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17869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一、情况分析:对于小学一年级儿童来讲,他们生活经历了一个学期的适合。他们的社会角色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活动环境都慢慢开始适合。一年级共有4个平行班,这学期又来了很多新同学。对于新生来说,首先要尽快适合新的环境;对于原来的学生,要继续养成和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小学低年级主要内容包括:协助学生适合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二、教材分析1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总目标为:培养良好的自我观点、提升其人际交往的水平和调节情绪的水平,改善其意志品质。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载体

2、,对学生实行相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促动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三、教学目标从自我意识、智力、情感、意志、个性、学习和交往七大方面,对一年级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在每一活动中都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的及简要的主题分析,还有教学方法和教学建议供教师参考使用。需要指出的是每一活动根据教学情境的安排不同,可有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教师在使用时可灵活掌握。各部分教育教学重点如下:自我意识方面: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重点放在小学生自我社会角色认知和借助他人实行自我评价,以及良好自我体验等方面水平的培养上,理解到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这个社会角色,受到老师或家长表扬和批评时,知道原因何在,学会自我分

3、析,使自身言行向好的方向发展,有较强的自我体验,善于发现自身优点,树立自尊和自信意识。智力方面: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智力训练重点放在观察力和注意力的培养方面,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观察及观察的意义,引起他们对训练观察力活动的重视。教学生会使用常用的观察方法了解注意及注意的作用,重视自身注意力的提升。情感方面:理解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表现。体验积极情绪,保持心境愉悦。理解并分析消极情绪(烦恼)产生的原因,并学会用简单方法驱除烦恼。抑制不合理需要,从而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意志方面:提升他们对意志的理解。因为年龄尚小,理解力相对较差,故借助于日常生活现象和故事实行。用外力或自己制订规矩来约束自己,提升自制

4、力。借助于情境表演启发学生勇于战胜挫折和困难。个性方面: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培养与大自然和谐和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学会谦让和合作。学习方面:从最基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兴趣着手, 培养学习兴趣,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姿势,保证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交往方面:激发交往欲望,训练言语表达水平,为交往创造条件,懂得基本的交往礼仪。四、采取的措施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课为主淡化理论,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小品表演法、设境讲解法、故事启迪法、团体游戏法、flash动画演示法等,同时注意结合使

5、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从每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入手。五、质量达成目标一年级学生具有独有的特点:擅长于识别物体的特点、判断物体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能很快并很容易地掌握任何一个物体所固有特征的思维特点。一年级学生乐于向其他人交流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语言表达特点,这是在心理课上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和培养科学、文明的用语习惯的积极因素。一年级学生一是易受同伴的影响,一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交往和与人合作特点。一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第1周8.30-9.31.介绍我自己1课时第2周9.6 -9.101.介绍我自己1课时第3周9.13-9.172.我的好朋友1课

6、时第4周9.20-9.253.向父母报喜1课时第5周9.27-9.304.大家一起玩1课时第6周10.1-10.7十一放假1课时第7周10.8-10.154.大家一起玩1课时第8周10.18-10.225.兴趣对对碰.1课时第9周10.25-10.296快乐分享1课时第10周11.1-11.56.快乐分享1课时第11周11.8-11.127.情绪气象台1课时第12周11.15-11.198.给心涂颜色1课时第13周11.22-11.269学会提问题1课时第14周11.29-12.310.生活中的红绿灯1课时第15周12.6-12.10复习1课时第16周12.13-12.17复习1课时第17周1

7、2.20-12.24复习1课时第18周12.27-12.31考试1课时第19周1.3 -1.7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1. 介绍我自己教学内容:介绍我自己课时分配:二课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是学生了解自己。2.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相别恩介绍自己的技能技巧。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对自己有所了解并敢于展示自己。难点:掌握自我介绍的技能技巧。活动方式:表演、游戏课前准备:1. 老师自己制作的名片。2. 各种颜色的心形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现在我要给大家进行自我介绍。二、 活动一:指名学生自我介绍,活动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 介绍自己的姓名、性别

8、。2. 介绍自己的特点。3. 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三、 活动二:“制作名片”1. 初次见面的时候,我们除了握手,介绍自己外还会向别人发名片。老师也有名片,大家想看看吗?初次见面,我们大家相互认识认识,这是我的名片。(展示准备好的名片)2. 大家都应该有自己的名片,现在我们叫来动手做一个。3. 请学生各自将“心”填满,鼓励其为自己的名片做装饰。四、 小结:同学们,今天每个同学都上台来介绍了自己,可是有的小朋友害羞了,不好意思开口说话,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勇敢一点,白哦先自己。五、 教学反思:今天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结束心理健康课,在课上学生表现的比较羞涩和胆小,上台不敢说话,其中也有小朋友之间

9、不熟悉的原因,教师应该在这反方面多多关注,多多引导。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都精心制作了自己的小名片,下面呀,展示自己的时候到了:1. 请同学展示自己的“名片”,并介绍自己。2. 请其他同学对他们的名片和自我介绍进行评价。一、 活动三:“小组介绍”将学生按照手中“名片”的颜色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做坐一起,相互介绍自己。二、 游戏:拍手歌1. 老师给大家教一首拍手儿歌,请同学们个老师一起读。2.请同学们跟音乐,做着律动读儿歌。三、小节:今天,同学们都认识了自己,也认识了其他同学,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和睦相处。四、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们表现的不是很踊跃,一年级的学生刚步入小学,对小学阶段的

10、教学方式还处于适应阶段,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表现的都不是很积极,商谈展示自己的时候声音很小,不会说,老师叫一句,说一句。我觉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要和蔼可亲的,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的教学方式。2.我的好朋友教学内容:我的好朋友课时分配: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展示自己的同伴,考虑如何进一步增进友谊。3. 德育渗透: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同龄人交往的情感,初步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体验被别人接受的快乐。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有所了解。难点: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活动方

11、式:游戏课前准备:头饰、彩色纸教学过程:一、 导入:教师头戴米老鼠的头饰站到教室中间。师:大家认识我吗?生:米老鼠师:你们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谁吗?生:唐老鸭师想见见我的好朋友唐老鸭吗?可是我的好朋友有事没来,我把它画下来展现给大家吧。二、 活动一:动手画:师: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我们来做个游戏吧。先画出自己的好朋友,人后让大家猜一猜他是谁,好吗?三、 活动二:动脑猜:教师指名请学生手拿画像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但不能说出对方的名字,请全班同学猜。如果猜对了,就请好朋友站出来亮相,并告诉大家你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四、 动口夸:师:我们经常跟我们的好朋友在一起,同学们可以告诉大家,和好

12、朋友一起是什么感受吗?指名刚刚亮相的好朋友告诉大家和好朋友一起学习、玩耍时的心情或感受。告诉大家今后应如何增进友谊。五、 活动四、动手写:师:我没有好多同学没有向全班展示好朋友的画像,那就请大家将好朋友的名字写在画像旁边,并写下你最想对他说的话吧。讲画像交给自己的好朋友,大声的告诉他:“你是我的好朋友!”六、 小结: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能和自己的好朋友快乐的成长,做一辈子的好朋友。七、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较上节课来说好多了,学生很喜欢画画,在画的时候也很认真,但是该说的时候却说不出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锻炼学生学的能力。3.向父母报喜:教学内容:向父母报喜课时分配:一课时教

13、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向父母沟通交流的方法:能够回忆起高兴的事,恢复自信。2. 过程与方法:回忆令人愉快的事情,接受父母、同伴的鼓励、增强自信。3. 德育渗透:回忆令人愉快的事情告知父母,加深亲子间的沟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找寻快乐之事,并与父母分享。难点:邀请父母配合,在家中进行激励教育。活动方式:表演、游戏教学过程:一、 导入: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如何与我们的父母分享快乐。首先我们来一场小比赛。看谁编的故事最动听。二、 活动一:看图编故事1. 请一名学生看图编故事2. 请学生进行评价三、 活动二:1. 回忆向父母报喜时的情形,并将情形与大家分享。提

14、示:把好消息告诉父母时,自己心里的感受:听到好消息时,父母的反应、当时说了什么话。2. 回忆今天的喜事,告诉大家会将哪些令人高兴的事情告诉父母,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告诉父母。提示:发生在同学间的开心的事情、得到别人的表扬、学到了本领等。四、 活动三:1. 看图故事,学生进行评价2. 献出金点子,教师给予评价五、 活动延伸“快乐大舞台”。请几位同学说一段让人哈哈大笑的相声、笑话或表演一个小品、画一幅漫画,与同学共同分享彼此的快乐。六、 小结:同学们,与父母沟通很重要,老师希望每位同学都和自己的父母成为好朋友,告诉他们你们的喜怒哀乐。七、 教学反思: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看,这里的学生和父母的沟通很欠缺,学生不知道应该和父母说什么,而且经过了解,好多学生的父母都不在还在孩子身边,教师应多关心这些孩子,多于孩子沟通,多于其父母沟通,使孩子和其父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4.大家一起玩教学内容:大家一起玩课时分配: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交往的技巧,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2. 过程与方法:在群体活动、助人为乐的过程中体验乐趣。3. 德育渗透:在活动过程中,产生归属感,能够主动帮助利离群的同伴。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