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213418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周伶 1 罗爱林2 李荣春11.武汉市普爱医院(武汉市骨科医院) 430030;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 430030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盘内及椎间孔内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的中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742例患者,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一侧或双侧下 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伴或不伴腰背痛。经CT或MR 1扫描证实患者均 有腰椎间盘病变,且与临床定位症状和体征相符。排除甲亢、 G6-PD 缺乏症、出血倾向、身体条件不允许或精神异常者,且经保守治疗至 少8周无效。在CT引导下用21G酒精针经“安全三角”或小关节内侧缘 穿刺至病变椎间盘内,

2、分次缓慢注射浓度为60p g/ml的臭氧气体10 20ml;然后退针至椎间孔,向椎间孔、硬膜外腔内注入浓度为30 40p g/ml的臭氧510ml,以及得宝松(7mg)、VitB(0.5mg)和局麻12药(2ml)的混合液5ml。治疗后三天内常规静脉给予20 %甘露醇脱水 及抗生素预防感染。通过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改良的Macnab s评价以及3个月 后CT或MRI复查结果来观察其疗效。结果 通过随访发现,治疗后1、6、12月的显效率分别为19.41%、 66.71%、 53.37%,有效率分别为52.70%、 15.23%、 2

3、2.10%,无 效率分别为27.90%、 18.06%、 24.53%,总有效率分别为72.10%、 81.94%、 75.47%。治疗后6及12个月的显效率较1个月时明显提高 (P0.05),而三个时间的总有效率相似。治疗前、治疗后1月、3 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7.25 土0.14、5.13土0.10、3.37 土0.21、2.41 土0.33、3.01 土0.24,显示治疗后各时段VAS评分 较治疗前都明显下降,且治疗后3月、6月、12月VAS评分与治疗后1 月比较也明显下降。38.73的患者显示椎间盘有不同程度的回缩。 大多数患者在术后36个月左右时取得较好的疗效,6

4、个月以后有 6.47的患者再次出现腰腿疼症状。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椎间盘内、外臭氧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 效、安全的微创方法,其中、远期均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关键词 臭氧;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相关性疾病中的多发病、常见病。长期以 来主要依靠保守治疗缓解症状,但容易复发。上世纪90年代,欧洲兴 起以臭氧和氧气的混合物在椎间盘内注射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3,) 但有关其远期疗效的报道不多。我们自2005 年开始,在CT引导下臭氧髓核溶解治疗椎间盘突出症742例,取得了 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主要观察臭氧治疗的近、远期疗效,以客观

5、 评价其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7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其中女性339例、男性403例,年 龄1983岁,平均年龄51.8 土4.1岁。病程2月30年。全部病例均有 不同程度的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伴或不伴腰背痛。经 CT或MR 1扫描证实患者均有腰椎间盘病变,且与临床定位症状和体征 相符。涉及的病变椎间盘为L 85例、L 702例、L-S 677例。56例患3-44-551者为椎间盘脱出,脱出髓核向足侧或头侧滑移。 114例患者合并骨性 椎管狭窄。36例患者合并1椎体滑脱。所有患者均排除甲亢、G6-PD 缺乏症、出血倾向、身体条件不允许或精神异常者。且经保守治疗至

6、少8周无效。2. 疗效评定(1) 疼痛评估: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2) 临床疗效评价:由改良的Macnab评价方法。显效:症状基本 消失,工作和运动完全恢复,VAS评分W3分,VAS加权值(A-B / A %) $50%;有效:偶有腰部不适及下肢疼痛,工作无限制,一般情况下 无需特殊治疗,VAS评分3分,但较术前减少3分以上,VAS加权值 2550%;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需用药对症治疗或手术治疗, VAS 评分较术前减少不明显,VAS加权值2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 效率。3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以均数土标准差(X土 S)表示,统计学方法x 2检验及方 差分析。4治疗方法术前肌注

7、苯巴比妥钠、654-2各10 mg。术中动态多功能监护,即时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穿刺途径采用侧后方经“安全三角区”进入椎间盘。依据滕氏方法在CT或MRI图像上确定穿刺 点的中线旁开距离及穿刺角度(如图1)。部分髂嵴较高的L -S椎间盘51 穿刺采用宋文阁等(4)介绍的小关节内侧缘入路(如图2)。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一薄枕。CT行病变椎间隙扫描,再次确定 穿刺点到间盘的距离、进针角度及进针深度,在皮肤上标记穿刺进针 点。操作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以1利多卡因局麻,注意保持 神经根的敏感性。以21G酒精针在CT监视下穿刺病变椎间盘,使针尖 位于椎间隙的中心位置。然后用一次性无菌注射

8、器自臭氧发生器(德 国赫尔曼公司制造,MEDOZON型,以医用纯氧为原料)抽取浓度为60p g /ml的医用臭氧迅速注入椎间盘内。根据患者反应决定注入量,一般 为1020ml。然后退针至椎间孔附近时,再向椎旁间隙注入浓度为 3040p g / ml的医用臭氧510ml,及得宝松(7mg/ml,比利时先灵葆 雅制药厂,批号:J20030025)、VitB 0.5mg(0.25mg/ml)、2%盐酸12利多卡因混合液5ml。治疗多发椎间盘病变的患者时,在取得患者同 意后,对可能产生症状和体征的病变椎间盘均注入医用臭氧。所有患者均通过电话以提问回答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 612 个月。条件许可时,

9、 3 个月后患者返回医院行体检及影像学检 查。结果全部病例治疗前均行VAS评分,治疗后通过VAS加权法和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估疗效。所有病人治疗后1月、3月、6月、12月的疼痛 评分(VAS)分别与治疗前比较,结果行方差分析,PO.05为有显著性 差异,结果见表1。治疗后6月与12月的中、远期疗效随访结果比较见 表2。表1可见,治疗后各时段VAS评分较治疗前都明显下降,且治疗后 3月、6月、12月VAS评分与治疗后1月比较也明显下降。说明治疗3个 月后的中期疗效较近期明显提高。治疗后12个月较治疗后6个月VAS 评分虽有升高,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其远期疗效仍较好。表1治疗前、后VAS评分

10、比较(X土S, n=742)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VAS 7.25土0.145.130.10*3.370.21*#2.41 0.33*#3.01 0.24*#*:与术前比较,PO.Ol; #与术后1月比较,PO.O1表2可见,治疗后6月及治疗后12月的优良率较治疗后1月有明显 提高,但其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2月的优良率及有效率虽较治 疗后6月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表2近、中、远期疗效比较(n=742)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率总有效率术后1月14439120719.41%72.10%术后6月49511313466.71*81.94%术后12月3961641825

11、3.37%*75.47%201例(27.09 )患者在治疗后取得良好疗效后,2周左右再次 出现术前同样的症状和体征,甚至比术前更重。其中136例患者在30 天左右以后以上症状和体征白行消失或明显缓解,57例无法忍受的患 者在给予口服镇痛药或其他措施如贴止痛膏药和物理治疗后缓解。另 外8例患者采取以上措施仍然无效,给予甘露醇静滴、硬膜外镇痛或 类固醇激素硬膜外注射后,症状和体征逐渐缓解。所有病例均没有诸如椎间盘感染、神经及大血管损伤等严重的并 发症出现。612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后进行了 CT或MRI复查。其中237例 (38.73)显示了突出椎间盘不同程度回缩(图3,4),另外375例椎 间盘突

12、出程度没有明显改变。 461例(75.33)患者获得良好的疗效, 其中224例的CT片显示突出椎间盘并无明显回缩。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外伤或退变导致椎间盘纤维环撕裂而 出现的髓核膨出、突出或脱出。以往认为突出的椎间盘压迫腰部神经 根是除椎管内肿瘤及畸形以外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但大量的临床 和实验研究(7-8显) 示除突出间盘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外,免疫、炎性 反应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突 出的椎间盘压迫硬脊膜外及神经根周围的血管,造成椎体侧后方静脉 回流障碍,引起无菌性炎症;脱出髓核释放的化学物质(如P物质、磷酯酶A)以及血管长入突出的髓核均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炎

13、症。其所2产生的化学物质(P物质、磷酯酶A )可以刺激分布于小关节囊、后2 纵韧带以及纤维环表面的细小神经或神经末梢引起疼痛。臭氧注射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在于:臭氧可直接氧化髓核内的 蛋白多糖复合体,并破坏蛋白多糖复合物中氨基酸及CH基团中的双 键,使髓核水分丢失,体积缩小(9)。同时臭氧还可使髓核细胞受到损 害,造成蛋白多糖合成及分泌减少,髓核缩小(10-11)。臭氧可刺激抗 氧化酶的过度表达,以中和炎症反应中过量的活性氧;刺激体内参与 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如IL-l, IL-2, IL-8等)和(或)免疫抑制细胞因 子(如IL-10, TGF-01 )的释放;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及PDG

14、F等引 起血管扩张,从而达到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抑制缓激肽及疼痛复合物的释放(UM。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镇痛机制还包括抑制无髓损伤感受器纤维,激活机体的抗损伤系统, 并通过刺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脑啡肽而起作用,类似于“化学 针炙”的作用机制(14)。与其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比较,臭氧椎间盘内 注射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臭氧是很活跃的化学物质,在注人椎间 盘和椎旁间隙后很快(半衰期为20min)分解为0和0-,残留的0-又可相2互结合成0 ,因而臭氧注射的安全性较高。其次,治疗过程只需一根21922 G的穿刺针,操作简单、几无损伤,又无需昂贵的设备和

15、药品, 住院时间短,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费用。而且臭氧的抗菌、抗病毒功能 可以大大降低术后椎间盘感染的几率。D Erne 等( 2 )报道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总有效率是 68%,而Muto等报道的总有效率较高,为78%。Andreula等(巧)认为 联合神经根旁注射类固醇激素可以将总有效率从70.3提高到 78.3%。他们之间总有效率的不同可能与病例的选择、穿刺技术、类 固醇激素的使用有关。Muto等(回顾性分析显示6个月的总有效率为 80%,而12个月的总有效率降为75%, CT可见明显椎间盘回缩的只有 63%。这可能与椎间盘钙化、反复发作伴硬膜外纤维增生、椎管狭窄、 侧隐窝水平的下行突出有关。动物实验(11)显示臭氧注入椎间盘1周后髓核体积未见明显缩小, 1个月以后体积明显缩小,并随着时间推移,髓核体积仍可缓慢缩小。 这一时间与临床病例取得良好疗效的时间一致。但也有部分病例在术 后短时间内即出现明显的临床疗效,考虑这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 征可能是由于神经根周围的无菌性炎症所致。动物实验(11)还显示臭氧注射后1周,狗髓核组织出现明显水肿, 在1个月后才出现萎缩。俞志坚等(17)也发现治疗后2周左右,少部分 患者出现“症状反跳”现象。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符。考虑可能为臭 氧盘内注射,氧化髓核内蛋白多糖的同时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