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薄弱学科建设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4174217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薄弱学科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强薄弱学科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强薄弱学科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加强薄弱学科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加强薄弱学科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薄弱学科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薄弱学科建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研培并举 加强薄弱学科建设发布日期:2009-8-21 12:55:01浏览人数:80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各学科均衡发展。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我县在基础教育阶段还存在相对薄弱的学科。如小学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小学的音、体、美、计算机等学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师资力量弱,专业化水平低,专职化程度低等实际问题。因此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着力提高这些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校根据薄弱学科教师队伍的现状制定了一整套提高薄弱学科建设的方案。即全员培训,落实课标;专题引领,提

2、高能力;培养专职,以点带面;课题研究,有效教学。将教学能力建设贯穿在整体培训始终,创新形式,突破难点,在薄弱学科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务实高效、符合我县实际的特色之路。 一、全员培训,落实课标,整体提升薄弱学科教师业务水平课程标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突破学科中心,加强了整合,把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因此,我们将领会课标,解读课标作为提高薄弱学科教师业务素质的切入点。全员培训采取分科形式,教研员理论剖析、实践举例;教师研讨交流、反思质疑,就课堂教学中的困惑进行互动研讨,在研讨中梳理认识、加深体会。通过培训加速了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为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创造了条件。在培训中实

3、行任务驱动,强调突出问题的解决、凸显案例教学,通过培训也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智慧。同时我们为进一步巩固新课程理论学习成果,2008年3月份组织了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闭卷的课程标准考试。教研员根据培训分科命题,统一组织阅卷、评卷,公开下发考试成绩。经统计全县中小学所有任课教师共计4341人进行了课程标准统一考试。经过统一评卷,参加考试的薄弱学科教师及格率达到97。针对薄弱学科未及格教师,我们着力进行了考后的督促、考题解析,并进行了部分学科和专任教师的补考活动。通过一系列培训、学习、考核活动,各科教师明确了新理念,对课程性质的定位更全面、准确。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更明确、具体。从而提升了薄弱学科教师的理论

4、水平。二、专题引领,提高能力,培养薄弱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相对而言,薄弱学科对教师的专业化素质要求更加具有专业性。如音乐学科要求教师对声乐、乐理、器乐,有所掌握。美术学科教师对色彩、各种绘画技巧要精通。科学教师要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等等。我们在深入听课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科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专业化技能方面亟待提高。为此,07-08年寒暑期,我们举办了专项技能提高班。包括体育学科的口令训练,体操集训、队列整理;音乐学科的初级声乐培训,键盘乐培训,舞蹈编排;美术学科的素描、国画技法等;科学学科的实验室管理、实验器材操作规程;小学思品学科主题图设计等。参加中小学科学、幼儿、音乐等学科专题培训的教师约7

5、00余名。为广大教师提供专业引领和培训,迅速提高教学基本功。我们不但通过培训“练功”,而且我们还搭建平台“比武”。08年全县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我们充分考虑学科的专业化特性,在比赛项目的设置上充分重视薄弱学科的专业化素质考查。比如专项技能考核中:初中政治学科设置了历史人物评说;中小学英语学科设置了听力测试、情景会话;音乐学科设置了器乐演奏、歌曲表演唱;科学学科设置了动手实验操作。各个学校充分利用此次竞赛的契机,围绕竞赛内容,按照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方案的要求,认真扎实的进行了基本功训练和指导,切实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准,达到了以活动促提升、以赛事促进步、以引领促发展的目的,使教师的

6、专业化素养,尤其是薄弱学科教师的基本功得到了提升。三、培养专职,以点带面,发挥薄弱学科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就目前薄弱学科教师队伍现状而言,专职教师所占比例不大,中青年骨干教师更少。留住优秀教师、培养专职教师、推出名师可谓重中之重。为了稳定薄弱学科教师队伍,从04年开始我们坚持进行跟踪听课指导活动。这种跟踪形式也是对学科专任教师的一个长期培养过程。每学期至少要听一节这些专任教师的课,建立成长记录档案。从这些教师中培养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兼职教研员、优秀网络成员。向省市级教研部门推荐优秀课例及优秀教师。逐步建立中心教研组,发挥专任教师在教研、教学中引领、示范作用。为基层学校开发校本教研提供人力资源。教

7、研员每学年确定2-3名培训对象,鼓励培养对象与骨干教师结师徒对子,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做到教育资源共享。在教师集中培训和分散研修的过程中,对培训对象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进行定期辅导或跟踪指导,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及引带作用,使培训对象从骨干教师的教书育人和教育科研的经历及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中,受到启迪和感悟,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而增强其敬业、乐业的职业意识,树立其勤业、精业的师德风范。 为促进薄弱教师尽快成才,使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有效,我们经过研究确定,各基层学校成立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和教育科研中心。骨干教师在这个中心中应挑重担,想办法、出点子,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研究教师对

8、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和应对策略,建立培养对象的个人档案和信息资料库,强调培养对象在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角意识,强化骨干教师的内功修炼和形象塑造,发挥其在校内外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每学期通过开展送教下乡、教改实验专题研讨和教育科研论题答辩、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基本功展示以及教学经验、学术论文和实验报告的交流、发表和获奖情况汇报等各项活动,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程中展技验能,锻炼提高。四、课题研究,以研促教,开展薄弱学科有效教学行动研究为了进一步提升薄弱学科教师的教研水平,我们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开展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以各种活动带动、推进教师的学习和研究,搭建展示教师研修成果的舞台

9、,使中小学教师的学习研究能够得以展示。通过各学科专题教研活动、主题研讨活动,使教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历练,提高教学能力。08年下半年,为提升小学科学、音乐、英语学科专、兼职教师的整体素质,本着“面向全员,倾斜农村”的原则,举行小学科学、音乐、体育学科主题研讨会,使教师明确新课程环境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达到会上课、上好课。体育学科研讨会主题是“创设有效情境,共享体育快乐”,音乐学科研讨会主题是“凸显音乐本味,提高教学实效”,科学学科研讨会主题是“小学科学探究研讨会”。09年我们确定了“向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效益、要增长点”的主题,要求全县中小学组织教师围绕个

10、人备课、集体备课、课堂组织教学、课后辅导及练习等方面,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师个人特点,设立子课题,开展研究,总结经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各校科研立项课题正顺利进展,同时加强指导全体教师做好微型课题研究工作,采取以发展主课题,带动副课题,各个课题相容并进的策略。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服务教学实际的校本教研。进一步降低教科研重心,教师结合确立的教科研子课题,坚持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和谐有效课堂的深入研究。开展问题研究,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原则,注意积累教研原始资料,及时整理分析,提炼升华,完善自己的教科研档案,形成个人研究课题档案的规范和系列化。各学科教研员包学科

11、、定点校,督促指导行动研究。对于薄弱学科,我们尤其重视课题立项、参与研究人员培训、研究阶段性总结。目的在于,以研究活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以研讨课、经验论文交流等形式总结成果,培养研究型教师。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们的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在,小学科学、品社、中小学音体美等相对薄弱的学科已经培养出省级骨干教师18人,市县级骨干教师30余人,初步形成了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的梯队式教师队伍。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首届新课程课例大赛上,实验小学的胡立波老师所执教的做框架获国家级二等奖;在全省教学新秀大赛上,科学学科的孟庆祝老师获得一等奖;在松原市科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研讨会上

12、,实验小学的胡立波、永平的刘平平所做的课被评为优秀课;在吉林省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中,实验小学宫月爽获全能一等奖;在吉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中,士英小学李超刚、五家站中学王维获全能一等奖。全县中小学薄弱学科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薄弱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继续探索努力。我们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开通学科空间,建立学科博客联盟,利用论坛开展网络研讨交流。使更多的薄弱学科教师不用外出就可以学到专业理论知识。着力组建学科中心教研组,从集体备课入手提高薄弱学科教师施教能力。继续引导、督促有效教学行动研究,注重薄弱学科教师的阶段性总结。并利用送教下乡、片区交流、校级交流等教研活动,培养薄弱学科骨干教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