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标准是怎样的?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220067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标准是怎样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标准是怎样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标准是怎样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标准是怎样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标准是怎样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标准是怎样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标准是怎样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标准是怎样的?【推荐下载】请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目前我国对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实行资质管理,不同资质的机构可以承接的检测工程也不一样。那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 标准是怎样的?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下相关知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标准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甲级综合类机构:1、综合技术资源(1) 建筑单位独立法人或依法授权,能承担法律责任,资本金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2) 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认证,经国务院建设主管行政部门批准;(3) 建筑施工企业专职负责人应具备高级技术职称,熟悉检测业务,并具有10年以上检验或工程管理

2、的经历,技术负责人应具备主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具有5年以上检验管理的经历。工作人员不得少于 100人,技术人员不低于全体人员的70%,其 中:中级技术职称人员以上(含)不低于40%,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含)不低于20%, 有满足专业要求的注册执业人员: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3人;无损探伤III级人员至少2人;注册岩土工程师不少于2人,注册设备工程师1人。建筑单位检测人员原则上不得超过 65岁,60岁以上检测人员不超过该专业检测人员 规定数的1/3。(参照及修改自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4) 环境和设备:建筑企业有符合检验条件独立的实验室,面积不小于5000平米,检

3、验设备必须满足检验业务的要求,分包项目不超过2%;(5) 建设单位信息化系统完善。2、检测技术能力应具备承担工程材料、建筑结构(含钢结构)、地基基础、建筑幕墙门窗、建筑节能、 室内空气环境、通风与空调、建筑智能和市政道桥工程验收需要的所有项目的检测 和评定能力。综合甲级单位须至少取得建设材料、主体结构、地基、幕墙门窗、建筑节能、通风 与空调6个专业检测甲级资质,并具有其他专业一项专业甲级或者两项专业乙级检 测资质3、工作业绩:(1) 具有10年以上(含)从事检测经历,无违法违规的不良记录;(2)主持行业/地方科研项目或行业/地方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乙级综合类机构:1、综合技

4、术资源(1) 建筑单位独立法人或依法授权,能承担法律责任,资本金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2) 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认证,经省级建设主管行政部门批准;(3) 建筑施工企业专职负责人应具备咼级技术职称,熟悉检测业务,并具有 8年以上 检验或工程管理的经历,技术负责人应具备主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具有 5年以上检 验或工程管理的经历。工作人员不得少于 80人,技术人员不低于全体人员的 60%, 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人员以上(含)不低于 30%,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含)不低于 12%,有满足专业要求的注册执业人员: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 1人;一级注 册岩土工程师不少于1人,一级注册设备工程师1人。建筑企业

5、检测人员原则上不得超过 65岁,60岁以上检测人员不超过该专业检测人员 规定数的1/3。(参照及修改自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 理办法) 环境和设备:有符合检验条件独立的实验室,面积不小于3000平米,检验设备必须满足检验业务的要求,分包项目不超过5%;2、检测技术能力建筑施工单位应具备承担工程材料、建筑结构(含钢结构)、地基基础、建筑幕墙门窗、建筑节能、室内空气环境、通风与空调、建筑智能和市政道桥工程验收需要的所有项目的检测能力。综合乙级单位须至少取得建设材料、主体结构、地基、幕墙门窗、建筑节能、通风与空调6个专业检测乙级资质,并具有其他专业一项专业乙级检测资质。3、工

6、作业绩:(1) 建设单位具有8年以上(含)从事检测经历,无违法违规的不良记录;(2) 参加行业科研项目或行业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甲级专业类机构:1、综合技术资源(1) 建筑单位有独立法人,资本金不少于 400万元人民币;(2) 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认证,经省级建设主管行政部门批准;(3) 建筑施工企业专职负责人应具备高级技术职称,熟悉检测业务,并具有 10年以上检验或工程管理的经历,技术负责人应具备本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具有5年以上检验管理的经历。工作人员不得少于30人,技术人员不低于全体人员的60%,其中: 中级技术职称人员以上(含)不低于 30%,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含)不低于

7、 15%, 有满足专业要求的注册执业人员: 检测人员原则上不得超过65岁,60岁以上检测人 员不超过该专业检测人员规定数的1/3。(参照及修改自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 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筑施工单位具有主体结构、钢结构专业甲级资质要求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3人,无损探伤III级人员不少于2人;地基基础专业资质要求一级注册岩土工程师 不少于2人;通风与空调专业资质要求一级注册设备工程师1人。建设企业主体结构专业甲级资质还必须具有建筑材料专业甲级资质。(4)环境和设备:有符合开展本专业检验工作独立的试验室,试验室面积不小于500平米,检验设备必须满足检验业务的要求,不得有分包项目;

8、(见附表)(5)开展建筑结构(含钢结构)的专业类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相关的工程材料的检测技术资源。2、检测技术能力应具备承担本专业工程验收需要的所有项目的检测和评定能力。(见附表)3、工作业绩:(1)具有10年以上(含)从事检测经历,无违法违规的不良记录;(2)参与行业/地方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乙级专业类机构:1、综合技术资源(1)建筑单位有独立法人,资本金不少于 200万元人民币;(2)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认证,经省级建设主管行政部门批准;(3)建筑施工企业专职负责人应具备中级技术职称,熟悉检测业务,并具有 5年以上检验或工程管理的经历,技术负责人应具备本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具有5

9、年以上检验管理的经历。工作人员不得少于 20人,技术人员不低于全体人员的 50%,其中: 中级技术职称人员以上(含)不低于 25%,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含)不低于 12%: 检测人员原则上不得超过65岁,60岁以上检测人员不超过该专业检测人员规定数的 1/3。(参照及修改自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筑施工单位主体结构、钢结构专业资质要求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 1人,无 损探伤III级人员不少于1人;地基基础专业资质要求一级注册岩土工程师不少于 1 人。主体结构专业乙级资质还必须具有建筑材料专业乙级以上资质。(4)环境和设备:建筑企业有符合开展本专业检验工作独立的试

10、验室,试验室面积不 小于300平米,检验设备必须满足检验业务的要求,不得有分包项目; (见附表)(5)开展建筑结构(含钢结构)的专业类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相关的工程材料的检测 技术资源。2、检测技术能力应具备承担本专业工程验收需要的相关项目的检测能力。(见附表)3、工作业绩:(1)建设单位具有5年以上(含)从事检测经历,无违法违规的不良记录; 每年工程检测项目应不少40项或材料检测项目不少于3000组。五、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丙级专业类机构1、综合技术资源(1) 建筑单位独立法人,资本金不少于 100万元人民币;(2) 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认证,经省级建设主管行政部门批准;(3) 建筑施工企业专职负责人应

11、具备中级技术职称,熟悉检测业务,并具有 2年以上检验或工程管理的经历,技术负责人应具备本专业中级技术职称,具有3年以上检验或工程管理的经历。工作人员不得少于15人,技术人员不低于全体人员的 50%,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人员以上(含)不低于20%,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含)不低于12%:检测人员原则上不得超过 65岁,60岁以上检测人员不超过该专业检测人员规 定数的1/3。(参照及修改自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 办法)建筑企业主体结构、钢结构专业资质要求二级以上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2人。建筑施工单位主体结构专业丙级资质还必须具有建筑材料专业丙级以上资质。(4) 环境和设备:建筑

12、单位有符合开展本专业检验工作独立的试验室,试验室面积不 小于200平米,检验设备必须满足检验业务的要求,不得有分包项目;(5) 开展建筑结构(含钢结构)的专业类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相关的工程材料的检测技术资源。2、检测技术能力建设单位应具备承担本专业工程验收需要的相关项目的检测能力。3、工作业绩:(1)具有2年以上(含)从事检测经历,无违法违规的不良记录; 每年工程检测项目应不少30项或材料检测项目不少于2000组。综上所述,按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标准规定,质量检测机构的资质分为三类, 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资质最高,可以承接全部的工程。在资质评定方面, 主要从综合技术资源、专业技术能力和工业业绩方面考虑,其中综合技术资源又可 细分为人员构成、注册资本和环境和设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