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中学家名著测试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164416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远中学家名著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远中学家名著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远中学家名著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远中学家名著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远中学家名著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远中学家名著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远中学家名著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名著家测试题 出题人:安远中学 潘志辉 陈明亮 郑新生一、选择题1、家与春、秋一起被称为巴金的(b)A爱情三部曲 B. 激流三部曲 C.抗战三部曲D、生活三部曲2、家中的觉新青梅竹马的恋人叫(a)A、梅表姐 B、鸣凤 C、瑞珏 D、琴3、(a)是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也是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他性格上充满了矛盾是个“有两重人格的人”。A、觉新 B、觉民 C、觉慧 D、梅表姐4、下面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c)A、克定是一个虚假的孝子。B、觉慧很关心国家的前途C、高老太爷是个毫无人性的人D、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5、下面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琴是高家亲戚

2、里面最美丽、最活泼的姑娘。B、“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是觉新的处世策略。C、家在语言上丰美华赡,流畅奔放。D、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6、下面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梅、鸣凤和瑞珏的社会地位与悲剧结局都是相同的。B、觉慧的五爸在外头讨了姨太,还借了许多债C、觉新是一个善恶是非有着清楚界限的人D、觉慧因为游行的事被囚禁在家里。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一项是(c )A、他们开始捶门,又叫“三少爷”,也没有用。B、觉慧赶着写稿,没有听完鸣凤的衷诉就把她遣走了。C、高老太爷六十岁宴席,根据辈份分上下两桌。D、梅出嫁不到一年便守了寡。8、下列各项

3、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一项是(b )A、高老太爷望着满堂子孙,脸上浮起了满足的笑容。B、冯乐山要把自己的孙女许配给觉民。C、因为闹学潮,觉慧被关在家里靠写日记排遣郁闷。D、鸣凤是阶级压迫的受难者。9、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 )A、在向梅的灵柩告别时,觉民没有哭,他有的是满腹的愤怒!B、觉慧劝梅表姐多看书,他以为新书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C、觉慧去花园,遇见鸣凤折梅,两人互诉衷肠。D、瑞珏是封建迷信的殉葬者。1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一项是(b )A、觉慧上街游行,遭高老太爷严厉训斥。B、瑞珏因迷信被迫迁到高家在城里的另一住处分娩。C、高老太爷只知道自

4、己的面子,别人的幸福,他是不会顾到的。D、觉民不像觉新那么软弱,也不像觉慧那么激进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正确的一项是(b )A、鸣凤之死的最直接的原因是鸣凤内心深爱着觉慧。B、高老太爷临死之前放弃了包办觉民的婚事。C、觉新中学毕业时被迫和琴姑娘结了婚。 D、觉民责备觉新在婚姻上不反抗,是罪有应得。12、下列对家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c)A、家贯穿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浓烈的抒情色彩。B、鸣凤临死前求助无门的痛苦,表现了鸣凤对罪恶世界的恨。C、觉新和觉慧都是有着昂扬斗志的新青年。 D、婚后,觉新进入事务所上班。13、 下列对家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觉新触怒了高老太爷,他

5、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B、觉慧在鸣凤死后的内心描写,透露出人物内心极度的悲哀。C、梅与瑞珏的悲剧是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控诉。D、高老太爷让觉新把觉慧囚禁在家里。1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A. 觉慧的五爸在外头讨了妓女“礼拜一”做姨太。B. 觉民热心地参加周报的工作,并经常发表文章。C新年的第一天,觉新告诉觉慧他遇见梅表妹了。D、元宵节的夜晚,张军长下令讨伐督军。15、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由于( a)向高老太爷告密,觉慧被关在家里。A、陈姨太 B、觉新 C、克定 D、克安16、元宵节荡舟赏月,( b) 为自己那双残废的小脚而悲伤。A、鸣凤 B、淑贞 C、瑞珏 D、梅17、学生们

6、到督军署前请愿的原因是(b)A、为了抗日 B、当兵的打了学生 C、抗议苛捐杂税 D、反对督军18、“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说这句话的人是(b)A、克明 B、觉慧 C 、觉新 D、觉民19觉民与( a )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A、琴 B、鸣凤 C、梅 D、瑞珏20有着道貌岸然的外表,竭力维护封建观念、秩序的人物(a )A、高老太爷 B、克安 C 、克定 D、克明21行为荒唐,生活糜烂的人物( b)A、克明 B、克安 C 、觉新 D、觉民22、觉慧被高老太爷关在家中,他烦躁异常。在寂寞中,觉慧只有将心事都倾吐给日记。祖父要他读“教孝戒淫”的书,并以(d)

7、为榜样,在家学诗文。A、克明、 B、克安 C、觉新 D、克定23觉民和同学们办周报,( c )在第五期周报上发表文章提倡女子剪发。A、梅 B、瑞珏 C、琴 D、鸣凤24( c )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A、觉新 B、觉民 C、觉慧 D、克安25.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c )A、觉民白天忙功课,晚上去琴那里教书。B、觉慧向往民主,勇于反抗老太爷的统治。 C、高老太爷70岁寿宴上,冯乐山向高老太爷提亲。D、觉新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26、除了觉民以外,还有一个人也暗恋着琴,他是(b) A、觉慧 B、剑明 C、克明 D、觉新27下列说法有误的是(c )A、家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多样的抒情手法不断交替使用。

8、 B、家是巴金 “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 C、觉新对封建制度嫉恶如仇,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D、觉民为了反抗祖父逃离了公馆 2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是(a )A、父亲让觉新在两个姑娘中自己选择了一个。B、被禁足的觉慧通过觉民关注学生运动的发展。C、吃年饭的时候。高家满满地坐了两大桌。D、鸣凤聪慧又漂亮,她很喜欢觉慧。29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错误的是( c )A、鸣凤自杀后,婉儿被逼给冯乐山做妾。B、觉新爱自己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C、许倩如带头剪发,琴也响应了。D、觉慧买了一本小说前夜读给两个哥哥听3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错误的是( a )A、冯乐山要把自己

9、的孙女许配给觉民。B、琴的母亲反对女子剪发。C、因谣传晚上会发生抢劫的事,很多人都避开去了。D、觉慧对鸣凤的爱情远不及鸣凤对他的爱那么坚定。3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c )A.当接生婆抱着新生的孩子向觉新道喜时,他没有一点喜悦。B.瑞珏死后,家里的长辈除了周氏和张太太,没有人去看过她。C、在剧本宝岛的表演中,觉民扮演 “黑狗”。D、觉慧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是高家的第一个掘墓人。 3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b ) A.剑云被克定邀去赌钱,觉慧很气愤。 B. 琴的母亲没有立即答应琴入男学堂,琴非常抱怨母亲。 C.“五四运动”爆发,觉新被报纸上

10、的消息唤醒了被忘却的青春。D、觉慧无意中听见听到冯老太爷要在她们家丫鬟中挑姨太太的事。3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 )A、觉民在婚姻问题上最终还是屈从了老太爷的命令。B. 冯乐山是孔教会的会长,又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C.张太太让琴进一女师的原因只是因为爱她。D、在觉慧身上也还存在着那个家庭和阶级的思想印记34、家中高老太爷的形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封建大家庭的专制的君主。B、他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C.“风雅的事”与“卫道的精神”并存。D、虽有许多不足,但还算是个善良的老人。 35、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b )A.战事发生后,

11、高家人躲到花园里。B.元宵节花园划船的有觉新三兄弟、淑英三姐妹、琴、瑞珏、梅和鸣凤。C.战争过后,一个马弁伺候连长太太来到了高公馆。D、高老太爷是个封建卫道士。3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b ) A、觉慧做了一个梦,梦里鸣凤并没有投湖自杀,而是被父亲接走了。 B.冯乐山要求高老太爷将淑英许配给自己的儿子。C、在高家,鸣凤的死和婉儿的出嫁很快就被人们忘记了。D、觉慧在兄长和同学的帮助下,离家出走。37觉慧是个封建专制的叛逆者典型,其中最能体现叛逆精神的是(d)A、反抗祖父。 B、向鸣凤示爱。C、揭穿捉鬼行孝的丑剧。 D、离家出走38、最能体现觉新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性格

12、特征的事件是( b)A、父辈用拈阄的办法为他定了门亲事B、陈姨太要瑞珏去城外生养,觉新流泪答应。C、劝觉民不要抗婚。D、把觉慧囚在家里。39、 没有在小说中悲惨死去的女性是(d )A、梅 B、瑞珏 C、鸣凤 D、琴 40、觉慧在兄长和同学的帮助下,瞒着高家其他人,乘船离家到( a) 去了。A. 上海 B.广州 C、北平 D、香港二、判断题1、觉慧,是新青年的代表,他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积极参加社会进步活动,但又有幼稚的一面,过高地估计个人反抗的力量( )2、家中,高老太爷是封建大家庭的维护者,他专制、冷酷、虚伪,把鸣风送给冯乐山,导致鸣凤投水自尽,但他对自己的行为还充满了自

13、信( )3、家中的觉新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再出门觉慧常常吹箫,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地婉转地哀诉,使得空气里充满了悲哀。( )4、觉新是巴金的长篇小说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也是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他性格上充满了矛盾。觉新善良,待人诚恳,原是旧制度培养出来的、有较强传统观念的人,由于他处于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和平共处”,他凡事采取“不抵抗主义”,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5、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有刚的梅、悒郁的瑞珏、贤慧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 )6、在巴金的家中,作者对梅的抑郁致死,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悲惨遭遇,表现了深切的同情和悲愤,控诉了封建制度和礼教、迷信的迫害( )7、家中造成鸣凤之死的最直接的原因是鸣凤内心深爱着觉慧,她希望能够永远与他厮守在一起,但是她知道他们之间隔着一堵不能推倒的墙( )8、巴金家的语言清新明丽,它朴实无华、不尚雕琢,如行云流水、酣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