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3400-3 (2011)道路车辆基于互联网协议诊断通信第3部分:基于IEEE 802.3有线车载接口目录概述31、范围52、参考的标准53、术语,定义和缩略词53.1 术语和定义53.2 缩略词64、协议65、文档总述75.1总览76、以太网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需求86.1 概述信息86.2 以太网物理层需求86.3 以太网数据链路层需求96.4 以太网PHY和MAC需求96.5 以太网激活线需求966线束定义13附录A14A.1 一般信息14A.2连接器布局和引脚输出信息14参考书目16ISO 13400协议,定义了“道路车辆——基于互联网的诊断通信*包含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通用信息和用例定义——第二部分:传输协议和网络层服务——第三部分:基于IEEE802.3有线车载接口下而的部分正在筹备中:——第四部分:以太网诊断连接器——第五部分:一致性测试规范概述ISO 13400 (所有部分)的目的是描述一个标准化的车辆接口,一一从外部测试设备的车辆接口要求分离的车载网络技术以允许长期稳定的外部车辆 通信接口,一一利用现有的行业标准来定义一个长期稳定的国家的最先进的通信标准,可用于诊 断法定的沟通,以及为制造商特定用例和一一可以很容易地适应新的物理和数据链路层,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连接现有的适配 层。
为了达到诊断通信要求,ISO 13400协议的所有部分都是基J - ISO/IEC 7498・1和ISO/IEC 10731的开放互联系统基本参考模型建立的该模型将通信系统分为七层凡在此模型映 射,通过ISO 14229-1, ISO 14229-2和ISO 14229-5规定的服务被分成:a)统一的诊断服务(第7层),在在ISO14229T, ISO14229・5和ISO27145・3规定b)表示层(第6层):1)对于扩展的诊断,由车辆制造商指定;2)为 WWHQBD (环球协调车载诊断),在 ISO27145-2, SAEJ1930-DA, SAEJ1939: 2011,附录 C (结节)和 SAEJ1939・*73: 2010 年,附录 A (FMI) SAEJ1979-DA, SAE J2012-DA 中规定,c)会话层(第5层),在ISO 14229・2中定义,d)传输层(第4层),在ISO 13400・2中定义,e)网络层(第3层),在ISO 13400・2中定义f)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第1,2层),在IS0 13400・3中定义如表1所示,表1——对应OSI分层,扩展的及法规要求的WWH-OBD诊断规定开放互联系统 (OSI)分层汽车生产商扩展的诊断服务法规要求的车载诊断系统 (WWH-OBD)应用层(第7层)ISO 14229-1/ISO 14229-5ISO 14229-1/ISO27145-3表示层(第6层)汽车生产制造商指定ISO 27145-2, SAE J1930-DA, SAE 11939:2011, Appendix C (SPNs), SAE J1939-73:2010, Appendix A (FMIs), SAE J1979-DA. SAE J2012-DA会话层(第5层)ISO14229-2ISO 14229-2传输层(第4层)ISO 13400-2ISO 13400-2网络层(第3层)数据锌路层(第2层)ISO 13400-3ISO 134003物理层(第1层)应用层服务是由ISO 14229-5按照ISO 14229-1建立的诊断服务制定的,但ISO 14229-5协议不仅适用于上述的诊断服务项。
传输层和网络层服务由ISO 13400-2协议定义,并独立于物理层上的操作对于其他应用领域,ISO 13400-3可以与任何以太网物理层一起使用道路车辆——基于互联网协议诊断通信第三部分:基于IEEE802.3有线车载接口ISO 13400的这一部分内容规定了基于IEEE 802.3 100BASE Tx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的车辆通信接口和外部测试设备需求这个接口在车辆与测试设备之间基于IP通信服务IS013400的本部分规定了以下几 个方面:一一信号和接线图的要求,以确保乍辆接口、以太网网络和测试设备通信接口在物理 层的兼容性:一一以太网接口激活和失活的诊断:一一机械和电气诊断连接器的要求2、参考的标准下述的参考文档对于该文档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参考文档,仅本版 适用凡是没有标注口期的参考文档,以其最新版本为准应用(包括任何修订)ISO 13400-1,道路车辆——基于DoIP诊断通信——第一部分:概述信息和用例定义ISO 14229-1,道路车辆——统一诊断服务一一第一部分:规范和需求IEC 60950-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一部分:一般需求IEEE802.3,信息技术IEEE标准——系统之间电讯与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一 一规定需求——第三部分:具有冲突检测(CSMA/CD)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的载波 侦听多路访问3、术语,定义和缩略词3.1 术语和定义为编撰该文档目的,这些术语和定义已在ISO 13400-1和ISO 14229T,以下缩略词术语同样适用。
3.1.1 Auto-RIDI(X)automatic medium-dependent interface crossover自动媒体相关接口交叉这个设备允许以太网硬件自行决定在两个以太网端口之间是使用交叉线缆还是直通线 缆,为了正确的连接收发线,根据线缆的类型配置物理层收发器3.1.2 DoIP Edge Node车内的主机,根据IS013400这部分以太网激活线终止的地方,并且也是外部网络第一 个节点/主机连接终止的地方3.1.3 link segment链路段双绞线链路用于连接两个100BASETX的物理层注意:从 IEEE 802.3 改编:2008, 1.4.3553.2 缩略词Cats category 5 cable as specified in TIATIA-568-B[l], TIA / EIA-568-B 规定的 5类电缆DoIP diagnostics over Internet Protocol,基 J,互联网协议的诊断DoEth diagnostics over Internet Protocol on Ethernet,以太网基 互联网协议诊断FMIfaihue mode indicator» 故障模式指示灯MACmedia access contiol,媒体访问控制MDImediiun-dependent interface,专用媒体接 口PEprotective eaith conductor,保护接地导体PHYphysical layer transceiver» 物理层收发器Rxreceive,接收SPNsuspect parameter munber,可疑参数编号Txtiansinit, 发送4、协议ISCH3400是基于在OSI服务约定讨论的约定(如在ISO/IEC10731规定),因为它们适用于诊断服务。
5、文档总述5.1总览ISO 13400的所有部分都适用于执行IP通信网络的车辆诊断系统IS013400的建立就是为了定义执行IP通信链路的车辆诊断系统的一般需求尽管主要用于诊断系统,IS013400己经发展到也符合其他基于IP通信系统需要传输 协议和网络服务的需求图1表明了采用DoIP的最适应用Standardmd service primitive interfaceDiagnostic communication over Internet Protocol (DoIP)图1 DoIP参考OSI模型6、以太网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需求6.1 概述信息以太网是几个标准为包含在FEE 802.3中不同的传输技术和速度的集合,并且也是基 于帧的网络技术用于有线局域网帧被定义为电线上数据包的格式理论上因特网协议 (IPv4)允许的最大IP数据包长度是64KB这个尺寸是由以太网规范限制的,规范定义 了一个16位长度的域和需要的64个字节的最小分组长度,以及允许最大载荷长度1500字 节因此,IP数据包可以在以太网有1500字节的最大长度然而,IP允许基于多个以太网 帧数据包分段来解决此限制IPv4和IPv6数据包分段规则不同,并未在IS013400这部分 进行规定。
个辆的以太网连接可以工作在符合IEEE802.3的lOOBaseTx的四个传输线以及使用额 外的激活线路当测试设备被连接到车上,或从车上被断开时,在DoIP边缘节点的以太网 控制器可以通过激活线路被开启或关闭有两种以太网插接电缆可用:对一连接,其通常用于将端节点(例如计算机)与网络集线器或交换机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接线电缆的每个RJ45连接器或电缆连接到汽车的连接器的引脚直接连接到 彼此一一交叉连接,它通常用于两个端节点直接相互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接线电缆的源 端口的Tx引脚连接到目的地端口的Rx引脚,反之亦然根据以太网实现的Auto・MDI(X)的能力,它可能是交叉连接或一对一连接交叉互换使 用这取决于物理层Auto・MDI(X)的能力Auto・MDI(X)的功能被开发成两种类型线缆允许 即插即用6.2 以太网物理层需求这个分节规定了由DoIP边缘节点执行的以太网物理层的需求,包括车辆中线缆根长度 和测试设备与DoIP边缘节点物理层之间线缆的最大长度,以便保证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的 操作[DoEth-001] DoIP 边缘节点应当支持在 IEEE 802.3 中规定的 100Base・Tx (100 Mbit/s 以太网)标准。
[DoEth-002] DoIP边缘节点应当支持在IEEE 802.3中规定的10Base-T (10 Mbit / s以 太网)标准注意:支持10Mbit/s的需求的目的是作为一个100 Mbit/s的连接不能在两个以太网 接口之间建立的环境中的退一步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连接仍然可以以降低的速度建 立[DoEth-003] DoIP边缘节点按照IEC 60950-1和IEEE 802.3应给连接到外网的变压器 线圈之间提供1分钟1500 V隔离6.3 以太网数据链路层需求本小节规定了由DoIP边缘节点实现的以太网数据链路层需求,以便向后兼容最佳完成 数据速率的旧版本的以太网通信[DoEth-004] DoIP边缘节点应支持链接到外部网络上的10 Mbit/s以太网[DoEth-005] DoIP边缘节点应当支持100Mbit/s以太网[DoEth-006] DoIP边缘节点应当如IEEE 802.3规定支持自协商(自适应),这是两个 以相同的参数直接联网的接口自动握手以太网程序(即传输速率和双工模式)[DoEth-007]外部测试设备应当如IEEE 802.3规定支持lOOBaseTx标准。
[DoEth-008]为了防止不正确的以太网布线提高容错能力(一对一连接/交联),测试设 备应支持Aiito・MDI(X)的功能注意:DoIP边缘节点不需要支持Auto・MDI(X)的功能6.4 以太网PHY和MAC需求[DoEth-009] DoIP边缘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