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高速路基工程监理细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22446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长高速路基工程监理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林长高速路基工程监理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林长高速路基工程监理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林长高速路基工程监理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林长高速路基工程监理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长高速路基工程监理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长高速路基工程监理细则(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州至长治(省界)高速公路工程K21+240K32+400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写人: 张宣海审批人: 闵绍德河北通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林长高速公路第二监理代表处2010年03月18日林长高速公路第二监理代表处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林州至长治(省界)高速公路起点于安林高速,西接长治至平顺高速公路,在河南段线路全长39.631公里。河北通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段落为:K21+240K32+400,线路长度11.203公里。区段内隧道2座,大、中桥5座,互通式立体交叉1处,涵洞、通道24道,天桥4座。路基正线长度约7.3公里。路基土石方挖方183余万方,填方110余万方。针对本监理站管区长、工

2、点多、人员分散的特点,为进一步规范各监理人员的监理行为,加强路基工程的施工监理,特编制本实施细则。编制依据主要有: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 G10-2006) 监理合同、本合同段监理计划、工程建设施工合同、设计图纸、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施工规范及林长高速公路项目公司的相关文件。 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监理的法律、法规、条例和规定。细则内容如与项目管理公司新出管理办法有出入时,以管理公司的管理办法为准,本细则未提及部分按有

3、关规范及验标文件执行。1、路基工程监理工作1.1 路基工程包括:地基处理、填(挖)方路基、排水工程、路基防护、支挡工程、特殊土区域的路基工程等。监理工作流程如下:监理工程师检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监理工程师审查内业、现场复核测量放样现场旁站地基处理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隐蔽工程/工序验收;见证试验;平行检测;工艺试验旁站;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填(挖)方路基特殊土路基排水工程路基防护(含支挡工程)路基整形参加竣工验收竣工验收1.2 监理工程师应了解熟悉现场情况和设计要求,核对设计文件与现场的情况。1.3 检查承包单位的土工试验室和室外检测设备。1.4 监理工程师应和承包单位共同对取土场和弃土场

4、的位置、周围环境和土质情况进行考察,复验路基填料和土工材料的质量。1.5 测量放样复核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承包单位上报的中线贯通测量、中桩高程测量、断面测量、站场基线测量的成果进行室内外审核,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抽查。1.6 路基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构配件,承包单位应对其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验收,对土工材料、路基填料进行自检,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监理工程师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1.7 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上道工序应满足下道工序的施工条件要求。相关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1.8 路基工程的单位工程、分部

5、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及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2、地基处理2.1 地基处理可分为浅层地基处理(换填、抛石挤淤、强夯、重锤夯实、砂、碎石垫层等)、深层地基处理(高压旋喷桩、浆体喷射搅拌桩、粉体喷射搅拌桩、砂桩、碎石桩、灰土挤压桩等)、特殊土地基处理(软土地基、盐渍土地基、冻土地基等)。本监理段主要涉及局部浅层换填和砂石垫层等地基处理。监理工作流程如下:检查施工前准备审核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地基处理材料的检验处理工艺试验;旁站 地基处理实施过程检查 地基处理效果检验 质量验收2.2 浅层地基处理质量控制要点:审核地基处理方案应重点审核施工方法,分层填筑厚度,

6、每层压实遍数,选择的压实机械,换填材料等。处理范围、深度、顶面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填料的种类、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处理后的地基压实系数或地基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地基顶面应有横向排水坡度。地基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和允许误差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2.3 浅层地基处理施工过程控制换填施工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单位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施工机具,如素土宜采用平碾,碎石或砂土宜采用振动碾。换填区采用机械开挖时,应留有30 50cm厚的人工清理层。当换填厚度小于基床厚度时,其换填后的地基压实质量应符合路基基床的压实标准。2.3.2砂、碎石垫层砂垫层必须用中粗砾砂,含泥量不

7、得大于5%;碎石垫层必须采用未风化碎石,粒径不大于5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不含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基底应平整、碾压,无植物根系和浮土,其平整度和排水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砂、碎石垫层的厚度、压实质量和设置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3、填方路堤3.1 监理工程师对路堤填筑质量控制的重点是基底的处理,填料和压实质量。其工作流程如下:对承包单位施工准备工作的检查基底处理检查验收路堤压实质量控制土质路堤土石混填路堤特殊土路堤填石路堤路堤压实质量控制路堤边坡验收3.2 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单位选择试验段进行摊铺压实性试验,通过试验段确定工艺参数,并提交详细的试验方案。3.2.1 应根据填料的种类、性质、

8、压实标准及施工条件,选定适宜的压实机械。3.2.2 试验段长度应安排在100200米,在其各部位的全宽度内进行填筑压实试验,确定合理的压路机行走速度、松铺厚度、压实遍数、施工控制含水量及填筑工艺,并要求施工单位绘出分层施工图。3.2.3 填层的松铺厚度应能满足压实后不大于检测方法所控制的最大层厚,并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标准;通过逐渐调整填层的松铺厚度获得填层最佳厚度和相应压实遍数。3.3 路堤基底处理的质量控制要点 监理工程师对路堤基底和处理后的地基面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允许进行路堤本体的填筑。 基底不应有积水,对含水量过大的填前碾压基底承包单位必须进行处理后方能进行填土。 应对耕植土或松

9、土进行清除,并对原地面进行压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地面横坡缓于1:5的基底,可以不用处理;当地面纵、横坡在1:51:2.5时,应挖向内倾斜4%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0m;当地面横坡陡于1:2.5时,必须验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3.3.5对分离式路基,当两幅路基中间距离在5m以下时,采取整幅路基设置,即在两幅路基中设置变宽的中央分隔带。3.3.6基底清表后地面压实度应不小于90%。当地表层为松散土层,厚度不超过30cm时应清除杂草后碾压至90%密实度;当松散厚度大于30cm时,应将其翻开、分层压实至90%。3.4 路堤填筑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 填筑前,监理工程师应对

10、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路堤填料的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填料中的土(石)块应打碎。填料为泥质胶结或其他易风化的软石时,应控制岩块粒径。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填筑层厚度的2/3。取土场土为土质或软质岩时,一般填层的松铺厚度为30 40cm,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0mm。 填筑包心路堤时,宜将渗水性弱的填料填在堤心部分,渗水性强的填料填筑在路堤两侧。 带有草皮或草根树根的表层土不得用于路堤填筑。3.5 压实施工控制要点 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单位分区段进行作业。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得

11、小于2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压实不小于0.3 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压实不小于1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路基填料进场前,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单位划出坡脚线,并在路基面上用石灰粉打出方格,以控制填料堆置方量,确保摊铺层厚的均匀。碾压时,填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 +2%之间,若超出此范围应采取晾干或洒水措施。 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单位施工时,每层压实面应有不小于2%的横坡且平整、无积水、无明显碾压轮迹、无明显局部凸凹等现象。为保证路堤全断面的压实一致,特别是路基两侧边缘的碾压密实,应要求承包单位在边坡两侧各超填0.5m,竣工时刷坡整平。 当地形高低起伏,应由低处

12、分层填筑,由两边向中心填筑,路堤分层摊铺压实厚度应符合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填筑厚度和压实工艺参数要求。 路堤每一填筑层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同种类填料(除块石类混合料外)应采用双指标控制,即同种填料的厚度不低于50cm,且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使用不同种类填料填筑时,每一压实层全宽宜采用同一种类且条件相同的填料,不得使用各类填料混杂填筑。当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层顶面应向两侧设置4%的横向排水坡;非渗水土填在渗水土上,接触面可为平面。浸水路堤粗粒土外包体宽度、与路堤核心填土衔接台阶宽度、反滤层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用易风化石块填筑时,应要求分层填铺,间隙用小石块、石屑填塞,对可压碎的风

13、化石块,应尽量分层压实。雨季填筑路堤,应集中力量,组织快速施工,不宜全面铺开。填层表面横向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严禁雨天进行非渗水土的填筑作业。0 半挖半填和陡坡地段的路堤填筑应特别注意靠山侧地面水的排除和地下水的处理;侧沟、排水沟有渗水可能危及路基稳固时,应有防渗的加固措施,将地表水引排至基底范围之外。3.6 填石路堤质量控制要点: 填石路堤填料质量控制要点填料进场时应进行现场取样检验,要求承包单位根据试验结果选用并确定施工方案,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现场填料不得将严重风化的软岩用于路堤填筑,也不得将易风化的软岩用于路堤表层或路堤浸水部分。填石路堤填料的最大尺寸不得大于层厚的

14、2/3且在上路堤不超过250mm,在下路堤不超过350mm,并要求填料中的石料(粒径大于4cm)含量超过70%;严禁倾填施工。当填料的岩性相差较大时,应将不同岩性的填料分层填筑。遇水软化及强风化的软岩块不得用于路堤填筑。3.6.2 填石路堤填筑施工控制要点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承包单位压实和运输机具的运行线路是否合理,填筑时应要求承包人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填筑。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单位填筑施工时石块大、小搭配,相互嵌塞紧密稳固,填石空隙应用小石块或石屑或中粗砂填满,并做到层厚均匀,顶面平整。边坡码砌应随路堤施工同步进行。施工时,填石路堤边坡采用厚2m块石码砌处理,块石的最小边长不小于30cm,每一级的

15、平台顶部30cm厚度采用内灌M5砂浆。先铺大块石块,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放平稳,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下路堤不得大于60cm,上路堤不得大于40cm。.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标准用孔隙率或沉降量作为控制指标,上路堤为23%,下路堤为25%;沉降观测指标由试验段采集的数据确定。3.7 过渡段路堤 结构物混凝土或砌体水泥砂浆的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填筑,并要求与路基同步填筑。 填料质量控制要点过渡段一般填料的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桥台基坑回填混凝土所用砂、碎石、水泥等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过渡段填料应使用渗水性材料,且粒径应小于10cm,也可以采用挖方石料,但要求选强度大于30MPa、最大粒径10cm、耐风化的碎石或碎石土(石质含量大于50%);当用非渗水土填筑过渡段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