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房县七河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通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176966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房县七河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北省房县七河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北省房县七河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北省房县七河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房县七河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房县七河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通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练习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原子B氧分子 C氢原子D水分子2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图为其计算机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运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压下可建成溜冰场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的是( )A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B酒香不怕巷子深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4下列事实:氢气

2、的得名;用氢气充满气球;氢原子中无中子;液态氢驱动火箭;氢气冶炼金属;可用H2作还原性保护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用排水法收集H2;氢气可用作生产盐酸和氨气等化工原料;用通电分解水的方法可获得H2,其中与H2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B CD全部5下列微粒中,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H BH+ CH2DH2O6下列关于氢气和液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B它们化学性质相同C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D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719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概念,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不能独立存在;分子是保

3、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从你所学知识看,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AB CD8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某临界点以上时,就会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液态,又不同于固态和气态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在超临界态水中,某些有机高分子(如塑料制品)会很快被氧化为无毒小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物质 B超临界态水不会形成二次污染C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型催化剂 D超临界态水可用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9水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物质溶解于水是都会放出热量C利用活性

4、炭吸附水中的杂质可以使水软化D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10下列现象用分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矿石粉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B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D将一滴红墨水加入到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进行运动11关于保护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肥是有用的植物养分,流入河水中,不会污染水B农药可杀灭病虫害,流放河中可起灭菌作用而无害C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都会使水受到污染D生活污水流入河中不会使水受到污染12 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一所大

5、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13某兴趣小组围绕着“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进行探究,记录的现象和数据如下表所示:H2体积分数(%)5102030405060708090空气体积分数(%)95908070605040302010点燃时现象不燃不爆弱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安静燃烧安静燃烧(1)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教材“单元探究活动”中提到:用排水法收集一

6、小试管氢气,点燃,如果发出“噗”的声音,表明收集的氢气已纯净。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分析“氢气已纯净”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3)近年来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发(主要是甲烷气体燃烧爆炸)。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预防瓦斯爆炸事故? (答出两条即可1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水通电分解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15化学的学习把我们带入了物质的微观世界,假如你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请你描述你在水中看到的微观世界(答两点即可):(1)_ _;(2)_ _。16“花气袭人知冷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化学的观点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 加快,说明当时天气气温

7、 了。17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化合物的是 纯净物的是 ,混合物的是 ,氧化物的是 (均填容器下的代号)氧气和液氧氧气和臭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冰和水过氧化氢和水A B C D E 18(1)水是生命之源,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你说出“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的两点理由: ; 。(2)自然界的水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19山东省海域辽阔,盛产海带,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你写下列空白。(1)步骤灼烧海带时,

8、除需要坩锅、泥三角、三角架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A烧杯 B酒精灯 C研钵 D干燥器(2)步骤浸泡中,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 (3)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该操作中除用到铁架台、烧杯、滤纸外,还用到的仪器是 、 。(4)使用中用到托盘天平,在使用时,先 ,然后把称量物放在 盘,要用 夹取砝码放在另一盘中。20为保护汉江水,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汉江的水质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1)取水样,静置后过滤。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 和玻璃棒。(2)若要检验汉江的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3)工作人员每天撑着小船在江中打捞垃圾,其中塑料制品、易拉罐饮料应投入 (填字母)

9、 垃圾桶内(A、可回收垃圾 B、不可回收垃圾)(4)你认为下列行为会造成汉江水质下降的是 (填字母)A、在汉江边种植花草树木 B、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汉江虚线刻度线玻璃塞C、某些游客将垃圾随手丢入汉江 21(1)向250ml的细颈玻璃容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_ _,说明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瓶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正好和图示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两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 ,说明 。仪器A细颈部分的作用是 。课外阅读:世界水日简介 “世界水日”是人类在20世纪末确定的又一个节日。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

10、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历年世界水日主题1994年:关心水资源人人有责 1995年:妇女和水1996年:为干渴的城市供水 1997年:水的短缺1998年:地下水看不见的资源 1999年:我们人类永远生活在缺水状态之中2000年:卫生用水 2001年:21世纪的水2020年:水与发展 2020年:水人类的未来2020年:水与灾害 2020年:

11、生命之水2020年:水与文化 2020年:应对水短缺2020年:涉水卫生 2020年: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2020年: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2020年:城市水资源管理水的来源当我们打开世界地图时,当我们面对地球仪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部分面积是鲜艳的蓝色。从太空中看地球,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的,极为秀丽的蔚蓝色球体。水是地球表面数量最多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地球71%以上的表面。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 对于地球水的来源目前主要的两派观点如下: 一、自生说 . 地球从原始星云凝聚成行星后,由于内部温度变化和重力作用,物质发生分异和对流,于是地球逐渐分化出圈层。在分化过程中

12、,氢、氧等气体上浮到地表,再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最后生成水。 水是在玄武岩先熔化后冷却形成原始地壳的时候产生的。最初地球是一个冰冷的球体。此后,由于存在地球内部的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开始衰变,释放出热能。因此地球内部的物质也开始熔化,高熔点的物质下沉,易熔化的物质上升,从中分离出易挥发的物质:氮、氧、碳水化合物、硫和大量水蒸气,试验证明当1 m3花岗岩熔化时,可以释放出26 L的水和许多完全可挥发的化合物。 地下深处的岩浆中含有丰富的水,实验证明,压力为15 kpa,温度为1,0000C的岩浆,可以溶解30%的水。火山口处的岩浆平均含水6%,有的可达12%,而且越往地球深处含水量越高。据此,有人根据地球深处岩浆的数量推测在地球存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