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声拾音技术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221798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体声拾音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立体声拾音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立体声拾音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立体声拾音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立体声拾音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体声拾音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声拾音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体声拾音技术读书笔记总序从古至今,拾音技术都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77 年,爱迪生发 明留声机,自此,录音便进入了人们的生活。1928 年,人类制作出有声电影。 1960 年,首次进行立体声广播等等。直到现在,20 世纪后半期开始飞速发 展的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的运用使音频技术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第一章:传声器1.1 传声器的分类传声器,俗称话筒。传声器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按传声器构造分类,按传 声器方向特性分类,按使用功能分类,按输出信号数量分类,按声驱动力形成 的方式分类,按传声器振膜大小分类,按使用范围分类,每一种分类中又包括 很多种传声器,例如动圈传声器、铝带传声器压力区式传

2、声器、电磁式传声器1.2.压强式传声器大多数传声器都是依靠声波引起的空气压力变化而工作的。1.3.压差式传声器 压差式传声器也称压力梯度式传声器。 压差式传声器依声源入射角度变化的规律的公式:s=S0cos。 其中: S 表示随声波入射角度而改变的传声器灵敏度 S0表示声波0入射时的灵敏度(e=0时,一般取常数1) 0表示声波入射角度1.4. 压强式传声器与压差式传声器的组合以压强式传声器与压差式传声器的组合结构得到单指向特性传声器。这种结构也称为“复合结构”,称这种传声器的声驱动方式为“复合式”。1.5 传声器多种指向图形的形成和传声指向系数 五种典型指向图形:全方形、扁圆形、心形、锐心形、

3、 8 字形。 传声器指向性系数的数学计算公式:S (0) =A+Bcos 0 其中: S(0) 随声波入射角度而改变的传声器指向性系数 0 相对 0的声波入射角度A 指向性图形圆形部分含量(压强分量)B 指向性图形 8字形部分含量(压差分量)*传声器的指向性图形含量A+B永远=1第二章:立体声重放的听音2.1 人耳对声源方位的判断双耳效应:若一点声源偏离听音人正前方主轴方向,到达两耳的声音就会产生 差别,听觉系统根据这些差别就可以判断出声源的方位。*时间差对帮助判断各个频率的声音方位都起作用,而相位差只对低频声音起 作用。2.2 扬声器立体声重放2.2.1 扬声器立体声重放系统 “标准的立体声

4、重放系统”:该系统使用两只扬声器,和听音人形成一个等边 三角形,听音人与每只扬声器的夹角a为30。 “鲍尔设置”:a =26.6 “理基设置”:a =322.2.2 扬声器立体声重放的听音范围正确判断声像定位的前提是听音人应位于两扬声器的中轴线上。偏离中轴线会 使听音人位置的时间差、强度差量值改变,导致声像偏离原来的位置,向听音人 运动的方向偏移。为了使听音人听到标准的立体声像,要求: 听音人位于听音范围内。 扬声器应正对听音人,扬声器频率特性和指向性只允许有少量的畸变。 听音房间为对称的几何图形,体积在 120150 立方米之间,听音人位于房 间长度的 23 位置。 听音房间的混响时间应为

5、0.5 秒左右。2.2.3 时间差的声像定位若两只扬声器的信号存在时间差信息,即一只扬声器相对另一只扬声器的声音 滞后,声像就会从两扬声器连线的中点沿连线像声音未延迟的扬声器方向偏移。 时差用At表示,At越大,声像偏移越大。当At=1.5ms时,声像定位于未延时 的扬声器上。当大于1.5ms的At值毫无意义。2.2.4 强度差的声像定位当两扬声器的声音信号不存在时间差,只存在强度差时,声像也会产生偏移, 强度差用AL(Level)表示。当A L=0时,声像定位与两扬声器连线的中点上。随 着AL的增加,声像向强度高的那一只扬声器方向偏移。实践中,一般采用A L18dB 作为满足声像定位在扬声器

6、的一侧的强度差值。强度差也可以用AP(德语pegel)表示,AL是指声场中两个声信号强度的差, 也称声级差;A P是指电路中电信号强度的差,也称电平差,它们都用dB表示。2.2.5 时间强度差对声像定位的共同作用有些拾音方法拾取声道间的时间差,有些拾取声道间的强度差。还有一些拾音 方法既拾取声道间的时间差,也拾取强度差,用这种拾音方法拾取的声音信号在 立体声重放中时间差和强度差共同完成声像定位。声像的偏移比时间差和强度差单独的作用大,是二者的叠加。2.3 耳机立体声重放使用耳机听音最大特点是头中定位现象。“头中定位”,也称“侧”定位。头中定位在直线上的声像位置是前后“漂移” 的,不确定的。第三

7、章:立体声概况3.1 立体声简介 单声道 双声道 四声道 三位立体声 环绕立体声3.2 双声道立体声拾音技术的分类立体声拾音方法a. 房间立体声b. 人头立体声拾音方法a. 时间差拾音方法b. 强度差拾音方法c. 混合拾音方法 传声器方法 指使用什么样的传声器设置完成拾音并使立体声方法和拾音方法得以实现的 方法,即人们常指的“拾音制式”。3.3 房间立体声房间立体声力求拾取声音信号本身和加载了房间特性的声音方位信息,并在房 间内通过立体声重放系统再现录音环境里的声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第四章:时间差拾音方法使用时间差拾音方法录制的音乐具有温暖感、自然感、纵深感等优点,尤其 录制古典音乐时更突显这

8、一优越性。所以时间差拾音方法是录制古典音乐的主要 拾音方法之一。4.1 A/B拾音制式4.1.1 A/B拾音制式拾音原理A/B拾音制式是将型号和特性完全一致的两只传声器彼此拉开一定距离构成 的立体声传声器系统。物理原理:声音有一定的传播速度,并随着距离的增加声音的强度逐渐减弱。 重点在书P37-39。4.1.2 A/B拾音制式扬声器立体声重放的声像定位原理若左右声道间信号的At二0,声像定位在两扬声器连线的中点C上。随着At 的增加,声像就会从C点向左或向右偏移,若某一个声道的声音提前,声像就向 该方向偏移。实验证明,当At1.5ms时,声像就会定位在声音提前的那只扬 声器上。At从0一1.5

9、ms之间的声音信号在C和左或右之间定位。4.1.3 A/B拾音制式中At对声像定位的影响“空洞现象”即中间稀疏和后退现象是由于立体声传声器的间距过大,但不应 理解为是由于中间声源距两传声器距离较远、辐射的声强较弱引起的。详见书 P45。4.1.4 A/B拾音技术的拾音范围 拾音范围是立体声传声器系统拾取的全部声信号能在立体声重放系统中正确声像定位的声源范围。这一概念适用于所有的拾音制式。一般情况下,乐队宽度就应该是拾音范围。若拾音范围小于乐队宽度,就会出 现中间稀疏和后退现象;若拾音范围大于乐队宽度,就会出现声像向中间集中, 严重时存在使声像变成单声道的趋势。具体运算详见P47_49。4.1.

10、5 A/B拾音制式中A L对声像定位的影响AL对立体声重放的声像定位会产生影响。具体详见卩50一53。4.1.6 梳状滤波器效应 梳状滤波器效应:第一个很强的单个反射声叠加到直达声上,导致信号频谱上出现频率相等的极大和极小,呈梳状滤波器现象。它对音乐的干扰效应极大。由于某些频率的信号加强和某些频率信号的抵消(或减弱)最终导致信号的畸 变,即所谓的“梳状滤波器效应”。这样的单声道信号是不理想的。4.1.7 A/B拾音制式的特点和使用A/B拾音制式到底有点很多,使用A/B拾音制式有很好的厅堂感、纵横感、 临场感,音乐丰满、温暖。因为它拾取的声道间信号包括时间差、相位差和强度 差信息,基本再现了声场

11、的全部空间信息。但A/B拾音制式的突出缺点是“中 间声像稀疏和后退现象”、“梳状滤波器效应”和立体声/单声道“兼容”不好。在使用A/B拾音制式时,一般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原则上,尽量使用全方向指向特性传声器,以保持其良好厅堂特性的优点。一般不使用指向特性传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少A L对声像定位的影响。 一般应按照“拾音范围”的理论设定立体声传声器系统的传声间距,即使拟 获得“不完全声像定位”,间距也不可以小于15cm,此时的录音信号已经几 乎是单声道信号了。 立体声传声器系统距声源应遵循三2a1m的原则,以避免出现“放大镜效 应”。 在强吸声录音棚只中,一般不宜使用A/B拾音制式,因为该拾音制式

12、要求录 音环境具有很好的厅堂特性。 在使用A / B拾音制式时,录音师一定将调音台左通道的Pan Pot设在极左位 置;将调音台右通道的Pan Pot设在极右位置。4.2 DECCA TREE拾音制式即“德卡树拾音制式”。该拾音制式使用三只全方向特性传声器组成一个等 边三角形,其中一只传声器正对声源中央,另外两只传声器指向声源的两侧。它与A/B拾音制式主要区别是增加了中间传声器,增加的这只传声器拾取 的声音信号通道的Pan Pot置于“中间”位置,该中间传声器与立体声原理无关, 其设计思想是为了加强声音的融合性,缓解中间声音稀疏和后退现象。4.3 FAULKNER拾音制式该拾音制式也是A /

13、B拾音制式中所谓小A / B的一种变体,它使用两只平行的8字形传声器,传声器间距20cm,且传声器的0方向指向声源。由于该拾音制式的传声器间距较小,拾取的声音信号是“不完全声像定位”, 所以很少使用该拾音制式做大型乐队的主传声器,一般用于小型乐队的录音,或 是在乐队中作为某件乐器或乐器组的辅助立体声传声器。4.4 STRAUS 组合拾音制式该拾音制式使用四只传声器组合成立体声传声系统。四只传声器其中两只为全 指向性传声器,另外两只为心形、或是其他指向特性传声器。可以提高声音品质,使音色更加丰满。4.5 ABCDE 拾音制式该拾音制式适合在厅堂特性良好、声源很阔情况下的录音。尤其适合歌剧录音。10 音工王昊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