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215480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1)作业类型风险分析1、作业人员不熟悉作业环境或不具备相关安全技能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熟悉现场环境和施工安全要求,按高处作业证内容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后,方可作业。2、作业人员未佩戴防坠落防滑用品或使用方法不当或用品不符合相应安全标准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拴安全带,穿防滑鞋。作业前要检查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作业中应正确使用。3、未派监护人或未能履行监护职责作业监护人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与岗位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工况变化,并坚守现场。是否符合一、高处作业风险分析4、跳板不固定,脚手架、防护围栏不符合相关安全要求搭设的脚手

2、架、防护围栏应符合相关安全规程。5、登石棉瓦、瓦檩板等轻型材料作业在石棉瓦、瓦檩板等轻型材料上作业,应搭设并站在固定承重板上作业。6、登高过程中人员坠落或工具、材料、零件高处坠落伤人高处作业使用的工具、材料、零件必须装入工具袋,上下时手中不得持物,不准空中抛接工具、材料及其他物品。易滑动、易滚动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坠落。7、高处作业下方站位不当或未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高处作业正下方严禁站人,与其他作业交叉进行时,必须按指定的路线上下,禁止上下垂直作业。若必须进行垂直交叉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8、与电气设备(线路)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或未采取有效的绝缘措施在电气设备

3、(线路)旁高处作业应符合安全距离要求。在采取地(零)电位或等(同)电位作业方式进行带电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绝缘工具。9、作业现场照度不良。高处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10、无通讯、联络工具或联络不畅30米以上高处作业应配备通讯、联络工具,指定专人负责联系,并将联络相关事宜填入高处作业证安全防范措施补充栏内。11、作业人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等职业禁忌症或健康状况不良患有职业禁忌症和年老体弱、疲劳过度、视力不佳、酒后人员及其他健康状况不良者,不准高处作业。12、大风大雨等恶劣气象条件下从事高处作业如遇暴雨、大雾、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气象条件应停止高处作业。13、涉及动火、抽堵盲板等危险作业,未落

4、实相应安全措施若涉及动火、抽堵盲板等危险作业时,应同时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14、若作业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高处作业证。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2)作业类型二、吊装作业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否符合1、无证操作吊装和指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2、指挥混乱非紧急意外情况下,现场专人统一指挥,信号明确。3、无警戒线或警示标志有完善的吊装方案,划定警戒线,设置安全标志,禁止非施工人员入内。4、作业条件不良夜间作业现场要有足够的照明。遇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气象条件,须停止作业。5、未严格执行吊装作业“十不吊”(1)信号指挥不明不准吊;(2)斜牵斜挂不准吊;(3)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不准

5、吊;(4)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不准吊;(5)吊物上有人不准吊;(6)埋在地下物不准吊;(7)安全装置失灵或带病不准吊;(8)现场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起落点不准吊;(9)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准吊;(10)六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天气不准吊。6、涉及危险作业组合,未落实相应安全措施吊装过程中如需阻断道路交通,应办理断路作业证。吊装现场,作业人员登2米以上高处作业时,应办理高处作业证。涉及其他危险作业须办理相关作业证。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3)作业类型风险分析1、盲板有缺陷:盲板材质要适宜,厚度应经强度计算,高压盲板应经探伤合格,盲板应有一个或两个手柄,便于辨识、抽堵,应选用与之相配

6、的垫片。2、危险有害物质(能量)突出在拆装盲板前,应将管道压力泄至常压或微正压;是否符合三、盲板抽堵作业风险分析严禁在同一管道上同时进行两处及两处以上抽堵盲目板作业;气体温度应小于60;作业人员严禁正对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可能突出的方向,作好个人防护。3、明火及其它火源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时,作业地点30m内不得有动火作业;工作照明使用防爆灯具;使用防爆工具,禁止用铁器敲打管线、法兰等。4、操作失误抽堵多个盲板时,应按盲板位置图及盲板编号,由作业负责人统一指挥;每个抽堵盲板处应设标牌表明盲板位置。5、通风不良门窗打开,加强自然通风;采用局部强制通风。6、监护不当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护,作业结束前监护

7、人不得离开作业现场;监护人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与岗位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工况变化。7、应急不足作业复杂、危险性大的场所,除监护人外,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应到现场,作好应急准备。8、涉及危险作业组合,未落实相应安全措施若涉及动火、受限空间、高处等危险作业时,应同时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9、作业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若作业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4)作业类型风险分析是否符合1、管线、电缆破坏,造成事故电力电缆已确认,保护措施已落实。电信电缆已确认,保护措施已落实。地下供排水管线、工艺管线已确认,保护措施已落实。动土临近地下

8、隐蔽设施时,应轻轻挖掘,禁止使用抓斗等机械工具。已按施工方案图划线施工四、道路施工作业已报;交通、消防、调度、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动土作业风险分析2、发生坍塌多人同时挖土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挖掘土方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准采用挖地脚的办法,挖出的土方不准堵塞下水道和窨井。开挖没有边坡的沟、坑等必须设支撑,开挖前,设法排除地表水,当挖到地下水位以下时,要采取排水措施。已进行放坡处理和固壁支撑。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坑、槽、井、沟上端边沿不准人员站立、行走。3、出现中毒备有可燃气体检测仪、有毒介质检测仪。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器具。人员进出口和撤离保护措施已落实:A梯子B、修边坡。4、造成坠落作业现场围栏

9、、警戒线、警告牌、夜间警示灯已按要求设置。作业现场夜间有充足照明:A普通灯B防爆灯。作业人员上下时要铺设跳板。5、涉及危险作业组合,未落实相应安全措施若涉及高处、断路等危险作业时,应同时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6、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动土作业证。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5)作业类型风险分析1、易燃易爆有害物质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惰性气体保护。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塔盘上进行隔离。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2、火星窜入其它设备或易燃物侵入动火设备: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

10、备管道并加盲板进行隔断,挂牌,并办理盲板抽堵作业证。3、动火点周围有易燃物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后予封闭。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是否符合五、动火作业风险分析4、泄漏电流(感应电)危害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5、火星飞溅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采取措施,防止火花飞溅。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6、气瓶间距不足或放置不当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10m。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乙炔气瓶禁止卧放。7、电、气焊工具有缺陷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

11、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8、作业过程中,易燃物外泄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9、通风不良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周围设备应遮盖,密封下水漏斗,清除油污,附近不得有用溶剂等易燃物质的清洗作业。采用局部强制通风;10、未定时监测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必须重新取样分析。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至动火结束。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火,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不得动火。11、监护不当监火人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

12、应急技能,与岗位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工况变化,并坚守现场。监火人随时扑灭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作业,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12、应急设施不足或措施不当动火现场备有灭火工具(如蒸汽管、水管、灭火器、砂子、铁铣等)。固定泡沫灭火系统进行预启动状态。13、涉及危险作业组合,未落实相应安全措施若涉及下釜、高处、抽堵盲板、管道设备检修作业等危险作业时,应同时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14、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动火作业证。八大作业风险分析表(6)作业类型风险分析1、隔绝不可靠与该设备连接的物料、蒸汽、气管线使用盲板隔断,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拆除相关管线。2、机械伤害办理设备停电手续,

13、切断设备动力电源,挂“禁止合闸”警示牌,专人监护。3、置换不合格置换完毕后,取样分析至合格。4、氧气不足:设备内氧含量需达1821。5、通风不良打开设备通风孔进行自然通风。是否符合六、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采用强制通风。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采用管道空气送风,通风前必须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严禁通入氧气补氧。设备内温度需适宜人员作业。6、未定时监测作业前30min内,必须对设备内气体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设备。采样点应有代表性。作业中应加强定时监测,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7、触电危害设备内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风作业应小于等于12V。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