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认知与测定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17818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性格认知与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性格认知与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性格认知与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性格认知与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性格认知与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性格认知与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性格认知与测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性格认知与测定一、性格概述性格看似神秘,事实并非如此,每个人都会对性格有一个初步认识。1. 定义生命是由个人意识开始的,每个人产生不同的思想,进而影响各自的行为,行为模式,最终成为一种习惯,而习惯就被塑造成每个人的性格。这就是“逐渐形成一种性格决定命运”的原因。由此可见,性格是指一个人经常性的行为特征,以及因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惯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性行为倾向,征,包括显性的行为特征和隐性的心理倾向,是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2. 范畴心理学认为,性格由气质、个性、能力三方面组成。气质气质是与脾气有关的性格组成部分,是依赖于生理素质或与身体特

2、点相联系的人格特征,也可以称之为“天性 ”,是一个人在正常、轻松的 状态下收集信息、形成决定时采取的无意识的、天生的真实反应。由此可见,气质是先天形成的,每个人都倾向于通过天性中最舒适、最擅长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行动,但是并不意味着不能使用不擅长的方式,即气质也会随着学习和成长逐渐改变。古人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想改变已经确定的气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每个人的气质各有不同,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气质取决于人体内的四种液体,即血液、粘液、黑胆汁和黄胆汁的混合比例,按照比例的不同,他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这种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个性个性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

3、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和特质形式,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各项比较重要的和相对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也可以称之为“人格”。“个性”一词来源于希腊文Persona,原义是戏剧演员所 带的特殊面具,表现了剧中人的角色和身份,这说明个性既有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又有蕴藏于内、外部未露的东西。从现代意义上说,个性是在教育、文化背景、家庭、宗教信仰等环境因素作用下,个人对信息的收集和决定的形成采取的有意识的主观的一贯反应,包括显性的行为特征和隐性的心理特征。个性作为一种稳定且异于常人的特质,使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因此个性可以说明一个人的全体和整合,既可以表现过去和现在的特性,也可以预示将来的行为。能力

4、能力是指能胜任某种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这种条件可以是主要由先天因素决定的,例如经过遗传获得的基本素质;也可以是经过学习和实践得来的,如解决某个专业领域的问题或处理某种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来说,不论能力来自先天还是后天,都是指当时已经具备而不需要进一步训练的主观条件。3. 结构特征性格的构成内容之间存在以下特征:完整性这些内容彼此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在机能上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互相辅而成的完整的有机系统,使对性格的推测有了现实可能性。复杂性性格构成是复杂的,因为客观现实中存在种种矛盾,反映到性格内部则构成各种性格特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会通过人的行为表现于外,形成行为方了各种态

5、度或式的矛盾。要点提示性格构成的结构特征包括: 完整性; 复杂性; 稳定性; 可塑性。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及态度与核心价值是稳定的,而这些因素会 影响人的性格,因此性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塑性要想很好地适应社会与环境,保持对外界的最佳适应状态,就必须进行必要的挑战,维持适当的适应性。如果性格中某些部分不适应特定环境,就需要进行调整,这 种性格调整的灵活性就是性格的可塑性,它是锻造健全、完善性格的基础。二、性格认知1. 性格心理学图1 性格心理学的构成示意图从被誉为“古希腊医学之父”的希波革拉底,到苏联的巴甫洛夫和瑞典的荣格,很多学者都在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对人性进行分

6、类,以方便人与人之 间的互相了解。基本概念目前心理学中,与性格有关的概念有很多,主要包括:知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例如,一个事物看起来形状是圆的、颜色是红的,闻起来有芳香,用手摸感觉硬中带 软,尝一口是酸甜的,于是人的大脑就会得出“这是一个苹果”的结论,这就是知觉。意识。意识是指人脑特有的反映内部和外部客观现实的机能,也指人在清醒时对自我和周围事物的知觉状态,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无意识。无意识指不知不觉、本人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例如,不被社会标准允许的种种欲望,受到意识压抑而得不到满足,就会在无意识中积极活 动。因此,无意识是人们经

7、验的大储存库,由许多遗忘了的欲望组成。认知。认知是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也叫认识,包括知觉、注意、表象、记忆、学习、思维、言语等及其发展过程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本能。本能是指物种由基因规定的生存能力。本能行为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学习,具有物种特异的适应性,种内个体之间的表现模式大体相同。本能行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刺激的共同结果,在低等动物中较少受个体经验的影响,在高等动物中则大都经过个体经验加工。动机。动机是指由个人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行为指向。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无论是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只要以某种形式指向一定 的对象,并激发起人的活动,就可以构成行为的动机。兴趣。兴趣是指个

8、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映。兴趣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既 取决于客体和活动的特点,也取决于个体的特点,是客体的特征和个人特点相结合的产物。冲突。冲突是指相反的两个冲动或希望的对立。在冲突产生的时候,往往伴随着紧张情绪,而且一般是不愉快的。态度。态度是指一种对人、事物、概念的带有认知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的看法。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的或神经的准备状态,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 有指导个人对有关对象做出反应的作用。表象。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表象通常体现为记忆效果,表现在回忆中。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

9、中间过渡环节,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目的性格决定命运,管理好性格就可以管理好人生。因此,研究性格的目的在于卓有成效地管理性格。性格管理有科学性与艺术性之分:科学管理是可透过研究获取数据和规律的管理,艺术管理是指可通过体验因所处的环境而调整的管理。性格管理的内容包括:性格的发现、性格的确认、性格的控制、性格的改进、性格的驾驭以及性格的修炼。2. 感知与判断每个人都在不断进行由感知到判断的过程,即通过感知事物形成并做出对事物的判断。两者之间存在距离人们感知到客观事物时,会在自我意识中对其做出判断。并不是所有的判断都是正确的,感知和判断之间存在距离。错误的感知导致错误的判断。这是显而易

10、见的,基于对事物的错误感知做出的判断,在 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错误的,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正确判断。正确的感知导致错误的判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正确的感知没有得到足够的累计,感知到的是片面的,而非事实的全部。例如,故事盲人摸象中,五位盲人 感知的都是真实的大象,但都仅限于大象的一部分,因此他们的判断产生了偏差。避免陷入心智陷阱由于感知与判断之间存在距离,每个人都会陷入一个心智陷阱,即倾向于用个人习惯的方式或思路去观察和判断事物,由此导致了否认“他人看到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人际交往中诸多矛盾、误解以及冲突产生。【案例】孔子喝粥有一天,孔子想喝粥,于是让弟子帮忙熬粥。粥熬

11、好之后,弟子送到孔子的房间。在这个过程中,孔子从门缝中看见弟子在途中偷喝了一勺,这让他相当不悦,因此当弟子把粥送到房中之后,孔子表现得不太高兴。弟子看到老师不高兴,便很认真地告诉老师,刚才有一只苍蝇飞进了粥里,所以他用勺子把被污染的粥舀起来,把苍蝇弹了出去,但是不忍心把这勺粥浪费掉,才喝了下去。孔子有感而发:自己看到的都未必是事实,更何况自己没有看到的呢?要在当今社会处理好个人的人际关系,与别人和睦相处,避免发生诸多纠纷、矛盾和误会,每个人可以坚持自己看到的事实,但是也不能否认他人接触到的事实。因为每个人的感知都可能是片面的,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自然很有可能会与真实产生偏差。这 就要求每个人

12、做到“换位思考 ”,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考 虑问题,理解并接纳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性格在判断中的作用瑞典心理学家荣格在其著作心理类型中提到,一切有呼吸的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在清醒状态下都在运作两大基本功能:一是从外部世界搜索信息,二是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决定,也就是信息搜索与确定形成。这个观点与感知和判断是一致的。例 如,在“闻风而逃”中,“闻风”是收集信息 ,“逃”则是形成决定。最终决定的形成,可能是源于个人的主观意识或者生活经验,也可能完全来 自于无意识的反应,即所谓的“天性使然 ”。由此可见,虽然个人的决定是以收集信息为基础,但是未必每一次决定都是经过个人思考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个人所

13、做出的许多决定 都根植于各自的性格,因此性格在作出决定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性格测定1. 性格测定的原因关于成功,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有人认为,有钱就能成功。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真正的成功包括和睦的家庭、健康的身体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面。正如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 15取决于专业知识, 85取决于其人际关系。其实,了解性格就是在了解自己和别人,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成功的几率。生活中很多冲突都可以将源头追溯到性格。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大部分人只能理解和自己性格模式相近的人,不能理解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因此不能接受其他人的做事方法,导致在生活、工

14、作、家庭等各方面磨擦不断。除此之外,性格既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负面的作用,性格极可能是人的优点,也有可能成为缺点。例如,冷静过度就是畏首畏尾,只有使正面和负面作用达到平衡才是快乐人生。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自己的性格进行测定,并且了解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才能更加和谐。2. 性格测定的工具四型性格分析法认为,人的性格主要分为活跃型、完善型、能力型、平稳型四种。作为性格测定的工具,基本原理已经引起了许多个人和公司的高度重视。这种分析方法采用的是排他性的单项选择题模式,测评题板中的每道题目只能选择一个答案。为了确保测评的准确性,每个人都务必遵循“选择真正的而非喜欢的类型”这个基本原则。【案例】四型性格测试题表中共有 40道测试题,请在每道题中选择与自己最为相符的一项,在相应的“C”、“ S”、“M”、“ P”上画“ ”,并在全部测试题完成后统计各字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