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语复习的六点探讨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148269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英语复习的六点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英语复习的六点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英语复习的六点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英语复习的六点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英语复习的六点探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 一论文发表专家一)中国学木期刊网wwwrqikanwang,net关于中考英语复习的六点探讨一、制订合理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人一直在告诫我们做事情要事先 有所计划,而计划越详尽、越细密越好。英语的复习与其他学科的 复习有所不同,这是由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英语学习的 本身,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必须做到扎扎实实且步步为营。只有多多 积累,我们才能做到厚积薄发。面对初中三年的学习,如果我们在 复习前没有做好复习计划,还要在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把英语复 习好,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那是天方夜谭。所以我们在英语复 习时,一

2、定要先制订一个周密的复习计划,按照这个计划进行复习, 同时还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自己的计划,以达到复习的最 佳效果。二、紧紧扣住课本课本是中考命题的基础和依据,课本是中考命题的“源”和“本”。 在初中英语的复习中,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源”和“本”,体现“三性”。1. 目的性。这是前提,它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的基础 上,明确复习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2. 针对性。这是关键,它要求教师在复习前要对自己的教学对象 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它们的薄弱环节,以确定复习的重点和难点,I 一论文发表专家一)中国学木期刊网 wwwrqikanwang,net 对症下药。3. 系统性。这是

3、重心,它要求教师在复习中能帮助学生将所学知 识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通过梳理、整合,使教材中的句型、词汇、语法等相关的知识点成 为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成为一张知识网,把知识转化为能力。4. 透彻性。这是保证,它要求教师,不仅自己吃透教材,而最主 要的是让学生将教材吃透,弄清每一个知识的重点、难点,弄清重 点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弄清知识之间的相互区别,做到会听、会说、 会读、会写。三、关注热点问题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热点,这成了当今英语中考最热门的 题型。要想把这类试题答好,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 在复习中,要让学生多多尝试推导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

4、的练习,让 他们更多地关注一下身边的人和事,关注一下现实的生活,关注一 下当今的热点,适当地了解的掌握各类信息,拓宽自己的视野,丰 富自己的思维,增强自己分析推导以及综合把握信息的意识和能 力,在中考中,能达到会归纳、会推导、会表达、会总结,有话可 说,顺利答题,提高自己用“语言做事”的能力。三、单项选择题答题技巧单项选择题的内容覆盖面实在太广了,它的考查范围涉及大纲中列出的所有语法内容。从一般情况来看,单选题的题目比较侧重于I 一论文发表专家一)中国学木期刊网 wwwrqikanwang,net 对动词的考查。特别是那些考查语境的题目,常常令学生无从下手。 所以我们在复习时,一定要对语境题和

5、时态题这些常考的题目加以 高度的重视,还有就是单选题中给予的那些令人眼花缭乱、似是而 非的答案,对此,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整体看问题,正确理解试题 的原句,首先将题审准,再利用构词知识,对字意进行推测,选出 正确答案。四、听力答题技巧1.对话理解和短文理解。对这一类型的题目,我们要求学生在听 短文前,要先把所给的问题迅速过目一遍,再带着问题去听。在快 速浏览短文时,要弄清此短文都涉及哪些问题,如短文中故事的人 物、主题、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对话中说话人物的身份,如谈话的 话题、谈话的时间地点等。在听短文时,千万要注意文章的整体性, 要善于抓住主要的信息,特别强调的是要善于捕捉关键词语。这些 关键词语往往是提供信息和内容的重要所在,只要把关键词听懂 了,整句的意思也会随之迎刃而解了。2.听力填空。这一类型的题目是将自己所听到的词或短语填入题 中的空格中,它是考查短文理解的另一种方式。对此,我们要求学 生在平时的听力训练时注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那就是记录的快 速性和准确性。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第一遍时边听 边写,第二遍补充检查。等放音全部结束,再从头至尾地将短文检 查一遍,尤其是那些名词的所有格、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时态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