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197199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临泉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莫言热”到“阅读热”,关键在“人为”鹿永建新华社16日播发“莫言热”引发中国民众关注自身“阅读危机”,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莫言热”对于推动中国人阅读能起多大作用?对此,莫言本人和一些专家的回答比较消极。 的确,如果只是顺其自然,目前正在兴头上的诸种“莫言热”都会过去: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一购而空的情况随着莫言小说大量印刷终会归

2、于平淡;文化消费市场甚至资本市场不久就会另寻新的炒作题材,不会只在莫言一棵树上吊死;媒体也不会永远在山东高密莫言老家发掘“秘闻”。莫言前去领诺贝尔文学奖是在12月份,等这个新的题材过后,“莫言热”可能就会过去。 阅读对个人而言可以修身养性,又是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加强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及以色列的60本,成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靠莫言一人拉动国民阅读水平的提高,无异杯水车薪。 然而,笔者要指出的是,不管是全民体育运动,还是讲求公共卫生、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论是诚信体系建设,还是国民

3、道德素质提高,都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和文明有序的社会必不可少的,但绝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达到,只有长期推动方能见效。推动全民阅读,也是如此。当下,应当抓住多年少有的莫言得奖所带来的“阅读热”,想方设法,把这个“短热”转化成“长热”,把针对一个人的“快热”,转化成针对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宽广领域经典之作的“慢热”。不管是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个人,都应当有所作为。 在网络信息触手可及的当下,严肃读物的阅读一定要变得十分方便才可能成为更多国民的休闲选项。首先,政府要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上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在美国、法国甚至在台湾地区,国民所读图书主要来自方便亲切的社区图书馆,不仅借书方便,而且读完之后随手可在

4、他处归还。做好此项建设,需要各级政府投入财力、务实细心、长期坚持。 要让阅读在中国慢慢热起来,离不开众多推动阅读的民间组织的成长和努力,也离不开政府对于读书活动的支持。以对莫言作品十分推崇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为例,他在获得诺奖之前已在日本相当知名,而大大小小的大江健三郎读书会竟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公众,这些草根组织不断举办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使相关阅读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日常精神生活内容。日前,莫言家乡政府放言准备开发莫言故居旅游热线,我们的建议是,不如花功夫长期、多方推动莫言作品的学术研讨和公众阅读。 对于个人来说,阅读其实很简单。只要坚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读那久违的人文作品,生活将会变得更

5、充实,人生将会更有意义。 “莫言热”是一种正能量,把这种正能量引入阅读,促进终身学习和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对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来说,这可能比较费力而不容易见效,但是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长期坚持必见成效。 1. 下列有关“莫言热引发中国民众关注自身阅读危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莫言热”能推动中国人阅读能起多大作用的问题,莫言本人和一些专家持消极态度。 B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仅靠莫言一人拉动国民阅读水平的提高,无异杯水车薪。 C阅读犹如全民体育运动,只有长期推动方能见效。 D“莫言热”是一种正能量,这种正能量能促进终身学习和全民族文化

6、素质提高。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莫言得奖所带来的“阅读热”是一个机遇,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个人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想方设法,把这个“短热”转化成“长热”。 B在网络信息触手可及的当下,要想让阅读成为更多国民的休闲选项,严肃读物的阅读一定要变得十分方便是其重要的途径。 C政府的支持和众多民间组织是让阅读在中国慢慢热起来的最根本因素。 D将“莫言热”作为一种正能量引入阅读之中,虽然比较费力且不容易见效,但是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长期坚持必见成效。 3.下列不属于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3分) A. 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一购而空的情况随着莫言小说大量印刷

7、终会归于平淡,所以作者作者认为“莫言热”是一种“阅读危机”。 B阅读既可以修身养性,又是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加强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所以作者希望将针对个人的“快热”转化成针对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宽广领域经典之作的“慢热”。 C作者认为,从“莫言热”到“阅读热”,关键在“人为”。 D作者认为与其在莫言家乡开发莫言故居旅游热线,不如花功夫长期、多方面推动莫言作品的学术研讨和公众阅读。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

8、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文长既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

9、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晚岁诗文益奇,然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岁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注】校越:主持越地的考试。数奇(j):命运乖舛,遇事不利。永陵:是明世宗朱厚熜的陵墓,宋元明人都用陵名来称呼已故的皇帝。不偶:

10、遭遇不顺利,没有成就。曲蘖(ni):指酒。格:格调,风格。韩、曾:韩愈和曾巩。雅:高尚,美好。越:越国,今浙江东部,因徐文长是浙江绍兴人,故如此说。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籍:狼籍。B然数奇,屡试辄蹶 蹶:跌倒,这里指没有考中。C公以是益奇之 奇:认为有奇才。D韩、曾之流亚也亚:比不上。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B文长既不得志于有司/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C其所见山崩海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一一皆达之于诗/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1、6.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薛蕙主持越地考试时发现了徐渭,并认为他是当时国家杰出的人才,但是此后徐渭屡次应试却均未能考中。B威震东南、一些武将也不敢抬头面对的胡宗宪,非常看重徐渭的个人才干,曾将一切疏记都交由徐渭办理。C徐渭身体虚弱,但由于他曾游历齐、鲁、燕、赵各地,见识广博,胸有豪情,因此诗作中流露出王者气概。D徐渭诗文成就突出,应是有用之才,却不为当世所重用,以致于最终怀抱悲愤离开人世,作者为此而叹惜。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7.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3分)译文: _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3分)

12、译文: _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4分)译文: _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89题。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8、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请指出王勃的山中一诗中的情景关系。(4分)_9、两首诗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什么区别?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_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六题,每处1分,共6分)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诗经采薇) _,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13、)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 (曹操短歌行)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 。 (王羲之兰亭集序)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布鞋,渐行渐远的温情之舟李亮把与自己相关的整个乡村从记忆中搬迁至眼前重新温习和试图回溯时,总会再一次看到那些大路小路上,黄土漫漫如细腻稀软的汁液,每每留住百千脚步踏过时的印痕,却转瞬又在风中雨里漾漾地翻覆,掩埋了路上一切踪迹。但记忆中土路印满脚印的画面却不曾被风蚀雨淋所破坏,那种诸多脚印交错重叠的景象怕是要做了土壤和人踪的化石。乡村中的人影早已湮没在沟沟岔岔中去了,最后经过的那个人留在路上的两行脚印却还清晰可辨,光滑,平整、单薄,甚至算得上是有些水润,这两行人的脚印旁,夹杂着牛、驴、羊们的蹄印,深浅不一,像是陪伴在那人弦乐般顺畅的脚印边的小鼓点。亦或像行舟时船舷边缘激起溅开的微小水花。在这样的路上,它们和谐共鸣。 这两行脚印便使人想到布鞋了那浩瀚如海的高原之上,承载了一个又一个年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