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考试终极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201775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考试终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克思考试终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克思考试终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马克思考试终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考试终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考试终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答题 此类题型多为知识要点的考察 回答相应的要点即可 评分方法:按点给分论述题 要求熟练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原理,重点考查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 些知识、原理分析解决一定问题的能力1、看准题目,阐述知识点。What2、阐明现实问题。What3、阐明知识内容及其相互关系。Why4、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往往侧重于实践中如何用理论来指导。How论述题(1题,30分) 例:怎样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利用这一原理, 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X1 ?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742. 马克思主义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

2、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自 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过150多年的实践证实了的真理,因而它有 绝对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然需要随着社 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3.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 要的意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正确的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 要的意义。它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具有绝对性,因此,必须坚持 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具有相对性。因此,必须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

3、绝对性,所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4. 实践层面来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因此,在当代中国,我们 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即要反对把马克 思主义当成僵死不变的教条主义,又要反对马克思主义“过时”“无用”论。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进展,在坚持中 发展、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以实践来检验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 导新的实践。(1)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并非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真理

4、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 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 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其次,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真理是 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发展过程 ,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 中的一个环节。每一个真理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对事物及其规律近似正确的反 映,因而 是需要不断发展的,而每一个相对真理又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因 此,真理发展 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 真理由相对真 理走向绝对真理

5、的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过程的一个环节。人 们对真理的认 识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 不同的是,人们 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因为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人 们认识的发展也 是无限的,人们只能不断地接近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永远不会 穷尽它。(2)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两方面的统一,就会陷入形而上 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或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片面地夸大真理的绝对 性,否认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它把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近似正确的认识凝固化,使之变成僵死的教条。中国革命历史上的教条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绝对化,把不断发展的马克主义看

6、成绝对不变的教条,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乱套,结果导致在实践中失败,危害了革命事业。相对主义真理片面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从而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这样,就把 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抹煞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陷入唯心主义诡辩 论。相对真理认为,既然科学始终总是新理论不断代替旧理论,那末真理只能是相 对的,并不存在绝对性。实际上,科学史上新理论不断代替旧理论的过程,是真理 不断发展的过程,决不是真理绝对性的否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代替了牛顿的经 典 物理学,是物理学的发展,并不是说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中不包含任何具有客观 性、绝对性的真理。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来

7、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盍要意 义。(-)理论概念和原理的阐述47矛盾的普遍性含义矛盾的特殊性含义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 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 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 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

8、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又体现了特殊性。我国当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体体现(1)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 基本原则(2)同时又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发展 中 国家,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又不均 衡,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 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理论基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 理论成果(四)如何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 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只有这们,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向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