交易效率;可以方便地 实现跨地区跨国界交易;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交 易成本。电子商务正以其独特憋力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发展。1996年全球电子贸易营业额为20亿30亿美元,1997年增至150亿

6、美元。目前,网上交易额正以每100天一倍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2年将达到3000亿美元的规模。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将在全球贸易中发 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以其技术和成本优势逐步取代常规商务作法。1.5亚洲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中心美国、欧盟和日本是当今世界贸易的三大中心,其贸易额约占世界贸 易总额的一半以上。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亚洲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正在逐步上升。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10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贸 易额之和已经超过美国、欧盟(不计欧盟内部贸易)和日本。该地区 被称为全球商务活动的第四个中心。据预测,这10个国家的贸易增长 速度将远远高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到2005年和2010年,

7、亚洲这10 国的进口额将分别达到1.94万亿美元和3.1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 和欧盟,成为21世纪全球最大贸易中心。1.6世界化工贸易格局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化工贸易是仅次于汽车贸易的第二大贸易领域。 1998年,世界化工进出口总额达到9990亿美元。欧盟、美国和日本是 世界化工贸易三大霸主。近年来,美国和欧盟化工出口增速放慢,有 的甚至出现负增长,而进口增速则在加快。这主要是一些传统的化工 公司将注意力转向诸如生命科学一类的新领域。欧盟建立后成了新的世界经济巨人。1998年欧盟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 5354.35亿美元(包括欧盟国家之间的贸易):进口2401.96亿美元, 占世界化工进口总额的

8、48.57;出口2952.39亿美元,占世界化工出 口总额的59.7。其中,德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产品出口国, 1998年出口额达到694亿美元,超过美国的出口额。就单一国家而言,美国一直是世界化工贸易的第一大国。1998年美国 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238.91亿美元。其中,进口546.21亿美元,占 世界化工进口总额的11.05;出口692.7亿美元,占世界化工出口总 额的14.01。1998年日本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480.71亿美元。其中,进口208.60 亿美元,占世界化工进口总额的4.22;出口272.11亿美元,占世界 化工出口总额的5.5。我国化工进出口贸易虽然增长较快,但因为

9、基数小,在世界化工贸易 中所占的比重变化不大。我国的化工出口在世界化工贸易中的比重基 本保持在2.5%3.0%,化工进口比重为4.2%左右。2. 我国化工对外贸易概况2. 1化工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工对外贸易得到长足的发展。 1999年全国石油和化工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00.55亿元,其中出口164.95亿元,进口 335.60亿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的比重分别为 13.88%,8.46%和20.24%。同年,化工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 394.46亿美元(出口144.24亿元,进口250.22亿元),相当于1980 年化工进出口贸易额37.62亿美元的10.5

10、倍。过去20年我国化工进 出口贸易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 17% 。在1995到1999年的五年中,尽管受到亚洲金融风波的影响,我国化 工进出口贸易额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7.33% 快于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6. 45 %的速度。1999年化工产品出口额达到144.2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7. 4 0 % 。五年问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 . 58 % ,低于全国出口总额的年 平均增长6. 98 %的速度。1999年化工产品进口额达到250.22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 15.09%。五年问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40%,远远快于全国进口总额 的年平均增长5.8

11、5%的速度。2. 2化工出口产品结构变化明显根据进出口数据分析,我国化工产品进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从80年代的资源型的出口产品结构过渡到了资想型产品与劳动力密集 型产品并重,技术密集型产品为补充的综合出口产品结构。在出口产 品构成中,资源型产品一直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仍占有较大的比 重,主要包括油品、无机化学品、有机化学品以及化学矿。劳动密集 型产品胶鞋的出口从无到有,其出口额居各类化工出口产品的前列。 橡胶及其制品的出口逐年增加,是增幅较明显的一个行业。以化学农 药和生物化学品为代表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 品的出口增长迅速。有机化工原料、染料和颜料的出口额也有明显

12、的 增长。这类产品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出口单价有所上升。但是, 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的比例大小,我国化工产品出口增长方式仍然主 要是依赖扩大数量的外延型增长方式。在进口产品结构中,高分子聚合物、化肥和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一直是 我国进口的三大类产品。近年来,除化肥进口有所下降以外,高分子 聚合物和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进口增长加快。2.3化工进出口贸易主体已具雏形目前,我国有2000多家化工企业的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有300多 家化工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产品出口到2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一批企业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有的已超过3000万美元。上海 轮胎橡胶公司、吉化公司、青岛双星等一批骨干企

13、业成为出口创汇大 户。一批化工产品如硫化黑染料、钡盐、糖精钠、柠檬酸、苯甲酸钠 等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一半以上。还有一批企业依靠科技进 步,做出了规模效益,在国际市场上创出了知名品牌。青岛双星集团 的双星鞋、广东中成的保险粉、苏州精细化工的糖精钠、安徽蚌埠的 柠檬酸、新安集团的草甘磷等,是我国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新创名牌 的杰出代表。化工自营进出口企业与专业外贸企业和三资企业一起, 构成了我国化工对外贸易的三大主体。3. 我国化工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拨3.1进出口贸易逆差局面未能改变我国一直是化工产品净进口国。化工进出口贸易逆差占化工进出口贸 易总额的比例虽然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0多下降到目前的

14、20左右, 但近年来又有上升的趋势。随着进出口总额的增长,贸易逆差绝对值 逐年增加。1999年我国化工贸易逆差达到:105.98亿美元,比1995 年增长了62.64。这主要是因为高分子聚合物、有机化工原料、化肥 化工机械等行业的贸易逆差仍然较大,高分子聚合物和有机化工原料 等行业的贸易逆差增长较快。同时,造成我国化工贸易逆差,还有其 内在原因:一是国内生产能力不足或是生产成本缺乏竞争性;二是我 国化工产品在质量和品种上还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随着我国对外贸 易的进一步开放,化工产品的进口将会继续增加,化工贸易逆差局面 难以在短期内改变。3.2出口产品缺乏市场竞争优势我国出口化工产品主要是资源型

15、、劳动密集型和高能耗型产品。其本 身的价值比较低,加之生产分散,供应混乱,管理不善,质量不高, 在国际市场上的卖价一直很低,并且呈逐年下降之势。1999年我国出 口了614万、无机化工产品,平均每吨价格只有370美元。同年,我 国出口胶鞋24.8亿双,平均每双价格只有1.78美元。前,我国化工产品的精细化率还不高,只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则 达到65。因此,我国精细化工产品出口虽然有了较大的增长,但在 国际市场上的优势还不明显。1999年农药出口14.73万吨,创汇4.40 亿美元,平均单价不到3000美元/t;而同年进口农药4.77万t,用 汇2.42亿美元,平均单价为5000美元,是出口单

16、价的1.67倍。这主 要是因为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缺乏独创性,或者仅仅传统的低附加值的 产品。同时,以发达国家为基础的跨国公司,以其技术、贸易和投资 的综合优势,占领着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使我国化工对外 贸易面临极大的挑战。3. 3出口市场秩序混乱化学工业是一个多品种的行业,很多产品产量小,生产企业多。绝大 多数产品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生产过剩,使国内市场长期严重供过 于求,给我国化工产品出口市场造成很大的压力。同时,随着我国外 贸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有力 地推动了化工对外贸易的增长。但是,因为我国市场经济刚刚建立, 很多配套改革尚未完善,又因为企业缺乏外贸人才和经验,因而在我 国对外贸易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多头对外,力量分散;低价销售, 自相残杀;鱼目混珠,无序竞争。这不仅使我国化工对外贸易损失巨 大,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形象。4. 我国化工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