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土钉墙施工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170744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合土钉墙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复合土钉墙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复合土钉墙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复合土钉墙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复合土钉墙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合土钉墙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土钉墙施工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二、工程地质情况三、复合土钉支护方案四、施工组织设计五、施工进度计划六、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七、阻水技术措施八、质量保证措施九、安全生产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一、 工程概况: 西河名邸工程为了充分利用场地资源,本着安全可靠、节约经费、缩短工期、减少污染的原则,本基坑采用复合土钉墙和搅拌桩挡土技朮来保证该工程的基坑边坡稳定。二、 工程地质情况:(略)三、复合土钉墙支护方案:1、施工依据1. 1本工程施工执行下列我国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范 CECS9697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 CECS2290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 YBJ

2、22691四、 施工组织 1、施工准备 1.1现场准备 根据甲方提供现场条件,依据临时用电、临时用水布置,接通电源、水源。 根据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依据施工现场布置,提前安排施工机械进场,同时对施工机械进行试运转,保证施工机械运转正常,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根据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依据施工现场布置,提前安排材料进场,本工程所需钢材一次采购进场;水泥、黄砂及碎石分批进场,存量保证3天使用。 1.2技术准备 施工前召集班组长以上人员及设计人员开技术交底会,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和有关规程,明确施工图纸要求及有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明确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

3、工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要求。 明确施工方案,熟悉施工顺序,协调各工种之间关系,确保工程质量,做到万无一失。 1.3主要施工机具准备主 要 施 工 机 械 设 备名 称型 号数 量 移 动 空 压 机 910 M31 潮 式 砼 喷 射 机 HPC-V 型1 挤 压 式 灰 浆 泵 VBJ2.2 型1 电 焊 机 BX-2501 切 割 机 DE-321 立 式 砂 浆 搅 拌 机 200L1 钢 筋 切 断 机1 钢 筋 调 直 机1 风 镐 1 高 压 输 料 管200m 水 管200m 2、施工组织 本工程采用项目经理制组织施工,工地设项目经理一名,全面负责人员组织、质量、进度、安全等工作,

4、负责与其它协作单位的协调联络工作。2.1施工人员准备 土 钉 墙 劳 动 力 配 置工 程 师1人喷 射 班 2人成 孔 班 3人制 锚 班 2人注 浆 班 4人合 计11人 2.2项目管理机构图成 孔 班 技 术 喷 砼 班 组项 目 管 理施 工 注 浆 班 后 勤 电 焊 班 3、施工工艺3.1基坑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每次开挖高度按锚管的排距左右开挖,横向应分块段间隔开挖,不允许随意开挖或一挖到底,并随时开挖随时支护,即挖土应服从喷锚网支护工作的程序及安排。 3.2锚杆施工要求用高压注浆工艺,注浆压力为0.40.6兆帕,管体与孔壁之间(包括自由段)均须注满浆,锚杆(管)头用连接筋或加

5、强筋焊接于钢筋网上。 3.3锚管及编网工作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得少于100mm。视情况可采用一次喷成或分两次喷成。3.4对于蠕变的淤泥土,开挖难以直立时,应及时停止开挖,首先运用超前锚杆(或锚管)技术进行加固,然后采用跳挖的型式进行开挖,并加大注浆压力及注浆量,以保证锚管孔内砂浆饱满,增强锚管抗拔力。3.5为防止地表水大量侵入基坑內,在基坑顶部自然地面上设置一条300300的排水沟;基坑內土体集水利用基坑底部设置的排水沟将水引流至集水坑中抽排至地面,以保证坑底干燥。3.6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在基坑支护施工的全过程中,应对施

6、工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动态监测,以有效地指导施工,修正设计参数,调整施工工艺,完善施工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4、施工流程 41喷锚网施工流程图定位修边坡第一层开 挖喷砼=80 100mm锚 管固 定挂网安装锚管到底部标 高结 束水泥浆制作锚 管 制 作第 结一层支护 束第二层开挖重 工复上述 序注浆根据现场情况的复杂程度,施工程序可适当作调整。4.2土方开挖喷锚网支护工程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在施工程序上为边开挖边支护,分层开挖,分层支护,挖完亦支护完,所以,要求土方开挖必须和支护施工密切配合,使挖土进程和喷锚网支护施工形成循环用业。分层分段开挖。根据建设方的施工计划要求,首先确定基坑放样尺

7、寸,放线进行第一层土体的开挖,分层开挖高度应控制在2.5米以内;分段开挖长度应控制在:第一层为10米,第二层以下,每层开挖长度应控制在6米;同一层的两个开挖段应间隔跳挖。下层土或相邻段土体的开挖必须等待到上层或相邻段喷锚网支护施工完毕48小时后方可进行;在开挖过程中挖斗不得撞击边坡网壁和锚头。根据施工计划安排, 沿基坑四周挖出一条宽68米,深2.02.5米的工作断面,断面挖出后,喷锚网施工便可立即投入按序施工,待分层分段喷锚网支护施工完毕后,除运土进出口通道外,再把基坑中部的土方由内向外进行一次性挖掘,边挖边退,出土区最后用喷锚网施工封闭基坑边坡。严格控制土方开挖。 挖土应服从喷锚网支护工作的

8、程序及安排,严禁超挖和欠挖,以确保基坑边坡的稳定。4.3修边坡一般情况下,基坑开挖都使用机械进行大开挖,机械开挖后,断面不一定符合施工要求,需要进行人工修整,要求断面平整,为后续工序提供便利。4.4安装注浆锚管 注浆锚管按制作规范要求制作。 根据设计要求的平面位置,选择合理的机具。作业时要调整好角度,不管采用何种成孔方式,都应按设计要求施工,避开邻近地下管线和建筑物。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可适当调整锚管长度,既保证边坡安全,又要保证不损伤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锚管轴线与设计轴线的正常偏差应小于5%度。4.5 披挂坡面结构 当坡面人工修好后, 披挂坡面钢筋网:钢筋网采用8圆钢筋现场编制,间距为150

9、150毫米双向,与锚管端部紧密绑扎,并用联系筋和井字架将锚管与钢筋网焊接固定,以增强其整体刚度。 4.6 喷射混凝土 面层喷射混凝土采用325号的硅酸盐水泥,砂子采用为粒径不大于2.5毫米的中粗砂,石子采用粒径小于15毫米的米石,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米石=122.5,水灰比为0.450.5。砼料拌和:水泥、砂、米石等灰料在进入喷射机料斗前,要充分拌和均匀,拌和的灰料要随拌随用。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段进行,其目的是防止混凝土因自重而产生裂纹和脱落,合理地划分喷射区段,保证喷射质量,减少喷射料回弹损失,提高功效。喷枪头操作:在喷射时,由于混合干料在喷头处与水混合后就很快喷出,喷料来得不均匀时,易

10、于掉落,因此喷头宜缓慢地、均匀地、呈螺旋形轨迹移动,使料束喷至坡面成小圆圈(直径200毫米),才能保证混凝土均质和冲实捣密。喷射头与喷面的距离为0.81.2米最佳。回弹物利用:喷射回弹物是一种缺少水泥的砂、米石混合松散物,条件许可时应尽量收回,作为骨料加以重复使用,掺入限量不宜大于新鲜骨料的30%。 喷砼平均厚度不应低于设计值(100毫米),混凝土必须覆盖住钢筋网。4.7注浆压力注浆:这是喷锚网施工工艺的关键,也是决定边坡稳定与否的关键。 压力注浆的浆液配制,采用标号不低于325号的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450.5;宜适量的加入速凝剂,每米锚管的注浆量不小于40L。 采用一次性全方位压力注浆

11、,注浆压力控制为0.40.6兆帕。但当地面泛浆时而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均未满足要求时则可停止注浆工作。 水泥浆液应拌和均匀,拌和的浆液在初凝前用完,随拌随用,防止结块。 在孔口设置有止浆器,使其与孔壁紧密配合,在止浆器上将注浆管插入注浆孔内,并深入到孔底以上0.5米处,在控制的压力条件下注满为止。注浆开始或中断30分钟以上时,应用清水润滑管路和注浆设备,注浆结束时,应及时清冼管路和注浆设备。 注浆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严格遵守注意事项。 五、施工进度计划 1、工 期 土钉墙施工工期为20天左右,与土方开挖同步交叉作业。 六、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 基坑支护工程是风险性较大的工程,特别是在软土地基

12、地区,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为做到有备无患,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以下应急措施: 1、较差土质的局部剥离坍塌的处理: 若土层因流砂或渗水严重引起的局部坍塌应首先查明产生的原因,消除产生坍塌因素,同时进行修补加固,一般可在塌方处口部打垂直锚管桩和焊接横向网筋,将边坡外积土石块回填充实,并及时喷射快凝混凝土面层,重新打入部分磨擦锚管。 2、边坡局部涌水的处理:迅速用特种止水材料缩小范围,埋管引流,注浆封堵。 3、局部坑壁位移过大,坑边出现裂隙的处理:开挖前,应预先设立观测点,对基坑变形进行监测。严格控制坑壁变形以在允许范围内,如变形超过允许范围,应暂停开挖,可采用在相应位置加密加长锚管,

13、或加大注浆量,适量设置预应力锚管和外层拽拉加固等技术措施。阻止变形扩大,确保边坡自身稳定和周围建筑物、道路的安全,对地面开裂等情况应及时封闭,防止雨水渗入。 4、坑底局部管涌、突涌的处理:如因特殊情况基坑出现突涌,应立即用粘土或水泥封压,在最短的时间内制止突涌的发展。5、做好应急措施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成立一个监控小组和一个抢险小组,进行24小时监控,并做好作业人员、机具和器材等方面的应急准备,如发生坑壁失稳征兆或位移量过大时,可立即实施增强加固施工。七、阻水技术措施 鉴于该场区地基以流塑状的淤泥软土为主,开工前应修好边坡上部的各种冲洗用水的下水通道,以免边坡上部的水浸入边坡或流入基坑,基坑内适当位置设置数个集水井,及时把作业面的水导入井内,抽干。雨天更要及时排除积水,减少基坑的浸泡时间。 1、防渗水技术措施。及时有效地处理渗水问题是喷锚支护的关键所在。对基坑内的防水采用明排方法进行排水;针对局部土质不均,孔隙率及渗透性具有一定变化的特点,则在开挖过程中,局部地段可制作防水帷幕进行封闭。 2、雨水或其它地面水量较多时,如上、下水管破裂等,应首先查明水源,进行修复、截断、改道或停用,同时在地面沿壁四周,距坑壁1.01.5米处设置排水沟,将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