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00字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177120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00字(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00字 电影叙述了一个相当动人的故事,一个13岁的女娃娃,为了信守“一个都不能少”的诺言,演绎了一个让我欢乐,让我动容的故事。下面是我带来的五篇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00字,盼望大家喜爱!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00字1 在我二班级上品德课的时候,看过一个电影,叫一个都不能少,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可是这个电影还是让我记忆犹新。 一个都不能少主要讲了在农村有一个盼望学校,由于校长有事所以找了一个13岁的老师,叫魏敏芝。校长对老师说:“不能少一个同学,假如我回来观察一个同学都没少的话,就给你100块钱。”校长说完就出去了。 其次天,训练局有些人到盼望学校那里,要找一个跑步快的

2、人去竞赛。由于老师特殊想得到钱,就不让同学出去。 结果睡完觉发觉少了一个同学,就是张同学。老师去打听了一下,都说这同学的妈妈生病了,张同学去城里打工赚钱了。 同学为了帮老师为了找到张同学,凑够车费,就去帮老师搬砖,赚钱。赚到了钱老师拿出一部分买了两瓶可乐,一人喝一口,喝完了老师就去城里找张同学。 到了城里老师怎么也找不到张同学,就写寻人启事。但是老师没有钱,没有笔,老师就去买了一瓶墨水和几张宣纸。老师到火车站里去写寻人启事,写着写着墨水不够了,她就找了一个洗手池,在墨水盒里面倒上水,又接着写寻人启事。结果被旁边的一个人观察了,就说这样写的都看不清,寻人启事也没有用,你得去广播站广播。可是魏老师

3、也找不到广播站,魏老师就在大街上过夜了。由于风太大,魏老师写的寻人启事都被刮没了。 魏老师到了白天去了广播站,可是门卫不让进去,魏老师就在门外等着。最终可以进去了。但是这个时候的张同学在饭店里要饭。魏老师进了广播站,就开头广播了。张同学在饭店里的电视看到魏老师的广播。饭店的老板就送张同学到了那个广播站,魏老师就找到了张同学。 记者最终给了那个学校好几盒粉笔,魏老师让那些同学在黑板上一个人写一个字,张同学跟魏老师说可不行以多写两个字?魏老师就让张同学多写了两个字,张同学写的是魏老师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是多么的幸福,由于20多个同学喝两瓶饮料,我自己就能喝两瓶饮料。还有13岁的老师就能照看同学

4、,还能够把丢失的孩子找到,特别有责任。我要学习魏老师的精神。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00字2 我看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时候我的眼睛潮湿了。一间黄土垒的学校,一个连一般话都说不好的老师,一群淘气的同学,26支粉笔虽然只有这一点东西,但是也有让我感动的地方。 感动一:魏老师为了找到张慧科偷偷地上了大巴车,魏老师在半路上被赶了下来,但魏老师一心要找到张慧科。老师在路上想拦一辆车坐车去城里但是没一个人情愿停下来把土头土脑的人带到城里去。老师也没有停下来,她翻过了一座座高山,一个个黑黑的山洞,最终还是靠一个好心的拖拉机司机把老师送到了城里去。魏老师靠的是信念。 感动二:魏老师为了找到张慧科把身上所带的9块5毛

5、钱全花光了买了一支毛笔,一瓶墨汁,100张白纸。起早贪黑地写着“寻人启事”,不知过了多久墨汁用完了,魏老师只好在墨汁里对了好多水,虽然写出来的字迹非常的淡,魏老师还是没有放弃而是接着写不知又过了多久一个男的走了过来,说:“写这个个一点也没用,写了也是白写。”但老师还坚持写完了全部的纸。老师在写的时候手上肯定磨出了泡,但老师还 要写。这是一种责任心。 感动三:魏老师为找到张慧科听了那个男的话了去电视台要做了一个广告,但是特地管出入登记女门卫就是不让魏老师进去。于是魏老师就在电视台门口问戴眼镜的人:“你是不是台长?”但别人都回答:“我不是。”而且有人从她身边绕过还不搭理她。不知什么时候这件事传到了

6、台长的耳朵里,台长赶忙下去迎接。魏老师还是问:“你是不是台长?”台长回答:“我是台长,你找我有什么事?”魏老师把事说了一遍,台长立刻帮她做了一个关于训练类的节目,而且很快找到了张慧科。 在回去的路上记者问张慧科你要怎么感谢老师:“我长大了肯定要买一些好东西给老师。”这句话非常天真,但我也被深深打动了。 我们和山区比起来:我们铺张米饭;我们每天吃肯德基;我们每天玩电脑我们和山区比起来我们幸福;我们想要什么就买什么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山区的孩子:一间黄土垒的学校,一个连一般话都说不好的老师,一群淘气的同学,26支粉笔 只要有信念和执着,就有永恒的力气就能看到彩虹!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00字3 参与工

7、作已有15年,当已有15年教龄的我再次观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后,心潮起伏,心情久久不能安静。我为这部电影喝彩,不仅由于它有动人的情节,而且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非常胜利的。小魏老师:执着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强性格,历历在目,同学的天真无邪,童稚无知,活泼调皮,栩栩如生;高老师、那么地纯朴、忠厚、叫人难以忘记;县城里的台长、老板娘又是那么的关爱怜悯弱小,一切都是唯美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唯美的,心灵塑造是唯美的;人际之间的关爱展现是唯美的。 我还多次地被这部电影的配乐所感动。每当到了人物特殊是仆人公魏老师处于最为困难的境地之时,那配乐便那么低沉、悠扬、哀怨地响起。一声声凄厉的哀鸣,正反衬出人物的

8、无可奈何。这实在让观众声泪俱下,一片嘘声叠起。 体会一:中国农村、山区训练仍很落后。 当今中国经济高速进展,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而且奥运会的胜利召开让世界熟悉了日益蓬勃进展的中国,但是,中国农村、山区训练的落后是不行回避的事实。资源短缺、经济落后是基础训练迟迟未能在贫困山区中普及起来的最主要缘由。大部分居于穷乡僻壤适龄孩儿仍没有入学读书的机会,有幸入学的却又每一刻也在求学和生计间作拉锯式的取舍。在日益重视训练进展的今日,我想这也是我国政府始终关注也会最终得以解决的问题。 体会二:老师的敬业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水泉学校有一位鞠躬尽瘁,满心热挚的高老师,他成为了黑夜中的一线曙光。在数

9、月没有发工资,没有钱买粉笔,把仅有资源耗尽的状况下也对二十多个同学不离不弃;即使面对老母病危在床不得不赶回家探望的状况下,他仍对同学放心不下,依旧想过不回家探病。但现实却不容许这事发生,唯有嘱咐魏敏芝好好看管同学,“一个都不能少!”,即使在极度贫困的状况下仍旧情愿付出五十块作为魏敏芝的代课酬劳。高老师工作态度之仔细,对同学就学的坚持,对山区训练的不离不弃,令全部观众无不动容。 魏敏芝为了遵守对高老师的承诺,她竭力的保持着集体的完整,不让同学去县城上学,把辍学的同学追回,所以同学们爱她,当同学们分喝那两瓶3元钱的汽水,他们都想到了小魏老师,都异口同声地说要给老师喝。当小魏老师做了好多徒劳而得不到

10、结果的事,我们往往认为她很傻,但事实却不是如此,傻有时候就是崇高。 这是一部特别胜利的电影,在我国的农村有多少像高老师、魏敏芝那样的老师,都甘心奉献于我国的训练事业,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但我也盼望能尽快提高老师的待遇,我想这样肯定能使农村、山区老师安心于自己的训练教学工作,使训练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12月7日和14日,学校连续组织全体老师观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并写心得体会,老师们用朴实真挚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进一步明确了“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神圣使命,坚决了终身从教的决心。全体老师纷纷表示:以实际行动,做最优秀的老师,铸最漂亮的师魂。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00字4 我们这个星期的影片

11、叫做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一部十多年前的片子。该影片叙述了一个发生在贫困山村学校里的一个故事。女主角魏敏芝老师因受高老师的托付,努力维护这个学校里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在校读书。她从头到尾都在坚持,要让同学一个都不能少。从而发生了她历尽艰辛找回一个因家里贫困而辍学到城里打工的同学。 一班级到六班级只有二十多个个同学,全部的课程都由高老师担当。可以见识到这个山区的贫困程度。更加珍贵的是高老师的坚持的精神,一再嘱咐代课老师要让这个学校的同学,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一种尽心敬业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现代.中没有人情愿去到这些穷山区,只赚几十块钱的工资。因此,又有一个男同学由于家庭的贫困而选择辍学,离开学校

12、,离开了村子,踏上了去城里打工挣钱的路。由于高老师最终离开学校时的嘱咐,代课老师魏敏芝毅然打算要去找回辍学的男同学,尽管他是班上最调皮的同学,由于“一个都不能少”,她坚持着。他想要到城里去将同学张慧科找回来,可是这来回的路费是谁付呢,这又成了一个问题,于是她和同学们一起去为砖厂搬砖挣钱,可他们没弄清晰状况,反而帮了倒忙,最终老板还是将工钱发给他们了,只不过给的有些少,于是他们一起去买汽水喝,当老板报出价来时,差点没把我吓死,那个年月的汽水竟然比我们现代的汽水还要贵,于是他们买了两瓶,一人喝了一口,到最终老师却没喝到,后来老师说:那时,农村的运费是特别贵的。 当他们吃饱喝足后就去了火车站,最终努

13、力所付出的汗水得来的钱还不够买到一张车票。这并没有让魏老师打消找回张慧科的念头。她选择走到城里去,一百多公里的路,又花了她一天一夜的时间。坚决的信念,支撑着她。不管路多遥远,她的想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都不能少!” 最终历尽艰辛,走到了城里,可是如何才能找到张慧科呢?于是他打算去找他的住处,可到了那之后,他的同伴说他在火车站时就走丢了,于是魏老师仍不放弃,让他的同伴与他一起去找,可是那个同伴却要魏老师给他找张慧科的小费,原来只剩下那么点钱的魏老师毅然决然的答应了,到了火车站,由于已经丢失了两三天,根本不知道去哪找,于是他们到了广播台,让大喇叭找,可一天过去了,还是没找到,反而让他的同伴拿了两

14、天元钱走了。后来他又有个法子,贴布告,他将剩下的钱全部都用了,买了笔和纸,写了好多布告,可别人都说,那东西找人没用,根本没人会去看,于是他打算去找电视台做一个广告,来找张慧科,可他又没钱,又没证件,固执的营业员不让他进,还说自己去找台长。于是他不放弃,在门口见人就问是不是台长?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被台长发觉了,和善的台长无条件的做了一个特地属于魏老师的一个视频,让全部的人观察,后来张慧科也看到了,他与魏老师最终见到了。后来很多人都知晓了这件事,也有很多善心人捐了文具盒和钱,就由于这个故事,让许多城里的人开头关注农村训练。 在这部影片中我熟悉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是如此的困难,再想想现在我们的学习条

15、件,我们更应当好好学习了。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00字5 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一部很给力的影片,在淡淡的质朴之中让观者内心升起一股无穷的力气。是爱的升华,是对将来的向往,是对训练心存盼望的力气! 从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爱的力气,想到了训练的责任与神圣。这部反映贫困山村师生学习、生活的故事片,让我们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不禁为那个执着的魏老师而感动,盯着银屏的双眼便不知不觉被泪水模糊了多次。 魏敏芝老师其实只有.岁,正是读学校六班级的年龄。从魏老师的家境肯定很贫寒。她来当代课老师的初衷完全是冲着这五十块钱而来的,但是她被孩子们的天真与求知欲感动了,为了高老师的千般嘱咐“这些同学,一个都不能少”,她历经

16、艰辛。 魏老师带课的水泉学校,只有一位老师,两间破旧的教室,却有大小四个班级的四十多名同学,而后陆间续续失学十几名同学,魏老师来的时候,学校只剩下二十八名同学。在我们这些生活在幸福中的孩子们,这也能算学校?一元钱一盒粉笔,一支粉笔用一天。在水泉乡学校的孩子们看来,一支粉笔是如此的宝贵,看到粉笔被踩坏,孩子们甚至心疼的落泪。而我们城市里的学校,全部是宽敞光明的楼房,还有很多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而且当粉笔掉在地上,同学们就像没观察似的走过去,甚至有些人直接从粉笔上踩过去,从来没有捡粉笔的意识。我们这些同学平常不懂得节省,乱用零花钱,这可真是不应当呀。 为了能筹集到县城去的车费,魏老师带着同学去搬砖。车费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