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寓言二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15405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寓言二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1、寓言二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1、寓言二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寓言二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寓言二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寓言二则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积累词语9个。理解成语“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的意思。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内容;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3、明白做事要求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自欺欺人。教学重点:能读懂课文内容,识记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相关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能理解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一、学习自相矛盾1、媒体演示,出示矛和盾的图片。 (1)师简介:小朋友,你们见过这两样东西吗?这是两个古代战场上兵器的名字。(出示生字:矛、盾)(2) 学生字矛、盾 (指名读,齐读。)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把课文读正确

2、。就这两样普通的古代兵器,课文要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学习课文(1)媒体演示:课文内容。(2)那个人是怎样吹嘘自己的货物的呢?出示句子:他举起矛,向人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接着又举起盾,向人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学生自由读。(3)理解“夸口”这个卖矛和盾的人在叫卖自己的矛和盾时,课文中都用了一个词夸口(板书:夸口)什么叫夸口?(4)谁能学着这样的口气,来介绍他手中举着的矛和盾。(5)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指名有感情地朗读。(6)理解“哑口无言”师生合作读最后两句:面对大伙的质问,他怎么样?

3、(板书:哑口无言)什么是哑口无言?他为什么会哑口无言?4、老师总结这个卖矛和盾的人不顾实际情况地随便夸口,说大话,让自己的话自行矛盾(板书:自相矛盾),最后被人们质问得哑口无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否则只会互相矛盾。二、揭示课题1、刚才我们通过一个小故事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把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的小文章成为寓言,板书:(寓言)2、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第241课 寓言二则,齐读课题。三、 学习掩耳盗铃1、出示“掩耳盗铃”,师: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2、学习生字:这里的两个生字:“掩”和“盗”分别是什么意思,听听课文录音,动脑筋想一想。3、自由读课文

4、:读正确,思考词义。4、用动作来表示这两个生字的意思并想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5、 读寓言故事,理解寓意。(1)那个掩耳盗铃人想象中捂住自己的耳朵,然后偷铃会有怎么样?(2)实际结果怎么样?边读课文,边划出有关的句子。(板书:被人发觉)(3) 如果当时你也在旁边,你想对那个掩耳盗铃的人说些什么?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板书:自欺欺人)(4)小结:小朋友说得真不错,其实,你们对偷铃人说的话就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做人、做事都不能自己欺骗自己四、 复习巩固、指导写字。1、 识字游戏:看谁认得快2、 写字指导:锐、哑、铛,这三个左右结构的字,注意书写时要左窄右宽。板书设计: 21、寓言二则夸口 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 自欺欺人 哑口无言 被人发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