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6鲁科版选修33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23734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6鲁科版选修3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6鲁科版选修3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6鲁科版选修3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6鲁科版选修3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6鲁科版选修3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6鲁科版选修3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6鲁科版选修3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一、选择题(每题分,计分)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B. 温度低的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小C. 物体做加速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也越来越大D. 以上说法都不对2.(上海市奉贤区2011-2012学年高三第二学期调研考试)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为某一个值r0时,分子所受的斥力和引力相等,则此时( ) A. 分子具有最大势能B. 分子具有最小势能C. 引力和斥力都是最大值D. 引力和斥力都是最小值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而内能不可能为零B. 温度相同且质量也相同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内能C. 温

2、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D. 0的冰的内能比等质量的0的水的内能大4.一房间内,上午10点钟时的温度为16,下午2点钟时的温度为24,则下午2点钟与上午10点钟相比较,房间内的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 ) A. 减小B. 增大C. 不变D. 无法确定5.让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温膨胀,在该过程中( ) A. 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B. 气体压强减小C. 气体分子的势能减小D. 气体密度不变6.在一定温度下,当气体的体积减小时,气体的压强增大,这是由于( ) A. 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变大,单位时间内对器壁碰撞的次数增多B. 气体分子密度变大,分子对器壁的吸引力变大C. 每个气体分子对器壁的撞击力变大D

3、. 气体分子的密度变大,单位体积内分子的重量变大7.油膜法粗测分子直径的实验基础是( ) A. 把油酸分子视为球形,其直径即为油膜的厚度B. 让油酸在水面上充分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C. 油酸分子的直径等于滴在水面上的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油膜面积D. 油酸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5m8.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A. 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B. 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C. 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D. 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9.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总体积之和,这说明( ) A. 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吸引B. 分子之间有空隙C. 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

4、子体积减小D. 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力10.图中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地系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 分子间存在引力C. 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分子之间有空隙11.关于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 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B. 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C. 与固体微粒相碰撞的液体分子数目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D. 与固体微粒相碰撞的液体分子数目越少,布朗运动越显著二、非选择题12.(20分)一个房间的地面面

5、积是15m2,高3m已知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是2.9102kg/mol.通常用空气湿度(有相对湿度、绝对湿度)表示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情况,若房间内所有水蒸气凝结成水后的体积为103cm3,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水的摩尔质量Mmol1.8102kg/mol,求:(1)房间内空气的质量(2)房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3)估算一个水分子的线度多大?(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3.薄膜材料气密性能的优劣常用其透气系数来加以评判对于均匀薄膜材料,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气体通过薄膜渗透过的气体分子数,其中t为渗透持续时间,S为薄膜的面积,d为薄膜的厚度,为薄膜两侧气体的压强差k称为该薄膜材料在该温度下

6、对该气体的透气系数透气系数愈小,材料的气密性能愈好图为测定薄膜材料对空气的透气系数的一种实验装置示意图EFGI为渗透室,U形管左管上端与渗透室相通,右管上端封闭;U形管内横截面积A0.150cm2实验中,首先测得薄膜的厚度d =0.66mm,再将薄膜固定于图中处,从而把渗透室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部分的容积,下面部分连同U形管左管水面以上部分的总容积为V1,薄膜能够透气的面积S =1.00cm2打开开关K1、K2与大气相通,大气的压强P11.00atm,此时U形管右管中气柱长度,关闭K1、K2后,打开开关K3,对渗透室上部分迅速充气至气体压强,关闭K3并开始计时两小时后,U形管左管中的水面高度下

7、降了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温度为求该薄膜材料在时对空气的透气系数(本实验中由于薄膜两侧的压强差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保持恒定,在压强差变化不太大的情况下,可用计时开始时的压强差和计时结束时的压强差的平均值来代替公式中的普适气体常量R =8.31Jmol-1K-1,1.00atm =1.013105Pa)14.估算在标准状况下1cm3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_个.15.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_;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_.两滴水银相互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_.参考答案:1.D2.B3.A A正确,因为

8、机械能为零,但内能不能为零;B不正确,因为物体的内能由物体的温度、体积、物态等因素决定;C也不正确,原因同上;D由于0的冰的体积比0的水大,温度相同,有的同学错认为D正确,实际上水有较为复杂的反常膨胀的现象,我们用体积来讨论其内能是不适合的,我们可以从能量角度来讨论。因为0的冰熔化为0的水要吸收热量或对它做功,所以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或内能转移给冰,所以0的水的内能比等质量的0的冰的内能大,所以D不正确。4.B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温度升高房间内的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选5.AB6.A7.AB8.D9.B10.B11.ABD12.解析(1)此题是估算题,因此可将空气压强看成

9、标准状况,即压强为1.01105Pa(1大气压),温度为273K(0)此时,每摩尔空气占有体积22.4L,由已知条件可得房间内空气的物质的量为:n1 mol2103mol.房间内空气的质量为:m21032.9102kg58kg.(2)水的摩尔体积:V0 m3/mol1.8105m3/mol.房间中的水分子数:n2个3.31025个(3)建立水分子的球形模型,有d3.水分子直径:d m3.91010m.建立水分子的立方体模型,有a3V0/NA,水分子直径:a m3.11010m.【答案】(1)58kg(2)房间中有3.31025个水分子(3)建立球形模型,水分子直径为3.91010m建立立方体模

10、型,水分子直径为3.11010m13.解析:开始时U形管右管中空气的体积和压强分别为V2=HAp2=p1经过2小时,U形管右管中空气的体积和压强分别为渗透室下部连同U形管左管水面以上部分气体的总体积和压强分别为式中r 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经过2小时,薄膜下部增加的空气的摩尔数在2个小时内,通过薄膜渗透过去的分子数式中NA为阿伏伽德罗常量渗透室上部空气的摩尔数减少,压强下降下降了Dp经过2小时渗透室上部分中空气的压强为测试过程的平均压强差根据定义,由以上各式和有关数据,可求得该薄膜材料在0时对空气的透气系数14.解析:1mol的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是22.4103cm3,所以标准状况下1cm3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n=6.021023=2.71019.答案:2.7101915.斥力引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引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