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上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177906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上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三上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三上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三上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上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上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月、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70、71页内容。教材分析年 月 日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的内容,学生已经学过了时、分、秒的时间单位,在实际生活中对年、月、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这个单元,是让学生建立较长时间单位的观念。本课是第一课时,要让学生理解每月的天数,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知道可以把12个月分为4个季度。了解有关地球公转和年的关系。教材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然后用填一填这个活动让学生根据需要整理2003年和2004年的每月天数,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得到每月天数的特点,从而自然地过渡到大月和小月的学习,再通

2、过附页中的资料让学生填写比较20032012年2月的天数,继而学习平年和闰年的相关知识。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3、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能力,并能力所能及地进行分析。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相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其相互的关系。教学难点:记住各月的天数及闰年的判断方法。教学准备:课件、不同年份的年历卡片。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设

3、疑导入师:你们知道今天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吗?生:2013年12月25日。师:现在的时间是8点30分34秒。师:想一想,在这几个时间单位中,哪些是我们以前没学过的?生:年、月、日。师:关于年、月、日,你们知道些什么?生1:一年有12个月,每月有31天。生2:不是每个月都是31天,还有的月是30天。生3:2月份的天数也不是31天,是28天。生4:我知道一年有365天。生5:我还知道有平年和闰年。师:通过这节课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生1:一个月到底有多少天?生2:什么叫平年?什么叫闰年?生3: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年、月、日)(二) 通

4、过观察,探究新知1. 请你拿出2003年的年历,完成2003年的统计表月份123456789101112天数312831303130313130313031观察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小组讨论。全班汇报。生1:我们组发现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和十二月都是31天;四月、六月、九月和十一月都是30天;二月是28天。生2:我们组发现有7个月是31天,有4个月是30天,有1个月是28天。生3:我们组发现只有七月和八月相邻的这两月天数一样。师:七、八两个月都是31天,我们学生正好在放暑假,我们可以多休息两天,多玩两天了。师:2004年,又会是怎样呢?先让学生根据2004年的年历填写统计表,再小

5、组讨论。生:31天和30天的月份,这两年是一样的。只有2月份是不一样的,2004年是29天。师:我们给天数是31天的月份起个名字吧,叫大月。30天的呢?生:叫小月。为什么二月份的天数这么特殊,天数不一样呢?让我们听听科学家的解释吧!课件演示并讲解: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地球从A点开始,到B点是365天,从B到A又运行了5小时48分46秒,一年实际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一年以365天计算叫做平年。平年就少算了大约6小时,四年少算了大约24小时,也就少算了大约1天,每四年就要增加一天,这一天就加在了二月也就出现了闰年,所以以四年中有一年是闰年。师:怎么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让我们继续研

6、究吧。请你根据老师提供的十年中2月份的月历,填写统计表。二月份统计表 年 份是平年还是闰年2003年( )年2004年( )年2005年( )年2006年( )年2007年( )年2008年( )年2009年( )年2010年( )年2011年( )年2012年( )年师:你能发现什么?生1:每隔3年平年就有一个闰年。生2:也就是每4年有一个闰年。生3:我发现是4的倍数的这一年,就是闰年。师:2008年我国在首都北京举办一次举世瞩目的盛会,你们还知道是什么盛会吗?生:第29届奥运会。师:200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生:2008除以4,没有余数,所以2008年是4的倍数,是闰年。继续演示电脑课件并

7、讲解: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准确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算做大约365天6时,实际上不到6时,这样长年累月下去,就会造成很大的误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遇到整百年时,规定400的倍数为闰年。师:2000年是什么年?生:20004005,2000年是闰年。师:1800年呢?生:18004004200,所以1800年是平年。 (三)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这么多的知识,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记忆呢?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想出了一种拳头记忆的方法,你们会吗?电脑演示并讲解,让学生伸出左拳一起来数。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

8、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让学生互相数一数,进行交流。)师:除了用拳头帮助我们记忆外,还有一个好记的口诀,一起来看看吧!电脑出示口诀并讲解,学生可以和电脑一起读一读。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七月前单月大,八月后双月大。师:你能很快的把它记下来吗?(生生互动练习说)师:老师是三月份生的,老师出生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生:是大月。师:谁愿意告诉我们你的生日是几月份的?我们大家来说他出生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好吗?全班互动游戏。师:五一劳动节是在大月还是小月?(大月)六一儿童节呢?(小月)十一国庆节呢?(大月)师:咱们研究了这么多的知

9、识,下面大家轻松一下,做一个小游戏,好不好?咱们班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呢?(男生多)那么就让男生做大月,女生做小月吧。我说的月份是大月男生站起来,我说的月份是小月女生站起来。看谁的反应最快?(学生愉快地做游戏,很兴奋) (四)借助网络教学,进行及时反馈师: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学得好不好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吧!(学生在电脑上进行练习,可及时进行反馈。)1. 判断。(1) 2004年3月有31天。( )(2) 二月只有28天。( )(3) 25个月就是2年多5个月。( )(4) 今天是5月31日,明天是五一劳动节。( )(5) 凡单数的月都是大月。 ( )2.拓展提高。(1) 1992年2月13日

10、是小红的第十五个生日。这一年,爷爷再过几天,才过第十五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小组讨论。(2) 监控提问。爷爷的生日是( )月( )日。爷爷这一年是( )岁。爷爷过第十七个生日时,他是( )岁。(五)全课总结师: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同学们今天学得都很好,表现得也很出色,10年以后当你回忆今天这节课的情境时,2013年12月7日这一天已经永远不存在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将来去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附:教学反思使用实验教材这几年,在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素质教育的思想和鲜明的时代特点。新教材以儿童的生活现实为学习背景,以“创设情境

11、,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为基本的叙述模式,把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数学世界呈现给儿童。“使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1. 创设情境,孕育创新意识。新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一个生活情境中引发出来,从你知道今天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提问入手,使学生感到由于实际需要而学习数学。2.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观察、试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把自己放在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为学生营造宽松、

12、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3.利用多媒体演示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宇宙间,让学生感知年、月、日的来历,同时对年、月、日怎样产生、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产生疑问。通过这一新奇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学生认知程度。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钻,下大功夫,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