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做哪些心理准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163334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做哪些心理准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做哪些心理准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做哪些心理准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做哪些心理准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做哪些心理准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做哪些心理准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做哪些心理准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做哪些心理准备1上幼儿园,心理准备更重要2入园前的准备工作3孩子入园前的准备工作5孩子上幼儿园前要做哪些心理准备孩子到了3岁便可以上幼儿园了,对于上学他们会十分兴奋,但是幼儿园里的环境却与家中不同。在幼儿园,孩子需要与大家一起学习、活动。大多数3岁小孩的社交技巧都不是太理想,而且其情绪亦不够稳定,他们都需要时间学习与别人相处。不过,如果孩子具备以下八种特质,便有时机在幼儿园里“鹤立鸡群。 1、自信。小孩要学会欣赏自己,并相信自己会成功。有自信的孩子,是会更乐意接受挑战的,而且他们会勇于表达自己,不怕外界的压力。 2、独立。小孩一定要学习为自己做事,过份依赖的孩子难以建立良好的自

2、我形象,事事会以别人为依附。 3、自发性。自发性是孩子学习新事物的原动力,有自发性的孩子,会喜欢学习,对新事物表现出好奇。自发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 4、好奇。小孩子其实是天生好奇的,打从婴儿期开始,便不断地探索这个世界,如孩子能继续保持好奇心,便能在学习上事半功倍。 5、耐性。小孩必须学习完成手上的工作,才开展另一件工作,有耐性的孩子会专心持久地集中精神,把一件事情做好;反之,一个没有耐性的小孩,做什么事都只是“三分钟热情,那就难以把事情做好。 6、合作。小孩必须学习与别人相处、分享和轮流使用物品。特别是现在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孩子不愿意与人分享,但在幼儿园里,却是群体的世界,孩子学会与人合作,

3、学习、生活会更加顺利、愉快。 7、自制。小孩必须明白有些行为是不对的,如打架或者骂人。他们必须知道,即使是生气,也有正确和不正确的方法来发泄,这一点,便是自制能力,能够控制自己行为的孩子,定会是个老师欣赏的乖孩子。 8、欣赏别人。小孩必须学会欣赏别人和体会别人的感受,现今大多小孩子对别人的好意视为理所当然,不懂得感谢和欣赏别人的好意,结果同时使自己和别人均不愉快。懂得欣赏别人的孩子,一定是个快乐的孩子。 那么,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幼儿呢?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做好准备,逐步过渡。 在幼儿入园前,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幼儿逐步做好心理上、生活习惯上和能力上

4、的准备工作。比方带幼儿去参观幼儿园的环境,用积极的语言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不要拿老师或幼儿园作为做规矩的“杀手锏,说一些“再不听话就告诉老师、“再不乖就送你去幼儿园等之类的话;逐渐改变幼儿不良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注意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的培养,让孩子从小就尽可能地与更多人接触,而不是事事都依恋家里的某一个人。 第二步:正确认识,冷静对待。 幼儿初上幼儿园,难免有哭闹、情绪波动,这是正常的现象。有些家长却感到特别心疼,一看到孩子大哭大闹就不由自主地跑过去抚慰,即便勉强离开了也放心不下,老想着去看一眼,其实这是不必要的。父母越舍不得,孩子焦虑感便越强,越不容易适应。父母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

5、情绪,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暂时哭闹,要相信在幼儿园老师的教育照料之下会一点点好起来的。 第三步,细致交流,游戏促进。 幼儿在幼儿园接触新的环境、新的同伴,每天都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家长要比平时更加细致地关注幼儿的表现和体验,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引导幼儿讲讲幼儿园的生活、说说有趣的事,认识了哪些新朋友等。这种交流要尽可能地积极化、游戏化、趣味化,比方让孩子告诉心爱的玩具小兔,他今天上幼儿园有没有哭等,也可吸引孩子把幼儿园学的东西教给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和父母一起表演幼儿园的各种游戏。用这种游戏化的语言,游戏化的形式来促进幼儿的入园适应。 第四步:主动配合,持之以恒。 幼儿能否顺利适应集体生活,

6、家园一致配合教育是关键。家长多向老师介绍自己孩子的各方面状况,以便于教师尽快掌握孩子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孩子不适应集体生活的一些习惯反响,要尽可能地向幼儿园的要求靠拢,而不是希望老师网开一面给予特殊照顾。另外,还要多参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增进对幼儿园教育的了解,保持与幼儿园教育步调的一致。 上幼儿园,心理准备更重要专家称:家长海选幼儿园,不如多帮助孩子克服别离焦虑,顺利度过心理难关 文/记者 张华 9月1日要开园了,与小学生不同的是,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只有2-6岁,第一次入园的宝宝,也是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离开家,走向社会,和同伴过集体生活,所以家长格外重视,大多数家长都是四处奔波,为孩子

7、“海选一家适宜的幼儿园,却常常无视了孩子上幼儿园的心理准备。 星河湾灵格风幼儿园园长关萍说,现在开办的幼儿园各有特色,其实选择哪家幼儿园并不重要,家长更应关注如何帮助小朋友克服别离焦虑,学会如何在集体里生活,如果孩子出现交往不适应、不合群、情感不适应,这都会让他她孤独、不自信,甚至长期找不到喜欢幼儿园的感觉。所以,在孩子入园期间,更应重视其心理上的准备。 粘父母情感不适应 病症:情感不适应表现为依赖性强,感情上不满足,有不平安感,离不开父母 孩子出生后主要生长环境就是家庭,由于父母的关切和呵护,孩子从内心会得到一种平安感,3岁左右的孩子对成人的依恋仍很强烈,让他们一下子离开父母,会使其依恋感受

8、阻,产生别离焦虑,引起不平安感。 情感不适应表现为依赖性强,感情上不满足,有不平安感,离不开父母。2岁半的妞妞上幼儿园之后情感不适应特别明显,妞妞妈说,孩子接回家后情绪反响很大,怕生人,怕不熟悉的环境,老是要爸爸妈妈抱着。可是,在送妞妞去幼儿园之前,她和谁都玩得来,根本不惧生人。 关萍说,其实,这就是孩子在适应新环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感情上的不满足,孩子害怕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有不平安感,所以从幼儿园回来之后就粘着家长。此时,家长需要多一点关爱孩子,对宝宝多一些鼓励和赞美的话,多一点时间陪,或者去接的时候陪他在园内玩一阵,熟悉一下环境。让他知道上了幼儿园之后,爸爸妈妈更爱宝宝了。 争执人际交往不

9、适应 病症:表现为不会交朋友,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 大多数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能结识很多朋友,但还是有个别的小朋友不是经常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打架就是老是被人欺负,他们在幼儿园里显得有些特别。开开的妈妈就是弄不懂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去幼儿园,她说,“我儿子3岁了,在家很活泼,出去看见陌生人比拟害羞,不大肯说话。开开回家后说,在幼儿园里被其他小朋友抢玩具。关萍说,3岁是孩子最常发生争执的年龄,因为这个时期自我意识比拟强,发生争执甚至打架大多由于挣抢物品引起,但孩子间打架之后,不会记仇,很快会把打架的事情忘掉,继续一起玩。 在幼儿园里,不会交朋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用语言表达自

10、己的愿望和需求。我们知道,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从他出生就开始了,孩子有时不用说话,仅仅一个表情或者动作就能让父母明白他的需要。但当孩子到幼儿园之后,有些表情和动作很难被同伴理解,以至于愿望得不到满足,会使他们感到委屈,从而影响了孩子上幼儿园的情绪。其实,父母的语言水平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口语开展,父母要让孩子多开口说话,让孩子建立表达愿望的习惯,并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要求和想法。 总是一个人玩不合群 病症:表现为不爱讲话,总是一个人玩儿,比拟孤独 在上幼儿园的头一两个星期,总会有不合群的小朋友。“我的儿子丁丁现在上幼儿园小小班,在小朋友中显得很不合群,一是不和其他小朋友玩儿,也不爱讲话;二是不让其他

11、小朋友抢他的玩具,抱着玩具就跑。丁丁和老师的交流很好,也愿意上幼儿园,但就是不能和其他小朋友愉快地相处。丁先生就为孩子的不合群而苦恼。 其实,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喜欢结交朋友,他们还格外盼望与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一块儿玩。但孩子又会因为家庭环境及性格差异,加上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很容易表现出“不合群。 关萍说,孩子的合群与否,主要因素决定于父母的引导和教育。所以,在孩子正式入园之前,家长应帮助其认识同一个班级的伙伴,只要认识一两个就可以了。这样,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班级里熟悉的伙伴会减少孩子的陌生感和不平安感,让孩子容易适应群体生活。另外,父母还应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从而让小朋友了解自己与同伴的

12、差距。在开园之前的这一时期,家长有意多带孩子参加各种人际交往活动,引导他观察人际交往的正确表现和规那么,鼓励孩子在幼儿园多认识朋友。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如果孩子已懂事了,您可以给他做思想工作,最好邻居的小孩也有在一个幼儿园或一个班的,做伴去幼儿园,回来后还让他们在一起玩,熟了后二个人一起去孩子就不会哭了。造成孩子不肯上幼儿园的原因很多,对于初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首先是因为不熟悉环境,特别是所接触的人的改变,会使孩子感到陌生、不习惯,从而产生恐惧的心理。其次是因为生活方式不适应,孩子从个体活动过渡到有规律的集体活动,难以适应。 对于上过幼儿园已有一段时间的孩子来说,原因就比拟复杂了。可能因为他在幼儿

13、园做事遇到了困难或受到批评,也可能是因为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身体不舒服,还可能是因为生病或其他原因,隔了一段时间没上幼儿园,对幼儿园产生了陌生感。以上两种情况,父母要分析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发动孩子上幼儿园。对初上幼儿园的孩子,主要应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一、多给孩子讲幼儿园有趣的事,引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 二、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熟悉老师,熟悉环境,感受幼儿园生活的快乐,培养孩子初步的适应能力。 三、了解幼儿园提出的有关教育孩子的具体要求,培养孩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给孩子安排与幼儿园相应的作息时间,缩短家庭与幼儿园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距离,使孩子对幼儿园有一定间接经验。 四

14、、讲明道理,并给孩子以鼓励,使孩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初步理解上幼儿园的意义,从而能自愿地上幼儿园。 对已上过一段时间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要深究原因,对症下药: 一、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做事遇到了困难或受了批评,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或找出做错事的原因,教育孩子要勇于克服困难,成认并改正错误,做个坚强的孩子。 二、孩子假设向父母提要求,对于合理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对不合理的或虽合理但一时无法满足的,要向孩子讲明原因。假设发现孩子身体不舒服,可暂时不上幼儿园,在家观察;也可送孩子去幼儿园,但要和老师说明情况,以便老师在必要时给予照顾。 三、对于因病或其他原因间隔一段时间没上幼儿园的孩子,父母事先要做好耐

15、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孩子对重返幼儿园有一个心理准备。同时,送孩子上幼儿园要持之以恒,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随意中断。 想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开心地度过,父母可以运用一些小的策略,而不是常见的错误做法。例如: 1、上幼儿园前,先告诉宝宝:“你在幼儿园里开心地玩,当下午放学时,妈妈一定会来接你的,这会让孩子感到父母亲并没有扔下他不管,他还会回到父母身旁的。 2、送孩子上学时,如果母亲向儿子诉说她对丈夫的种种不满,而尚未懂事的儿子无法理解这些复杂的问题,在这种处境下去幼儿园,就容易产生焦虑与不安,所以父母一定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看到你不快乐的样子,以免让孩子在幼儿园里为父母担忧,这可防止孩子因为你的

16、苦恼而加重他的焦虑。 3、一些父母因为孩子舍不得他走,但又要赶着上班,只好偷偷地离开幼儿园,这种做法只会造成孩子更大的不安与害怕,因此父母亲最好在幼儿园里安排好孩子,让他感到放心,然后再离开。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仍然不让你离开,你的态度一定要坚决,否那么孩子容易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不利于焦虑的消除。 4、父母亲不要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叮嘱他要听老师的话,要守纪律,要懂礼貌,唱歌时要大声,画画时要画大些,这些过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劝告也会使孩子感到无法到达要求而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5、还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用教室里好玩的玩具和积木吸引他们,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6、如果孩子对母亲依赖心理过重,可让爸爸送孩子上幼儿园。 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