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积极性激励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213247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积极性激励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积极性激励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积极性激励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积极性激励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积极性激励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积极性激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积极性激励(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学校管理中教师积极性的激励策略王丁旺摘 要: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带领 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和组织 活动。学校教育工作要靠全体教师参与,因此管理者要考虑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 性,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激励效应,取得学校教育工作的最大效益。关键词:积极性激励教职工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没有时限的创造性劳动。实践充分证明:广大 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使学校产生活力和效率的根本保证。 因此,要办好一所学校,需要全体教职工以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就得全心 全意依靠学校里的全体教职工。如何激励教职

2、工的积极性,己成为学校领导者必 须时刻关注的重要课题。所谓积极性,从心理学角度上來说,指的是人在心理能动状态下的一种行为 动力表现。它包括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成份处于兴奋活跃状态,使 人的智力、体力和能力发挥出最大的活力,成为人的行为推动力。人的积极性越 高,其工作的心理能力也越大,在行为上表现出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在与他人 关系上有着合作性与完成任务的有效性。怎样才能针对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特点,激励教职工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充 分发挥出其积极性呢?一、思想引导是激励教职工积极性的首要前提我们都知道,影响教职工积极性因素有两类:一是主观因素,即内部因素, 主要指教职工的理想、信念、事业

3、心、责任心,对工作、对学生的态度。二是客 观因素,即外部因素,主要指教职工学习、生活的客观条件,包括学校领导者工 作作风,对教职工态度、学校集体气氛,工作、学习、生活等条件、工作制度、 奖惩等等。这两类因素对教职工积极性的激发和保持都起着直接作用,其中主观 因素是核心。因此,作为学校领导者特别要细致地做好教职工政治思想工作,提 高他们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自觉性。做好教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激励教职工 积极性的首要前提。学校管理要通过科学的政治思想工作來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 对自己职业意义的认识,对教育工作做出积极的选择,不断加强工作责任感。在 目前市场经济严重冲击学校的情况下,首先要

4、教职工意识到:从事教育工作的光 荣感,要使教职工认识到在目前社会分层结构中,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下,教 师所处的地位不断的提高。比如,设置的“教师节”,颁布的“教育法”、“教师 法”,制定教育发展纲要,把教育摆上了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校领导 要激励教职工热爱自己的职业,培养教职工乐于从教的情感。其次,要使教职工 认识到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加强“师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起马列主义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道徳上培养他们敬业乐业精神,不断提高自己,不断进 取、逐步完善自我;不负党的重托,人民的希望,尽心尽力地完成历史赋予我们 的使命。再次,要使教职工体验到所从事的职业的优越感。从事教育工

5、作虽然清 苦,但也有它的优越之处:事业崇高,工作安全,生活安定,受人尊重,学生爱 戴,有寒暑假,双休日,还有教龄津贴,工资偏高等等,对于这些我们大胆讲、 多多讲、让教职工想一想,然后才能体会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优越性,从而安下 心來愉快地投入工作,为教育事业多作奉献。通过政治思想教育,让教职工懂得他们的劳动既有应该得到社会尊重和满足 合理的需要的一面,乂有教职工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的一面,使他们把个人需 要与社会要求联系起來,从而激励教职工的积极性。二、专业成长是激励教职工积极性的最佳途径马克思主义一贯重视人的需要,认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明确指出 “需要”是人的属性的表现。心理学也认为“

6、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推动的,动机來 源于需要。需要一旦在为人的行为的内驱力,将成为推动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因, 是人的积极性的动力源泉”。所以说,恰当满足教职工的需要,是激励教职工积 极性的最佳途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类需要的共同特征和发展 趋势。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有层次的,基中最主要的是物质需要和精神需 要。教育工作者是个高文化的阶层,并且他们的工作是向学生“传道上、授业、 解惑”,这与物质需要相比,他们对精神方面的要求更迫切的,更强烈,而且是 多方面的。比如自尊心、责任感、上进心、成就感、才干技能等。由于他们的精 神需要是多方面的,不同层次有不同的需要,所以学校领导

7、者应善于区别对待。 在关心和尽可能满足他们物质需要的同时,多给予精神方面的鼓励,例如及时肯 定、尊重他们的劳动果实;对政治上要求进步的要大胆培养,多方引导;对生活 上有困难的要积极相助,尽力为之排忧解难;对遇到挫折的要积极疏导,给予信 心和勇气;对要求业务进修的要给予鼓励支持;对年青的要安排些健康的活动, 丰富校园生活;对老中年的多给予尊重和信任,等等。同时校领导还要充分了解 教师的才能,知人善任,用其所长,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使教师 们觉得“英雄有用武之地”。通过不同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师精神需要,这 样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增强了凝聚力。三、尊重、信任是激励教职工积极性的实施关键

8、“人的感情调节着人的行为”。学校领导考应牢固地树立“教职工是办好学校 之关键”的思想,对教职工一定要尊重、信任、关心他们。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 姆林斯基说过:“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说明学校领导的重要 性。学校领导能“以诚待人”,教职工就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士为知已 者死“。学校领导者和教职工之间彼此尊重,真诚相待,互相信任支持,必定会 产生积极的、和谐的气氛和高昂的士气,使大家敢说敢干,富有创造精神,师生 员工团结一致,形成了群体动力,这对办学条件差的农村中学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教职工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需要是要人们对他们的尊重和信 任,而尊重和信任所产生的力量是

9、无穷的。因为教职工的工作是向学生“传道、 授业、解惑“,这种教育者的地位,形成了重要的特征。他们特别珍惜自己的荣 誉和威信,具有强烈的自尊和受人尊敬的需求。不仅希望学生尊重他们,更希望 学校领导和社会重视信任他们。作为学校领导者对教职工的劳动应及时给予肯 定,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应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并作恰当的评价。更要信任下属和 骨干教师,大胆用人,要大胆放手让他们干,对他们充分信任,古人云“用人不 疑,疑人不用。”这样,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要求上进的积极性更高、更强 烈,也更希望得到领导的重视,工作上更需要组织的认可,所以给予他们压力, 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对老教师

10、來说,也希望自 己“老当益壮”,但乂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这些老教师都徳高望重,他们对 学校工作有很大影响力,所以,除了生活上予以关心外,工作上更应该尊重和信 任他们。四、目标导向是激励教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需要、动机、目标是构成了人的工作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佛 隆提出了 “期望目标理论”,提示了激励与效价和期望率间的规律联系,说明了 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必须实施目标激励。所谓目标,它是指人的一种期望,是人 在各项活动中追求的预期的行为结果在主观上的反映。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性高 低与其追求的需要目标以及期望率大有关系。所以学校制定目标,一定要学校的 总体目标,部门目标与个人执行目标一

11、致认同,使教职工在执行目标任务过程中, 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自我控制,独立自主完成个人目标,并在 此基础上实现学校 的总体目标。目标管理是把要求变成个人努力目标,并让人 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得到满足多种需要的机会。于是,学校领导者必须因人而异地 给教职工提出适当目标,即有一定难度而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教书育人是复杂的劳动,它是在集体指导下通过各自创造性的个人劳动來实 现的,应当让教职工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价值和责任,让他们满足“自 尊”、“创造”、和“求知”的需要。学校领导者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目标, 随时协调总体目标 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使他们在执行目标任务过程中既能充

12、 分发挥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乂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提高合作性和有效性, 从而调动了教职工蕴藏着的的创造力和追求成功的潜能。五、竞争机制是激励教职工积极性的必要举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实行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改革劳动分配制度和建 立科学的评价制度,使教职工在公平的竞争中,以自己劳动获得实惠。这样,学 校里的教职工积极性才能调动起來。聘任制引入了竞争机制,创造了一种富有挑战性,乂有一定群体压力的情景 和气氛,打破了人事制度上死水一样的局面,能激发教职工积极向上的士气和活 力。责任制要实施全员岗位责任制,因为全员岗位责任制可以强化教职工自的角 色意识和工作职责的认识。各岗位责任明确、条款清楚、每

13、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岗 位责任,各负其责,各司其能,分工明确、相互协调配合,使人在自己岗位上发 挥创造性和劳动热情。实行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后,客观上打破了 “大碗饭”式的平均主义的分配 方式,要求把教职工的工作绩效与物质利益,精神鼓励挂钩。在目前,由于受国 情实际,财力等条件限制,应多提倡教职工多讲理想,多讲奉献,多予以精神鼓 励。但在一定程度上要冲破平均主义,采取分配的合理性和满足人的公平需要的 程度,即待遇要公平。“待遇公平理论”创立者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认为:“在管 理活动中人的公平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在工作和成绩评价与劳动报 酬中力求做到公平合理,才能科学地激励人的积极性。”为了

14、使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顺利地施行,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工作绩效 的评价制度是否科学、公正地对教职工进行考核,将直接影响教职工的心理效应, 起着导向作用。所以校领导要认真对待考核评价这件大事。目前,国家还没有统 一的做法和评价量表,各校可以本校实际,集思广益、谨慎制定出评价量表,并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修正、完善和提高,使其产生激励教职工积极性的作用。六、民主、和谐是激励教职工积极性的基本氛围(一)创设良好的学校组织气氛。校风是由知、情、意、行等诸多心理因素构成的,它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教 育作用。一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校组织,会对教职工心理行为 产生积极影响,会增强集体向心力、凝聚

15、力,会使人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 政治上积极进取,业务上精益求精,生活上艰苦朴素,工作上执着追求,同志间 相互尊重、信任和友爱,校园内充满了正气,在每位人心目中都树立起自需要学 习的榜样。这样氛围满足了教职工的归属需要和精神需要。这种氛围激励了人们 主动工作,自觉接受学校工作规范的约束、斗志昂扬。(二)创设教师积极参与管理学校的民主气氛教师参与管理学校是学校民主管理一项制度。它既可以激发教师的“荣誉 感”、“责任感”、“满足感”,还可以起到增强教职工对学校管理目标认同的作用, 既能融洽教职工与领导者间的关系,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乂能提高全队的士气, 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学校领导者必须

16、发挥民主、真心实意让教师参与 学校管理,遇事多跟教职工商量,认真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学校重大事情的决策 和管理,一定实行教代会制度,让教师参加决策。要釆取一整套民主管理制度和 措施,吸引大多数教职工來参与学校管理,支持学校工作,使教职工把学校的一 切工作都看作是自己的工作,把自己命运跟学校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学 校就是我的家,“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群体意识,用这种群体意识统一行动, 形成了集体舆论,建立起干群间、教师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有 了这种关系,教职工积极性自然而然也就发挥出來了。如果一所学校办成既有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充满着浓厚的教育研究气氛, 乂能使人自觉地接受组织纪律,工作规范的约束,形成良好的教育工作秩序,那 么,这所学校里的教职工就会把希望和抱负扎根于学校的土壤之中,为学生的成 长、发展辛勤耕耘和创造性劳动,使教职工在不断进取和提高中获得心理满足, 得到自我提高。总之,对教职工积极性的激励是多方面的,办法措施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