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某知名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168061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某知名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省某知名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省某知名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省某知名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省某知名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某知名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某知名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才学校2019届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语 文说明:本卷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 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 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 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

2、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 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 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 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 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 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另外,在音节 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 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 古诗

3、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 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倒是明末 许学灵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 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 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 腔。试读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 样的

4、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 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这样的句 子,念起来有一种异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因为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古诗得以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唐代古诗就是因此而发生了新变。B. 汉魏六朝古体诗多局限于写景抒情,唐人古诗不仅写景抒情,也涉及叙事、议论等方面,因而少受时空限制。C. 在唐代诗人中,王、孟、韦、柳的古体诗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的作风,但这不构成唐代古体诗的主流

5、。D. 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它产生于唐以前,篇幅长短及押韵都比较自由,形式多样,完全不受格律限制。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首段阐述古体诗的概念,后两段分别介绍了古体诗发展到唐代产生的新变以及唐人古体诗中五七言的不同。B. 第二段引用了“唐无五言古诗”和“唐人五古自有唐体”的诗论,主要是为了说明后人对于唐人古诗持不同态度。C. 第三段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五七言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大有不同。D. 第三段引用杜甫的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五七言古体在叙事抒情上的异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6、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由汉魏古体诗到唐人古体诗,是变化和拓展,我们不能一味贬抑唐人古诗,这样失之偏颇。B. 受唐代出现的今体诗影响,唐人古诗在音节方面远不如晋、宋以前诗歌韵调那么纯朴、自然。C. 一个时代生活领域得到扩展,人的思想感情复杂化,这些变化可以从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D.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起来音促,抑扬抗坠,铿锵成韵,给人发扬蹈厉的感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船老板韩少功有根是个船老板,看见我游泳,远远地在船上招手,嘴巴一阵开合喊声在柴油机噪 音中其实完全听不清。他有时给我捎来

7、东西,在院墙外停了机器,一声大喊抛过墙来:“拿 兔子肉呵!”或者“拿野猪肉呵!”我闻声赶去水边,从他那里接过肉,还有坝上一个猎手朋 友的问候。与有根熟了以后,碰到城里朋友来访,我常常包租他的船去库湖中游玩。在这个时候, 他对船钱总是推让。“给什么钱呢?几个朋友!”或者说:“下次再说,下次再说,我现在不 缺钱!”我后来知道,有根在开船之外兼看风水,还懂一点小方术。他走进我家院子,总要东张西望,细加观察,然后讲解“内白虎(指我家院内一个坡)”和“外青龙(指我家墙外一道 山)”的深义。听说我家鸡埘里出现一种麻色小蛋,他一口咬定那不是鸟蛋,也不是蛇蛋, 而是臭婆娘(不知他是说谁)拿来偷换鸡蛋的。我应该

8、马上去鸡埘边贴一红纸条,方可以正 压邪,清净门户,赶走那个臭婆娘!他是一个业余萨满,常被乡亲邀去解决难题。乡亲们一碰到事情不顺,比如出门便摔跤, 进门又打碗,埘里刚死鸡,圈里又猪瘟这就值得注意了,就不能当作一般事务来处理了。 取冷饭一碗,配鱼肉若干,倒在屋后僻静处,辅之以烧香和贴符,俗称为“倒冷饭”,可把 小鬼打发远去,算是打破险局的简易伎俩。如果事情比较严重,比如房屋起火还加上恶病缠 身,那就不光要救火和治病,更要找出形而上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乡下人信赖科学但不 满足于科学,一定会去求助有根这样的人,或是去求助更高级的和尚或道师。到底找什么人,依情况的严重程度而定,也取决于当事人的支付能力

9、。这些做法十分可疑,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否算得上某种草根民间的心治之术?祛邪驱鬼一类是否也不失为心理暗示和精神调节的偏招?就像很多老师要孩子们临考 前大喊三声“我是最棒的”,这种十之八九的谎言常常也管用,近来也被列为科学的一部分 不过是传统科学所忽略的科学。倒是另有一些科学的接连露馅:化肥破坏土质的大弊近 来才被人们认识。瘦肉精、催长素、DDT、隆胸硅胶、不沾锅的特氟隆等等,也以其危害 最终吓坏了公众。神经毒气和细菌武器更不用说,似乎比巫术更混蛋,其制造者分明是一些 穿着白大褂的邪教教主。但我还是一个信奉科学的教徒,对有根的热情指导一笑了之,急得他瞪大眼睛:“你以 为这迷信?明明是科学,条

10、条都是有书对的!”他也想抢戴一顶科学的桂冠。这一天,我与他在雁泊湾看朋友,在一农户家吃晚饭。天色渐晚,主妇把一只大母鸡追得满地飞,说那只鸡几天前不知受了什么惊,晚上总是不回窝了,怕是要变野鸡了。 有根笑了笑,“你等我来。” “你抓得住它?”“鸡有脚,自己不会走么?你只给我找一张纸。” “要纸做什么?”有根讳莫如深,笑而不答,取一张废报纸去灶角里点火,嘴里念念有辞。 “回来没有?”他接下来大声问。“回来了!”主妇往地坪里一看,大觉意外。“你再看看,它进埘没有?”“进去了!已经进去了!”“看清楚呵,没有再出来吧?”“没有!真的没有!”主妇和我都目瞪口呆。如果我不是在现场目睹,如果这件事只是传说,我

11、撞破脑袋也不会相信。但这的确是事实,完全超出了我的理解能力。我立刻想到的下一点是:我是不是应 该遵照他的嘱咐,去鸡埘边贴红纸条?深夜,我们离开雁泊湾。他把我送回家。我上了岸, 在朦胧夜色中摇摇手,看他一点篙,船就离了岸,船尾有缓缓鼓动的浪花,搅碎了满湖星光。 我答应下次跟他去看看峒里最好的一块坟地,据说是块要出宰相出将军的宝地。我的巨大殊 荣是最早得知此事,是获准参观的第一人他对我千叮咛万嘱咐:看了以后不能说。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A. 小说用“他也想抢戴一顶科学的桂冠”来写船老板,使用了借代手法,写船老板相信他自 己“条条都是有书对的”的做法是科学的。B

12、. 小说中作者运用民间富有神秘色彩的素材,通过具有神秘风情的叙事,展现了一个神秘而奇特的乡土世界。C. 小说写了自己和船老板的交往,写了他的多项事情,并借此塑造了一系列敬畏鬼神的乡村 人物群像,人间烟火气十足。D. 小说详写船老板烧纸找回走丢的母鸡,目的在于印证船老板的神奇力量,见识了船老板的 神奇后,作者也渐渐理解并最终接受了他的说法。E. 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船尾有缓缓鼓动的浪花,搅碎了满湖星光”一句,间接写出作者对 乡间神秘与现代科学有了新的思考。5.船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并分析。6.船老板执着守护着带有迷信色彩的乡土文明。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作者是如何看待船

13、老 板守护的乡土文明的。(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纽西兰原住民毛利人历经数十年的努力,终于帮他们的圣河旺加努伊河争取到等同于人的法律地位。纽西兰国会15日通过“旺加努伊河索赔处理法案”,赋予旺加努伊河和人相同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创下世界首例。 新法将北岛上的旺加努伊河从山上的源头到入海视为法律上的人,有自己的权利,且可以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内在价值。 “赋予河流人权是一个很特殊的做法。这样的做法反映了旺加努伊部落的观念,旺加努伊河一直以来深植在部落的传统习俗中。”纽西兰检察总长芬雷森说。 新法内容包括8000万纽币补偿金和100万建立法律框架

14、的费用。政府也会再额外提供3000万竞争基金,帮助促进旺加努伊河的健康和福祉。 “这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立法:政府承诺会和旺加努伊部落合作,确保索赔处理完成。”芬雷森说。 (摘译自2017年3月15日ENS纽西兰,威灵顿报导)材料二: 新西兰有一个民族毛利族,在当地,为了他们的守护河“旺加努伊河”,他们的团体斗争运动已经跨越了150多年,终于在本周三,新西兰议会投票承认了旺加努伊河有合法人格。 新西兰北岛有一条长145公里的河流,这条河对毛利人来说非常神圣。然而从1840年政府提出要对其进行规划改造,当地人为了保护这条河,自此开始了一系列的抗议、请愿和诉讼。 终于在本周三通过的议案中,议会投票承

15、认了该河为Te Awa Tupua(毛利文),即承认“旺加努伊河从山上流出到最终汇入大海,沿途经过的所有地方将是一个神圣不可分割的整体。”也就是说该法案赋予了旺加努伊河合法人格。 该法案还承认一直以来政府没有尊重和认识到当地毛利部落(旺加努伊伊威)和河流之间的特殊关系,对于政府的相关行为,该法案也向毛利族表示了歉意。 (来源于“果壳网”2017年3月16日的文章)材料三: “我是河流,河流即是我。”毛利人的这句谚语如今有了确切的法律含义。3月15日,新西兰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确认该国第三长河旺加努伊河拥有法定人权。 1840年,毛利人与英国殖民者签署怀唐伊条约,以割让主权换取英国王室的保护,防备法国人侵略。这一条约被认为是新西兰的“建国文献”,但它令毛利人失去了大量土地,本应被赋予的许多权利也被忽略,引起了毛利人不断抗议。 殖民者通过河流进行贸易,开发河船旅游,毛利人认为“神圣的水域受到了威胁”,最终他们决定诉诸法律,于1873年向新西兰议会递交请愿书,抗议外来者滥用河流。直到1975年,新西兰政府才设立专门委员会:,上世纪90年代,法庭正式就此案举行听证会。 “旺加努伊人与河流的关系超越了物质世界。对他们而言,这条河不仅仅是灌溉农田、水利发电、水路运输的手段或食物来源,当地人还与之有精神上的联系。它是一名长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