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的发育测试题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22766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流地貌的发育测试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流地貌的发育测试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流地貌的发育测试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流地貌的发育测试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流地貌的发育测试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流地貌的发育测试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地貌的发育测试题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测试题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卜科凯、单项选择题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下图中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称为“蛇曲”。据此回答12题。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褶皱起伏B.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D.风沙堆积2.卜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堆积地貌的是(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河曲及河床剖面图”,回答34题。3.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沿MlN的河床和水流特征的是()A.AB.BC.CD.D4 .以下关于这种河段的叙

2、述,正确的是()A.若水流方向与图示相反,则N岸侵蚀,M岸堆积。8 .这种特征的河流多分布在崎岖的山区。C.这种特征的河流河面宽阔,水流平稳,非常有利于航行。D.其发展趋势是河流越来越弯曲,最后突然变直。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读“某河流剖面图(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堆积层),回答56题。9 .该剖面图最可能是下图中哪条线(10 图中各部分,最适合聚落分布的是A.B.C.D.读某河流域简图,完成78题。7.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

3、、侵蚀8.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A.瀑布B.冲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下图是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地为一河心沙洲,图。读图,回答910题。图2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小上工建/试比9 .该河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南地区D.东北地区10 .关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P河道为该河的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11 若在该河的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C.若该河段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卜图表示北半球一种重要的地貌形态。读图,回答1112题。11 .该地貌的形成原

4、因是()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12 .四点中最适宜建港口的是()A.B.C.D.卜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215题。13 .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的变化B.经度位置的变化C.海拔的变化D.海陆位置的变化14.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A.河漫滩B.冲积扇C.三角洲D.侵蚀平原15 .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A. 1月B. 3月C. 7月D. 10月16 .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在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

5、图完成1718题。17 .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18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1920题。卜图为我国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其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120E倒村落中、“小胳、一河流19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A.由北向南流C.由东向西流B.由南向北流D,由西向东流20 .图中河曲(河流弯曲状况)发育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转偏向力B.河谷地势平坦C.泥沙淤积D.地质作用二、综合题21 .读“河流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内四岩层匚二泥沙淤枳图2(1)图2中能正确反映图1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和(3分)(2)图1中,河

6、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岸,原因是。(6分)(3) A、B、C三点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2分)(4)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6分)(5)某港务局拟在DE两处建港,试分析在何处选址较为合适?为什么?(6分)22.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22分)1949年2009年图例耕地草地帘城区E2公路一林地,滩涂:XFo(1)图中A、B两处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成因是。(3)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

7、来什么影响?(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原因是。23.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降水量仅200毫米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毫米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106K(1)指出图2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参考答案1. C河流弯曲是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的结果,四个选项中

8、流水侵蚀作用最合适。2. B“一水中分白鹭洲”,意思是河水遇到沙洲分成两股水流,说明河流中间有沙洲形成。3. A河水流经弯道时,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流速快,故而表现为侵蚀。而底部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水流上升速度慢,表现为堆积。亦即,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由图中看出,M岸为河流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明显,河谷较深,河床坡度较大;N岸为河流凸岸,受流水堆积作用明显,河谷较浅,河床坡度较小。4. D在河道弯曲的地方,水流受离心力的影响都要偏向凹岸;这种河段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该河道弯曲,不利于航行。这种河道发展的结果是“裁弯取直”。5.

9、A平直的河道,水流对河岸表现为侵蚀作用或者堆积作用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对于弯曲的河道,则需要根据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的原理来判断。河流剖面图中,a侧河流阶地堆积体较多,应为河流凸岸;b侧坡度较陡,应为凹岸,对应选项为A。6. B聚落的分布要求接近水源,同时也要避免洪水的影响。处距离河流较近,地势平坦且不受洪水影响,是聚落的最佳分布地。7. A由图可知,a位于河流上游的山区,落差大,该处流水侵蚀作用显著;b位于河流的中游,落差小,流速比较慢,外力作用表现为以搬运作用为主;c位于河流下游的入海口处,以堆积作用为主。8. Cc位于河流的入海口,该处河流携带的泥沙易堆积形成三角洲平原。冲积扇位于河流的出

10、山口,而河漫滩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9. D沙洲出露的面积越大,说明河流的水量越大。从图2甲地河心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可看出,该沙洲春季和夏季出露的面积减小,可判断该河流存在春汛和夏汛,故该河应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10. B若P河道为该河的主航道,Q处堆积、P处侵蚀,则该河段的流向为由东流向西,A项错。若该河的上游修筑水坝,则河流泥沙含量减少,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B项正确。若该河段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遭受侵蚀而慢慢变深,C项错。河心沙洲应发育在水流较慢的河流中下游地区,D项错。11. B图示地貌为河口三角洲I,是流水堆积地貌。三角洲一般形成于河流入海口,这里地势

11、平缓,河流流速降低,使得泥沙逐渐沉积,再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使得泥沙聚集形成河口三角洲I。12. A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的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处于河流的右岸,河岸侵蚀、河流较深,又处于沿海,适宜建港口。13. C自然带的差异性,也即地域分异规律包括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图中海拔200米以下区域为常绿阔叶林,200至2000米高度区域为针阔混交林,海拔在2000米以上区域为针叶林,明显反映出植被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14. B由P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看出,该处地貌呈明显的扇面状分布在山脚下,是受河流冲积物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形成的,是冲积扇地貌。1

12、5. C本题考查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流量和流速与其搬运能力成正比。从山谷中出来的河流流量最大时,带下来的冲积物最多,则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最明显。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的洋流系统表现为顺时针,而南半球则表现为逆时针。根据图中显示的30。纬度、洋流流向及洋流位于大陆西岸等信息,可判断该处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则7月(冬季)为其雨季,河流流量较大。16. B依据题目中提示,乙地位于河流上游,取水方便,水质较好,且乙地地形平坦,因此是聚落的最佳选址。17. D形成沙丘需要有丰富的沙源和强劲的风力,由于该沙丘分布在河谷地区,可知其沙源主要是河流的搬运和堆积作用。从而判断出,在河流枯水季节,河谷的中大量

13、泥沙沉积物由于水位下降而出露水面,在强劲风力的吹蚀飞扬作用下而逐渐被搬移堆积在沿河两岸及山坡上。四个选项中,河漫滩地貌可能在丰水期被河水淹没,而枯水期出露水面。18. C注意试题中“爬升”二字,表明沙丘是由于河谷中大量泥沙沉积物在风力作用下沿山坡上升形成的,因此是向山坡运动,B、D不正确,沙丘迎风坡被风力侵蚀,故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C项正确。19. 河流上游以下蚀为主,河谷形态主要为“V形谷”,下游地区以侧蚀为主,河谷形态表现为“U形谷”。根据图中AA、BB、CC地形剖面图和河床的海拔,可知河流的流向。20. 河流弯曲,说明河流落差小,侧蚀作用强,该地地势平坦。21. .解析:(1)在河

14、流的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河流侵蚀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流横剖面呈“V”型。(2)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以侧蚀和堆积为主,具体表现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1) 聚落形成的条件:肥沃的土壤,便利的交通,充足的水源。图中C地位于河流下游,河床更加宽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易形成聚落。(2) 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的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河口处沙洲因左岸堆积最终与左岸相连。(3) 港口建设的基本条件:港阔水深。答案:(4) 乙溯源侵蚀下蚀(5) D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6) C(4)与左岸相连。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水流急,冲刷严重,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侧相连。(5)E处。E处为河流凹岸,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河床较深,利于建港;而D处为河流凸岸,流水堆积,河床较浅,不利于建港。22.解析:(1)流水侵蚀形成的河谷有“U形谷”和“V形谷”。一般而言,河流上游河流下蚀和溯源为主,河谷呈V字形;而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河床横剖面呈槽形。(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