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真题强化练习内能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17285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真题强化练习内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真题强化练习内能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真题强化练习内能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真题强化练习内能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真题强化练习内能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真题强化练习内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真题强化练习内能(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强化练习内能一、选择题1.(2020宁夏,2)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笛声是由笛管的振动产生B.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2.(2020广东,1)若把原子、原子核、电子看成球体,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m,电子半径的数量级小于10-9nm。按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

2、A. 原子 原子核 电子B. 电子 原子 原子核C. 原子核 原子 电子D. 原子 电子 原子核3.(2020江西,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敲碎煤块使煤充分燃烧能提高煤的热值B. 汽车在减速过程中,惯性减小,动能减小C. 当仅有热传递时,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小D.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丝绸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4.(2020北京,16)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 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C. 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D. 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5.(

3、2020北京,13)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比热容c/ 【J/(kgC)-1】水4.2103煤油2.1103砂石约0.92103A. 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B. 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C. 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C吸收的热量是4.2103J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6.(2020盐城,12)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热水

4、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B. 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C. 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D. 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7.(2020巴中,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定升高C. 0的冰内能为零D. 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8.(2020广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B. 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人,相对于窗外的树是静止的C. 春天扑鼻而来的花香,是一种扩散现象D. 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的聚变获得电能二、填空题1.(2020襄阳,14)

5、汉江流经的地域广,且水量较大。大量的水蒸发时需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水的_大,从而可以很好地调节两岸的湿度和气温。2.(2020盐城,13)迎端午,品棕香,赛龙舟。人们在很远处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说明分子是_的。观众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_的。选手们奋力向后划桨,龙舟就能向前运动,这一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_。3.(2020天津,15)端午佳节,粽香万里煮粽子是通过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粽子的内能;煮熟的粽子散发出香味,这是_现象。三、实验探究题1.(2020自贡,25)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1)会发生什么现象:_;(

6、2)解释所发生的现象:_。2.(2020广东,9)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图乙是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_(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2020广东,23)为了“探究水满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取0.2kg水进行实验。(1)如题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选填 “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

7、(选填“可行”或“不可行”);(4)假如酒精灯均匀放热,且释放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忽略沸腾前水的质量变化以及热量的损耗,从第5 min起1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是_J。 4.(2020江西,27)如图所示,是某学校科技节上展示的两件作品,小明为此作了以下解说:(1)甲是简易的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_的性质而制成的,它的测温效果与小玻璃瓶的容积和玻璃管的_有关;所用的测温物质是煤油而不是水,这是因为煤油的_较小,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玻璃管内液柱变化更为明显;(2)乙是简易的气压计,当外界气压减小时,玻璃管内液柱的液面会_;【提出问题】小华发现甲乙的构造非常相似,提出乙是否也能做温度计使用

8、?【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把两装置中的小玻璃瓶同时没入同一热水中,观察到乙装置中玻璃管内液柱上升更明显,这是由于瓶内的_受热膨胀更显著,故乙也能做温度计使用;【拓展】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人们很早就发明了如下图所示的气体温度计,当外界环境气温升高时,该温度计中的管内液面会_,但由于受外界_季节等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所以,这种温度计测量误差较大四、解答与计算1.(2020宁夏,17)宁夏中卫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当地特产压砂瓜,被称为“石头缝里长出的西瓜”,如图所示每到种植季节,瓜农们把发了芽的西瓜种子种到覆盖了砂石的土壤中,这样可以利用砂石有效蓄水和保温,保证芽苗在深夜不会被冻伤请你根据以上

9、材料所给信息,利用比热容知识分析:为什么瓜农在土壤上覆盖砂石后,能起到保温作用?2.(2020天津,21)小华在天津的家中用电热水壸烧水,将质量为2kg的水从20加热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求水吸收的热量3.(2020江西,22)冬天打出来的果汁太凉,不宜直接饮用如图所示,是小丽制作的“能加热的榨汁杯”及其内部电路简化结构示意图,该榨汁杯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求:榨汁杯部分参数表额定电压 220V加热功率300W保温功率80W榨汁功率66W容量300mL(1)仅榨汁时的正常工作电流;(2)R2的阻值;(3)已知该榨汁杯正常工作时的加热效率为90%,给杯子盛满果汁并加热,使其温度升高30,要加热多长

10、时间,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强化练习内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020宁夏,2)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笛声是由笛管的振动产生B.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2.(2020广东,1)若把原子、原子核、电子看成球体,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m,电子半径的数量级小于10-9nm。按尺

11、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A. 原子 原子核 电子B. 电子 原子 原子核C. 原子核 原子 电子D. 原子 电子 原子核【答案】A3.(2020江西,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敲碎煤块使煤充分燃烧能提高煤的热值B. 汽车在减速过程中,惯性减小,动能减小C. 当仅有热传递时,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小D.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丝绸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答案】C4.(2020北京,16)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 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C. 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D. 固

12、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答案】AB5.(2020北京,13)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比热容c/ 【J/(kgC)-1】水4.2103煤油2.1103砂石约0.92103A. 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B. 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C. 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C吸收的热量是4.2103J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答案】D6.(2020盐城,12)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

13、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B. 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C. 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D. 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答案】C7.(2020巴中,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定升高C. 0的冰内能为零D. 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答案】A8.(2020广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B. 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人,相对于窗外的树是静止的C. 春天扑鼻而来的花香,是

14、一种扩散现象D. 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的聚变获得电能【答案】C二、填空题1.(2020襄阳,14)汉江流经的地域广,且水量较大。大量的水蒸发时需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水的_大,从而可以很好地调节两岸的湿度和气温。【答案】 (1). 吸热 (2). 比热容2.(2020盐城,13)迎端午,品棕香,赛龙舟。人们在很远处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说明分子是_的。观众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_的。选手们奋力向后划桨,龙舟就能向前运动,这一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_。【答案】 (1). 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2). 运动 (3). 相互3.(2020天津,15)端午佳节,粽香万里煮粽子是通过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粽子的内能;煮熟的粽子散发出香味,这是_现象。【答案】 (1). 热传递 (2). 扩散三、实验探究题1.(2020自贡,25)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1)会发生什么现象:_;(2)解释所发生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