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测量学实习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204411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知识测量学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业知识测量学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业知识测量学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业知识测量学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业知识测量学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知识测量学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知识测量学实习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专业知识】测量学实习报告mW*由于地形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地形测量实习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 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学校统一部署安排, 我们采矿工程专业所有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测量实习。本次测量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 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 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 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在今后的学 习和工作中正确使用测量

2、资料、识读和应用地形图、掌握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打下 基础。通过实习要求达到:1练习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2. 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书基本操作要领3.掌握钢尺测量的一般方法4. 练习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绘地形图实习目的:1. 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的主要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 理方法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量小区域大比例地形图的能力实习任务:1测绘1: 500地形图,面积不小于100*100平方米2 .水平巷道的模拟贯通测量。实习时间和地点:时间为一周,2008年10月20日-10月26日,地点为学校第四教学楼和

3、附近的建筑 物及其交通道。实习地点基本状况:在测区范围内,包括道路、树、路灯、草坪、各种井盖;第四和第三教学楼、图书馆的一部分。实习地点大部分为水泥路面,周围为沥青马路,行人多,给实习带来 了一定的困难。面积较小,地势比较平坦,在仪器的操作方面讲,实习的难度不大。 第四教学楼大体上为一长方体,形状比较规则,易于画图和标注。作业依据及作业内容起算数据表点名坐标 x (m) y (m)坐标方位角:x (m) 8960.291y(m) 4134.97412 方位角(°′″ ) 8641041 点高程 56.500m 测点之间的距离 1-2 : 86.695m2-3:

4、45.074m3-4: 86.743m4-1: 46.743m(一) 、平面控制:敷设图根导线。1、准备工作:仪器的检验校正、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容。2、外业工作:踏勘测区、拟定布网方案、选点、标志点号、角度观测和距离丈量, 定向。3、内业工作:外业手簿的检查和整理、绘制控制网略图、导线平差计算、坐标计算、 平面控制成果表、绘制坐标格网与控制点展绘。(二) 、高程控制:敷设四等水准路线1、准备工作:水准仪检校、工具与用品准备、 复习教材有关内容。2、外业工作:踏勘、选点、埋标、进行四等水准观测。3、内业工作:手簿检查、水准测量成果整理、编制水准测量成果表。(三)、碎部测量1、准备工作:

5、图板准备、检校经纬仪、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 材有关部分内容。2、外业工作:加密测站点、地形测绘。3、内业工作:碎部点上点检查、地形图清绘、整饰与检查。(四)、地形图的与整饰在院本部实习场地内,测绘 1: 500地形图一幅。(注:仪器 (DS3 DJ6)的检校见后文,内业的具体数据和施工放样的具体内容见附表)第一部分控制测量(一)平面控制 1、控制形式因测区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建筑 物较多,已知测量控制点不足等具体情况,平面控制采用导线测量方法,等级为图 根,布设成闭合导线,采用假定坐标系。在此次实习中控制点已选好。2、角度测量(1)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

6、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居中,否则反复调平。(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 据。(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 对准目标,记录数据。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 据。(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角度测量所得各边方位角为:& alpha;12=86o41 ′04″α23=356o35′09″&alpha

7、;34=267o46′10&Prime ;α41=176o55′58″3、量边:(一)用钢尺进行往返测或单向双次测量,读数至毫米,较差率不大于1/3000 ;(二)当地面倾斜大于1.5%时,用水准仪测二点间的高差,或用经纬仪测倾斜角, 将斜边改化为水平边长;(三)边长超过尺长度时,须用经纬仪定线。定线偏差不超过3厘米。此次实习中控制点间距离已知:l12=86.695ml23=45.074ml34=86.774ml4 仁46.743m(二)高程测量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等级为图根水准。假定高程系统沿导线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1. 观测使用S3水准

8、仪,先目估使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差值应小于 5米),调整水准仪之水平,变更仪器高法进行测站检核,高差较差应小于6毫米,以环形闭合差应小于毫米或(式中L为水准路线的总长度,n为总测站数)。2. 内业计算(1)准备工作检查观测手册,记录、计算是否正确,限差是否超限。 起始点为一测点。(2)计算步骤计算四个测点的高程闭合差,应用检查方法检查高程闭合差,必要时 作出调整。(3)计算取位高程及改正值均取至毫米,由于测站较少,高程计算也可在记录表内 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数据:1点高程:56.500m2点高程:56.501m3点高程:56.480m4点高 程:56.414m;1 点坐标:X=8960.291m

9、Y二4134.974m点坐标:X=8965.320mY=4221.635m点坐标:X=9010.321mY=4219.01m点坐标:X=9006.459mY=4132.413m第二部分地形图测绘(一)一般规定1、采用经纬仪测绘法,1996版地形图图式,正方形分幅。2、当图根控制点不足时,可用交汇法或视距支导线法增设控制点。用视距支导线法 连续增设的控制点不能超过2个。视距长度不大于80米,双向观测的距离较差应小 于边长的1/200,高差较差应小于100毫米。用交汇法增设控制点,交汇角在30150 之间,并须有第三个方向进行检核。3、 水平度盘读至5,尺间隔读至毫米;竖盘读至1,高程注记至厘米;

10、4、地形点间距不大于30米,视线长度,主要地物不大于 80米,次要地物不大于120 米。5、楼角、庭院内、道路中心线上及其交叉、转折点、地面起伏点等应注记咼程,咼程点应均匀分布,间距一般为图上 3厘米左右。5、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除临时性的以外,均应进行测绘,支架、 线杆和附属设施可适当取舍。6、 测绘过程中竖盘水准气泡偏离中央不大于2格。&迁站前仪器应归零检核,并对本站所测数据进行检查不能漏测和测错。9、控制点到重要地物点的距离应当用皮尺或其它方法丈量。(二)测图准备1、图幅尺寸:500*500毫米2、方格网绘制:用长直尺法(丁字尺和图版)绘制。要求粗线0.1毫米,小方格边长

11、与理论值之差不超过图上0.2毫米,图廓的边长、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差不超过图上0.3毫米。3、 展绘图根点:要求两图根点的展绘长度与实际丈量长度之差不超过图上0.3毫米。4、将展绘好控制点的图纸粘贴在图板上。(三)碎步测量采用经纬仪测绘法,每一测站程序如下:1、准备工作:(1) 观测准备:安置经纬仪于测站点上量取仪器高,照准另一控制点,置水平度盘 读数为 OoOO′。(2) 绘图准备:在图上绘出零方向,并用大头针将半圆仪固定在测站点上。一个碎部点的测绘步骤:立尺:立尺员将塔尺立于碎部点上;观测:观测员用经纬仪瞄准塔尺,依次读取水平度盘读数求得水平角,再读上、下 丝以计算距离、最后读

12、中丝和竖盘读数可得碎部点的高程。绘图:先用半圆仪量出水平角得出碎部点所在方向,沿此方向量取计算的距离得到 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在旁边标出其高程可得碎部点的空间位置。第三部分水平巷道贯通测量图上巷道设计:在本组所测地形图上选择两导线点,其 间为空地,通视好,在这两点附近绘出两点A. B,其连线即为一设计巷道的中心线。图中实线部分当作已有巷道。将A. B测设到实地:先根据设计确定A. B的测设数据。若A. B位于导线点连线上, 测设数据就是A. B到2、3的距离;测定A. B的坐标和高程:按规范要求,应从某两个导线点开始重新测定。由于时间 关系,现直接用2、3点及其后视边测定并计算 A. B的坐标和

13、高程。要求:角度测 算至秒,长度测算至毫米。计算贯通的几何要素有下列五项:(1)、贯通巷道中心线的坐标方位角:354o13′51 ″ (2)、A. B两点间 的水平距离:45.163m (3)、A. B处的指向角:βA=90o27′13″βB=88o54′57″ (4)、贯通巷道 的倾角:α=OoOO′25″ (5)、A. B 两点的高程为:A: 56.489B:56.484标定巷道的方向:分别在 A. B测设指向角即可确定巷道方向。测定贯通的实际偏差为:0.205米

14、。结束语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 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 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 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 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 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 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 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 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 通过各种处

15、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 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 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 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 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 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 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 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小 组的密切合作和高度团结下才能使实习任务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也让 我真正的体会到了我们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小组成员的合作 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实习的进度而这些,都是在测量实 习之外所不能体会得到的。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外业实习的每个步骤都已了然于胸,对于书本上的知识 已基本掌握,这样来讲,也就没有太多的遗憾了。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 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甚至还有了对建国初的测绘人员的敬畏 之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