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物理实验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21787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物理实验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高考物理实验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高考物理实验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高考物理实验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高考物理实验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物理实验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物理实验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题(5分)(2019年全国1卷22)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研究。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 点,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A 0.233 0.75)23(2019年全国1卷23)(10分)某同学要将一量程为250A的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20 mA的电流表。该同学测得微安表内阻为1 200 ,

2、经计算后将一阻值为R的电阻与微安表连接,进行改装。然后利用一标准毫安表,根据图(a)所示电路对改装后的电表进行检测(虚线框内是改装后的电表)。(1)根据图(a)和题给条件,将(b)中的实物连接。(2)当标准毫安表的示数为16.0 mA时,微安表的指针位置如图(c)所示,由此可以推测出改装的电表量程不是预期值,而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A18 mA A21 mA C25mA D28 mA(3)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A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大于1 200 B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小于1 200 CR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小DR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大(4)要达到预期目的,无论

3、测得的内阻值是都正确,都不必重新测量,只需要将阻值为R的电阻换为一个阻值为kR的电阻即可,其中k= 。(1)连线如图所示 (2)C (3)AC (4)22(2019年全国2卷22)(5分)如图(a),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重力加速度g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表示)()(2019年全国2卷22)(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30。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

4、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9.8 m/s2。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结果保留2位小数)。(0.3)23.(2019年全国2卷23)10分)某小组利用图(a)所示的电路,研究硅二极管在恒定电流条件下的正向电压U与温度t的关系,图中V1和V2为理想电压表;R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阻值100 );S为开关,E为电源。实验中二极管置于控温炉内,控温炉内的温度t由温度计(图中未画出)测出。图(b)是该小组在恒定电流为50.0A时得到的某硅二极管U-I关系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为保证流过二极管的

5、电流为50.0A,应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 mV;根据图(b)可知,当控温炉内的温度t升高时,硅二极管正向电阻 (填“变大”或“变小”),电压表V1示数 (填“增大”或“减小”),此时应将R的滑片向 (填“A”或“B”)端移动,以使V1示数仍为U1。(1)5.00 变小 增大 B)(2)由图(b)可以看出U与t成线性关系,硅二极管可以作为测温传感器,该硅二极管的测温灵敏度为= 10-3V/(保留2位有效数字)。(2)2.822. (2019年全国3卷22)(5分)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中,甲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责在小球自

6、由下落的时候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0.1s拍1幅照片。(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A.米尺B.秒表C.光电门D.天平(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答: (将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a、b和c得到ab=24.5cm、ac=58.7cm,则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9.7)23. (2019年全国3卷23)(10分)某同学欲将内阻为98.5、量程为100u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并进行刻度和校准,要求改装后欧姆表的15k刻度正好对

7、应电流表表盘的50uA刻度。可选用的器材还有:定值电阻R0(阻值14k),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500),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0),电阻箱(099999.9),干电池(E=1.5 V,r=1.5 ),红、黑表笔和导线若干。(1)欧姆表设计将图(a)中的实物连线组成欧姆表。欧姆表改装好后,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应为 :滑动变阻器选 (填“R1”或“R2”)。(、900 R1)(2)刻度欧姆表表盘通过计算,对整个表盘进行电阻刻度,如图(b)所示。表盘上a、b处的电流刻度分别为25和75,则a、b处的电阻刻度分别为 、 。(45、5)(3)校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欧姆表

8、指针指向_k处;将红、黑表笔与电阻箱连接,记录多组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及欧姆表上对应的测量值,完成校准数据测量。若校准某刻度时,电阻箱旋钮位置如图(c)所示,则电阻箱接入的阻值为_。(0 35000.0)10(2019年高考江苏卷10)(8分)某兴趣小组用如题10-1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1)有两种工作频率均为50 Hz的打点计时器供实验选用:A电磁打点计时器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为使纸带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应选择 (选填“A”或“B”)(2)保持长木板水平,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实验中,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在砝码盘中慢慢加入沙子,直到小车开始运动同学甲认为此时

9、摩擦力的影响已得到消除同学乙认为还应从盘中取出适量沙子,直至轻推小车观察到小车做匀速运动看法正确的同学是 (选填“甲”或“乙”)(3)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后,在砝码盘中加入砝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松开小车,小车运动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的一段如题10-2图所示图中纸带按实际尺寸画出,纸带上A点的速度vA= m/s(题10-2图)(4)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再测出纸带上起点到A点的距离为L小车动能的变化量可用Ek=算出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中,小车的质量应 (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接近”)砝码、砝码盘和沙子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合力做的功可用W=mgL算出多次测量,若W与Ek

10、均基本相等则验证了动能定理11(2019年高考江苏卷11)(10分)某同学测量一段长度已知的电阻丝的电阻率实验操作如下:(1)螺旋测微器如题11-1图所示在测量电阻丝直径时,先将电阻丝轻轻地夹在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再旋动 (选填“A”“B”或“C”),直到听见“喀喀”的声音,以保证压力适当,同时防止螺旋测微器的损坏(2)选择电阻丝的 (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电阻丝的直径(3)题11-2甲图中Rx,为待测电阻丝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滑动变阻器接入题11-2乙图实物电路中的正确位置(4)为测量R,利用题11-2甲图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5组电压U1和电流I

11、1的值,作出的U1I1关系图象如题11-3图所示接着,将电压表改接在a、b两端,测得5组电压U2和电流I2的值,数据见下表:U2/V0.501.021.542.052.55I2/mA20.040.060.080.0100.0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U2I2图象(5)由此,可求得电阻丝的Rx= 根据电阻定律可得到电阻丝的电阻率10(l)B (2)乙 (3)0.31(0.300.33都算对) (4)远大于11(1)C (2)不同 (3)(见图1)(4)(见图2)(5)23.5(23.024.0都算对)22(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6分) 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的三名同学想“验

12、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们找到了如下物品:一根粗细均匀的长橡皮筋、木板、剪刀白纸、铅笔、刻度尺、三角板、三个重量相同的钩码图钉和细绳若干。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步骤1:橡皮筋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上细绳套,分别挂上一个两个、三个钩码,用刻度尺测量挂上相应的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看伸长量是否与所挂钩码数成正比,若成正比则进行下一步;步骤2:将橡皮筋剪成长度均为的三段,将三段橡皮筋的一端系在一起设为结点O,另一端均系上细绳套,任取两细绳套对拉检查对应橡皮筋长度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进行下一步;步骤3:在木板上固定白纸,在白纸合适位置用图钉套住一细绳套,现用手将另两细绳套成一定角度往下拉适当的距离记录结点

13、O的位置和测量三段橡皮筋的长度l1、l2、l3,如图所示。(1)则有关上述操作说法正确的有 。A步骤1的目的是判断橡皮筋是否符合胡克定律B步骤2的目的是判断三段橡皮筋劲度系数是否相同C步骤3还需要记录橡皮筋2、3的方向D步骤3还需要测力计测量三段橡皮筋的拉力大小(2)该小组的三名同学分别做此实验,则他们在改变细绳的夹角再做实验时_(填“需要”或“不需要”)保证结点O位置不变。现测得l10.0 m,则甲、乙、丙记录的数据明显存在错误的是_(填“甲”或“乙”或“丙”)。甲:l1l2l315.0 cm乙:l115.0 cm,l2120.0 cm,l312.0 cm丙:l116.0 cm,l213.0

14、 cm,l314.0 cm【答案】(1)ABC (2)不需要 (3)乙 (每空2分)【解析】(1)步骤1中,若橡皮筋的伸长量与所挂钩码数成正比说明符合胡克定律,则步骤1的目的是判断橡皮筋是否符合胡克定律,选项A正确;任取两细绳套对拉,因橡皮筋受的拉力相等,若对应橡皮筋长度相等,则形变量相同,则劲度系数相同,则步骤2的目的是判断三段橡皮筋劲度系数是否相同,选项B正确;步骤3还需要记录橡皮筋2、3的方向,选项C正确;因橡皮筋的拉力与形变量成正比,则步骤3不需要测力计测量三段橡皮筋的拉力大小,选项D错误。(2)该小组的三名同学分别做此实验,则他们在改变细绳的夹角再做实验时,因两次实验间无任何关系,则不需要保证结点O位置不变。用橡皮筋的长度减去原长即为伸长量,此伸长量与力成正比,可代替力来操作,则甲同学中三个力分别对应:5、5、5,三力能平衡;乙同学中三个力对应:5、110、2,此三力不可能平衡;丙同学中三个力对应:6、3、4,此三力可能平衡。故乙记录的数据明显存在错误。23(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9分)某同学设想运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电流表A的内阻和电源(内阻忽略不计)的电动势,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的读数始终符合实验要求。(1)为了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他在闭合开关之前应该将两个电阻箱的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