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目连戏起情生创意项目策划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198220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系目连戏起情生创意项目策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心系目连戏起情生创意项目策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心系目连戏起情生创意项目策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心系目连戏起情生创意项目策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心系目连戏起情生创意项目策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系目连戏起情生创意项目策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系目连戏起情生创意项目策划书(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系目连戏起情生”创意项目策划书项目名称(预赛)心系目连戏起情生项目信息学校预计团队大小黄山学院3 人创意类别文化 其他实施地区安徽( 曾住地)创意当前,如何关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不仅仅是部分社会群体的责任,而是一项“全民”行动。目连戏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意义且濒临灭绝。徽州目连戏在我国整个目连戏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鉴于此,作为当代大学生,利用所处古徽州的地利优势,在我们前期已经初步调查的前提下,了解到目前整个黄山市五个演出地点的老艺人年龄均已超过 70 岁,随着他们的相继逝去,目连戏的一些传统唱腔、表演技艺等将无从保存,这一“非遗”将会逐渐消失,为此该项目重

2、点是组织抢救性恢复演出,采用录音、录象等多种形式保存珍贵的老艺人资料,建立一批完整的老艺人档案。不仅使以后艺人们学习目连戏有重要的依据参考,更为历史留下一批珍贵的音像资料。其适用范围不仅对目连戏的保存和恢复具有价值,且对保护地方特色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意在寻求一条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之路,故具有较为广阔的推广价值。第1页共24页*创意亮点(创意亮点是由参赛团队提供给评审人员的参考信息或需要在决赛阶段前保密的核心创意,不予公开。)详细计划(复赛)开始日期截止日期xx-07-05xx-08-31辅导老师 / 顾问 :张孝进黄山学院文学院文学院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项

3、目时间表:3 月 01 日3 月 20 日调查地点和各地点联系人的确定(已完成)4 月 01 日5 月 10 日招募志愿者和咨询相关学者(目前正在进行中)5 月 20 日6 月 25 日前期准备(培训志愿者、搜集资料、咨询相关学者,制作相关的调查问卷等)6 月 25 日7 月 05 日联系各调查地点,确定调查路线和调查方式7 月 05 日7 月 31 日深入全市 7 个调查地点进行全面调查,(包括组织抢救性恢复演出,录制老艺人唱腔等等)8 月 01 日8 月 31 日整理分析调查数据及其相关资料,制作老艺人档案 , 在资料整理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并总结相关经验,为以后开展此类活动提供便利。

4、详细计划:此项活动的开展是继XX年春节帮助栗木恢复目连戏演出,以及全面调查马山目连戏现状后,并结合第2页共24页我们专业自身实际以及所处古徽州的地利优势,对徽州地区目连戏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 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类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以期引起为保护濒临灭绝的珍贵文化遗产作出贡献。一、相关背景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见载于佛家经典,到了明代,祁门清溪人郑之珍,为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之风气,在这些杂剧、变文、传说的基础上,于1579 年撰写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3 卷 100 出。它描写了傅相一家人的命运,傅相行善而升入天堂,其妻刘氏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卜孝母情真,地狱寻母,历

5、尽艰险,终于感动神明,救母脱离地狱。着目连戏“出在环砂、编在清溪、打(即演)在栗木”的说法。即目连戏的故事是以祁门环砂原形,由清溪人郑之珍撰写,栗木村最早搬上舞台。郑本目连戏一经产生,就在原徽州所属的六县流传,且流传到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四川等地,被许多地方剧种移植上演,300 余年经久不衰。XX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由安徽省祁门县等地申报的编号为231?87 的目连戏即是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典型代表。目连故事在南北朝时期即随佛经一起传入我国,在北宋年间即有目连戏演出。目连戏是中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在南北各地广为流传。该戏讲述的是傅相之妻刘青提亵渎神明,

6、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卜(即大目犍连,佛弟子)入地狱救母的故事,以一出戏成为一个剧种这在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剧中吸收了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演出中将“唱、做、念、打”融为一体,穿插以筋斗、跳索、蹬坛等杂技表演,在戏曲表演艺术上独树一帜,不仅对其他剧种产生较大影响,而且目连戏对于戏曲、小说、宗教及民俗等诸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因而被相第3页共24页关学者形象誉为“戏曲界大熊猫”、“戏曲界活化石”。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种种因素的限制,目连戏已濒临灭绝的边缘,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进行及时普查、抢救,该剧种数十年后将不复存在。故“发掘出、保护好、传承好”这一灿烂辉煌的文化,对

7、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二,确定调查地点1,调查地点:黄山市祁门县栗木、马山、历溪、樵溪四村,歙县长标、韶坑两村,以及新编目连救母劝善记的作者郑之珍的故乡清溪村,以及目连救母故事发生地环砂村,所以此次调查的地点共8 个!2,各调查地点的联系人都已经联系好(除樵溪外,其为新增加的调查地点,但联系不是问题),如果项目获得实施,我们就可以直接联系并实施,开展公益活动。三,招募志愿者和咨询相关学者1,志愿者的招募a)首先得吃苦耐劳,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强,并有相关社会实践经验。b)考虑到

8、目连戏是由方言演唱,且徽州方言“十里不同音”的特点,要和老艺人交流,所以在招募志愿者时,我们适当选择考虑会说当地方言的同学。2,咨询相关学者a)我们黄山学院有徽州文化研究所,有着一批知识渊博的徽学专家,向他们咨询相关知识。b)我们的辅导员张孝进老师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帮助恢复了栗木目连戏,向其咨询、了解。第4页共24页四,前期准备1,和志愿者一起搜集相关资料,让大家尽可能多的了解目连戏的一些情况。2,向相关研究学者请教,讨教调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根据先前已有的相关资料,制作一些关于目连戏现状的调查问卷(包括大家以前对其关注程度,艺人们的看法等等)4,在已初步了解的前提下,根据各个地点

9、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调查计划,力争做到有所侧重,不疏漏。5,小组成员充分讨论,确定调查路线,确定调查方式(群众座谈,逐一走访,问卷等方式)。五,执行方案由于实施地区主要集中在祁门县和歙县,所以我们针对这一情况,准备了两套方案。方案一:调查路线为先到歙县再到祁门,县内的调查路线可以随机确定,调查的质量可以绝对保证。歙县地区:考虑到该县两个目连戏演出地都有 20 多年未演出,其中长标更是长达 40 年没有正式演出了,据了解,老艺人们还有演出意向。搜集剧本和组织抢救性恢复演出,成了我们的重中之重。祁门地区:对演出地栗木、马山、历溪、樵溪目连戏的历史传承、生存现状等问题开展调查,对于环砂和清溪,我们则

10、针对其特点进行特殊调查。方案二:两个地区同时进行把调查人员分为两组,分别对两个地区进行调查,并进行资料汇总,争取组织最大范围的抢救性演出。六,调查内容第5页共24页具体情况如下:1,对于演出地,我们主要从考究各地目连戏的起源、近期演出情况以及目前现状这三个方面着手:(1)考究起源方面:试图通过寻找有关文献资料以及询问老艺人和长者,以期获得有用的线索。(2)近期演出情况方面:向团长以及艺人了解其近 20 年的演出情况,包括演出时间、地点、剧组演员、演出数量以及内容等。(3)目前剧团情况:其中主要调查剧本、演员、乐队、道具以及目连戏仪式等现存状况。a 剧本方面:了解各演出地木刻本以及手抄本存在的数

11、量以及所藏人家;b 演员方面:了解各艺人对剧本的掌握程度,演出生涯,初步建立艺人档案;c 乐队方面:调查现有乐器的数量以及乐队对目连戏乐调的掌握情况;d 道具方面:主要是了解现有的数量、残破程度以及初步计算出整场演出所需各种道具的总量;e 目连戏仪式:由于其仪式特殊,目前保留甚少,主要了解其仪式过程和形式。(4)积极动员老艺人,在逐个采访并录音的基础之上,我们还组织抢救性恢复演出,保留一些表演技艺,并进行全程摄像。2,对于非演出地,我们根据实际来确定调查方向:作为目连故事发生地的环砂,我们主要寻求有关该故事的传说以及寻找目连故事在环砂的遗迹;对于剧作家郑之珍的故乡清溪,关于郑之珍的情况就成为我

12、们调查的重点。第6页共24页( 据初步了解,全市共有老艺人20 多人,调查期间可以适当地给老艺人们带上一点礼物,价值在3050 元之间)七,调查方式1,逐一走访老艺人家,了解老艺人情况;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家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注程度,及其现状;3,现场采访当地群众和村干部;4,通过和老艺人以及相关人员的个别交谈,全面了解现状;5,照片、图片,保留一批艺人图像资料;6,争取组织抢救性恢复演出,对老艺人唱腔进行录音,保留音像资料;八、活动总结1. 搜集并整理本次活动的材料,组织志愿者总结与分享;2. 联系报纸、电视等媒体,报道和宣传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在调查过程中也同步宣传)

13、。3. 积极总结,撰写调查报告,制作老艺人档案。4,及时地将恢复演出的dv 制作成光牒,给每个老艺人分别寄送一份,并把相关信息反馈给他们。5,向有关部门提交我们的调查报告,以利于该文化遗产的保护,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九,项目实施意义目连戏作为我国首批目连戏是中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以一出戏成为一个剧种这在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对于戏曲、小说、宗教及民俗等诸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徽州地区是目连戏的发源地之一,学界公认,目连戏的直接源头为明代剧作家郑之珍所作目连救母劝善戏第7页共24页文。然而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目连戏已经濒临灭绝的边缘。对徽州目连戏的生存现状展开调查,以期初步了解徽州目连戏衰落的原因、过程,通过论证、分析而提出合理化建议,这对恢复目连戏演出、保护古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当地特色旅游、振兴当地地方经济发展均具有比较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十,住宿、交通及安全1,各地点联系人负责帮我们联系住宿问题,已协商好了。2,各调查地点都有班车到达,交通基本,没问题。3,根据以往经验,团队基本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十一,团队优势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