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导学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205793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124 大小:5.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上册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初三化学上册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初三化学上册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初三化学上册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初三化学上册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上册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上册导学案(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习目标】1.从丰富具体的事例中感知化学是一门有用的科学,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2.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意识,体会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3.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4,填空1.人类学会和利用 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在逐步了解和利用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制得了对人类生存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青铜器、纸、火药酒染料等其中 和 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2.英国科学家 和意大利科学家 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 和 构成的,分子中 是 化学变化的基础3.化学是

2、 的科学。4.利用食盐水的水溶液可以制造 并进而生产 等【共同建构】活动一:化学是什么?知识回顾:1.小学自然中学过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有许多性质;2.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现象,如蜡烛可以燃烧,钢铁会生锈;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引入课题:通过“烧不坏的手帕” “白水变牛奶” 等“魔术”引入,想一想:用已学过的知识能否解决上面的问题?交流讨论:提到化学,同学们会想到什么?1、化学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生产、社会进步起到什么作用?讨论交流: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小结:化学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典型例题】下例叙述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问题是 (

3、)A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B铁矿石是如炼铁的C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D用粮食酿造白酒【当堂演练】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 ( )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规律A B C D 2.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原子分子论学说 B火的利用 C元素周期表 D中国的四大发明 3下列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问题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海水淡化膜的研制 -水资源问题 B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污染问题C纳米玻璃的开发使用-材料问题 D应用计算机领域的导电材料-能源问题4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能反映这一过程的排列顺利序是( ) 石器 瓷器 青铜器 铁器 塑料A B C D 【课后提高】1 化

4、学无处不在是人类进步的关键,请你从衣、食、住、行、农、林或药等方面中任选四个方面简要说出化学的好处。例:农:合理使用化肥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 、 、 、 2.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 加工成家畜饲料 B发酵后作农家肥料 C 就地焚烧 D 制成沼气作燃料3.下列是某同学关于化学的一些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 化学为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思维拓展】在一些科普读物上经常会有一些与颜色有关的词汇,下列词语中颜色不是本身颜色的是

5、( )A蓝色晶体 B黑色粉末 C绿色食品 D银白色固体【课堂感悟】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2.初步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涵;3.知道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10,填空:1. _ 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2_ 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_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_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4物质的_ 决定其用途。例如,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因此可作_。二氧化碳因为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来_。【共同建构】情景体验:生活中,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煤、木材和柴草可

6、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放热,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活动一:完成教材实验1-1 【观察、比较】完成下表。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1-1(1)液态的水液态的水1-1(2)蓝色块状的胆矾蓝色粉末状的胆矾1-1(3)蓝色的胆矾溶液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1-1(4)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二氧化碳气体等【分析】比较试验1-1(1)、1-1( 2)与1-1(3)、1-1(4)、的不同之处在于_, 是物理变化,_是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二者的本质区别是_,二者的联系是 _。【讨论】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还伴随那些现象?【典型例题】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

7、化学变化?为什么?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纸张燃烧。瓷碗破碎。铁生锈。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蒸气。2.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阅读】教材P7-8,完成下列内容【归纳】_ 叫化学性质,常见的化学性质有:_; _叫物理性质,常见的物理性质有:_。活动二:完成教材实验1-2 【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当堂演练】1.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

8、味的气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一辆是为原料能酿酒。铜的熔点是108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在互联网上用C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B.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3.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为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在工业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到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 )A.制法

9、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4、下列关于物质化学变化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一定会发光、发热B.一定有气体生成或改变颜色C.一定会有新物质生成D.一定会有沉淀生成【课后提高】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有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B.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 C.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燃烧放出的热量2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消夜要,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处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化学

10、性质有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3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辨别它们,并写出鉴别方法。铁丝与铜丝 。白糖与食盐 。白醋与白酒 。汽油与水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就是化学变化。()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当两种物质相遇后,有沉淀生成,说明它们发生了化学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这是化学变化。()【思维拓展】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水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新的金属作了以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于水发生剧烈反应。它在水面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为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