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横通道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182116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横通道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某横通道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某横通道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某横通道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某横通道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横通道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横通道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编制: 复核: 审核: 二一 年六 月 一 日 / 目 录1、编制依据1、工程概况12.1工程概述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总体施工部署331 施工组织机构33。2 劳动力计划4。3 主要机械设备53.4 隧道通风53.5 洞内运输56施工排水4、总体施工方案541 降水施工54.2 超前支护94。竖井进横通道施工1544 RD法施工19。初期支护24。4加强环及加强环梁265、管线保护及可能遇到的危险事故应急处理275。1外部保护措施75。2洞内加固措施275.3 污水管线2754 紧急疏散5. 隧道坍塌的紧急预案275.隧道内涌砂、涌水紧急预案.管线破坏紧急预案27、地质超前预报276.

2、地质预报的内容276。 地质预报方法2763 围岩坍方前兆预测2、监测方案288、工期保证措施98。1快速组织进场开工298及时完成施工总体策划283加强施工中每道环节的质量管理98.4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2985提前做好防水防台风及雨季施工的安排298。6技术保证措施38。7人员、机具、排碴对工期的保证9、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09。1检查及验收制度309。2岗位责任制39。3分项、分部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110、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措施311。1运用科学、先进的检测、试验手段,确保工程质量110.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检测试验工作10。3具体检测试验项目3211、

3、质量保证措施211。质量目标112质量保证体系32113质量保证制度33114质量过程监控312、安全施工的保证措施512。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体系32。安全防范重点32。3施工现场安全措施3613、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4013。1防范台风、暴雨4032防火灾措施413。3停电114、环境保护措施41.环境保护措施114.2专项管理措施425、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5.1文明施工目标4415.2文明施工组织机构415.3文明施工措施4415。现场标准化管理措施415。5现场卫生管理5DK33+0横通道开挖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1.设计文件、设计施工图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 10408);

4、3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B1108200;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05160号5.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用指南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020420027.深圳地铁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005-0).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291999)(20年版)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00862001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GJ1072003)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02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008)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000920(26年版)14.国家、广东省现行的其他有关规范、规程和技

5、术规定2、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横通道中心里程右线3360、左线ZK3+649985,起始于施工竖井内,首先由竖井内开挖至右线,然后再由右线开挖至左线,全长m。横通道拱顶埋深约5。m,覆土主要有素填土、粉质黏土、全风化混合片麻岩层,洞身主要位于粉质黏土和全风化混合片麻岩层中。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2.2。1地形地貌DK33+650施工竖井横通道位于东莞市松山湖工业东路与迎宾路交汇处东南侧约0m处,场地属于剥蚀丘陵地貌,地势略有起伏,地面标高在16。961932m之间。场地东北侧为民房,西南侧有一鱼塘,西北侧为工业东路,道路附近有管线通过。2。2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该场地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

6、4m)、第四系残积层(el),下伏基岩为震旦系(P)混合片麻岩。具体地层描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l)按照填土填料成分划为1素填土层。素填土:主要为褐黄色、灰色,主要由粘性土、砂粒等组成。层厚0。5,层底高程14。461.2。2。残积层(Qel)粉质黏土:褐黄色,灰白色,硬塑。由下伏基岩风化残积而成,具中压缩性,层厚10.5015.0m。层顶高程14。4615。,层底高程-035。2m。3。震旦系混合片麻岩(z1)按风化程度可分为1全风化混合片麻岩、2强风化混合片麻岩和3弱风化混合片麻岩3个亚层,分述如下:1全风化混合片麻岩:褐黄色,原岩风化剧烈,但结构尚可辨认,岩芯呈碎屑状、土

7、状或砂土状,浸水易软化,手捏易散,层厚16.023。5m,层顶高程-0。335.2m,层底高程20.413.8m。各个钻孔均有揭露。2强风化混合片麻岩:褐黄色,青灰色,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原岩结构部分破坏,岩芯呈碎块状,块状,局部扁柱状,节理裂隙发育,局部裂隙面有铁染。层厚0。50。00,层顶高程200138m,层底高程2。04-14.38,各个钻孔均有揭露。3弱风化混合片麻岩:青灰色,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岩芯呈扁柱长柱状,局部碎块状,裂隙较发育,裂隙面较新鲜,层厚396。4m,层顶高程180314。8m,层顶埋深33706。0m。除BD1-23151孔外,其他钻孔均有揭露。本施工竖井场地

8、地质构造简单,主要表现为上覆为第四系沉积层,其下为残积层和混合片麻岩风化层,下伏混合片麻岩。本次勘测期间未发现影响本工程的不良地质构造,无不良地质体.本场地内特殊岩土主要为残积1粉质黏土、全风化混合片麻岩。残积土和全风化混合片麻岩,土质不均,饱和状态下受扰动后,极易软化变形,强度、承载力骤减。.2。工程地质条件1)地层基本承载力及岩土施工工程分级1 素填土 松散1 粉质黏土 软塑 0=120k () 淤泥质粉质黏土 流塑 08kPa ()1 粉质黏土 硬塑 0200P () 混合片麻岩 全风化 =250k ()2 混合片麻岩 强风化 0500a ()3 混合片麻岩 弱风化 0=1000ka (

9、)2)场地内特殊岩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经液化判别,无不良地质体。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5s。场地土为中软土,场地类别属类.2。2。水文地质勘察期间场地内无地表径流,西南侧有一鱼塘;稳定水位埋深0.302。1m,稳定水位高程166617。22m;地下水环境作用等级为-C。.2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s,场地类别为。3、总体施工部署3 施工组织机构图31 莞惠城际轨道Z标项目组织机构图整体施工组织流程见图32。施 工 准 备确 定 施 工 方 案地层预加固及施工辅助措施施 工 方 案 审 批开 挖

10、初期支护 (监控量测)初 支 背 后 回 填 灌 浆是 否 符 合控 制 标 准模喷(修改施工方案)(加强初期支护及超前支护施工辅助措施)(改变开挖步骤、程序)修改支护参数否结束图32隧道暗挖施工组织流程3. 劳动力计划表- 劳动力安排表人员及组别工 作 内 容管理人员队长1施工现场、调度室、全面管理、组织技术负责1主管技术工作安全负责1主管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工作(兼管环保工作)技术员2配合技术主管搞好技术工作质检员2负责半成品、成品及各工序质量检查安全员2安全、文明施工检查掘进班挖支工0土方开挖、格栅架立、锚管及超前小导管安装注浆喷锚工2喷射混凝土的拌制及喷射作业出碴工2洞内装碴、运碴钢筋班

11、钢筋工4格栅拱架、超前小导管等制作其它人员水电工电气设备安装、检查及维修机修工机械维修杂工5洞外物料倒运、洞内外其他辅助工作合 计453 主要机械设备表32 主要机械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综合机械设备1压入式通风机DNO6327W1包括施工通风、施工排水。洞内供电、施工用高压风、通讯等。2水泵金星HY-253电动空压机J110203h2提升作业设备4龙门架16t1包括出渣及下料5吊斗2。2532注浆作业机械设备9风钻7552包括普通地质压注水泥浆,突遇不良地质压注双液浆。1砂轮截割机JG2-D611摇臂钻床ST-.A550112双液注浆泵KBY0mn50L/mi1浆液搅拌机2挖装作

12、业机械设备14风镐G1006m3min15挖掘机C116翻斗车徐重J-11t7手推斗车喷锚作业机械设备混凝土喷射机TK96153/h12钢筋弯曲机GW4060122钢筋切断机GQ40640123交流电焊机300F-60300A3。4 隧道通风隧道通风应能提供洞内各项作业所需的最小风量,综合考虑正线施工时洞内最高峰时作业人员、机械设备总数,拟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选用SDL-N63通风机一台,风量60033/min,风压65582Pa,功率230KW,即可满足施工要求。3洞内运输本站隧道基本上属单向独头掘进,施工渣土、施工所用的材料都由竖井运送,因此竖井的运输速度决定了施工进度.洞内道路在初支仰拱施作完毕后回填碴土修筑而成。洞内采用无轨运输,碴土通过平板车配备自制碴斗由作业面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