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14567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教学设计方案 篇1学习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识字、朗读能力都较弱,落实识字、写字,才能为阅读打下基础,孩子已初步具备了拼拼音识字的能力,但识字水平不高,因此,老师在引导孩子识记时,要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阅读后孩子对课文已经有自己的一些问题和想法引导他们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来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2、能用“渐渐”说话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文中感悟乌鸦的聪明能干,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教学重点、难点1

2、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的过程,背诵课文。2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的过程。明白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能用“渐渐”说句子。教学资源1.教师自制的生词卡片;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3.乌鸦喝水的图片;4.投影仪、视频展台和大屏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这节课继续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吗?(乌鸦,你为什么要喝水?你怎么找水喝的?最后你喝到水了吗?)2现在,小乌鸦可要考考大家呢。认读生字词。(出示生词卡片)口渴喝着水瓶子到处石子渐渐办

3、法许多找水在这些生字中,有两个字很相像,你是怎么记住并区分它们呢?喝渴(口“渴”需要水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口字旁)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他生评议。二、问题引领,感悟课文1、请小朋友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想:乌鸦为什么要找谁喝?他是怎么找水喝的?最后它喝着水了吗?2、学习第一自然段。(一)学习第一句(1)你知道,乌鸦为什么找水喝吗?快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第一句)(2)乌鸦口渴了,你知道它渴到什么程度吗?(3)你从哪里知道它特别渴?(到处找水喝)请你想象一下,乌鸦会飞到哪些地方去找水呢?找的地方多不多呀?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说明乌鸦确实很渴,就像我们平时

4、口渴了一样,是一种什么感觉?(4)你能通过读把这种口渴的感觉表现出来吗?谁想试试?指导读:渴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二)学习第二、三、四句(1)师: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乌鸦终于找到水了。此时乌鸦的心情又怎样?让学生扮演小乌鸦,老师采访各位小乌鸦,谈谈此时的心情。(2)正当乌鸦高兴的时候,它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句子,划出来。(3)出示课件(课文插图),思考: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你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4)老师再次采访小乌鸦们喝不着水时心情又如何?(体会乌鸦着急、无可奈何、难过的心情。)(5)乌鸦虽然很着急,但是它仍然在积极地想办法。快来读读最后的这

5、句话吧!怎么办呢?(三)指导朗读:想象自己就是那只小乌鸦,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3、学习第三自然段。(1)师:是呀,多着急啊,快来看看小乌鸦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呢?(出示第三段)(2)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段,边读边把乌鸦的办法用波浪线画出来。(3)比较句子:(出示课件)乌鸦把小石子一下子都放进瓶子里。这句跟书上的一样吗?这样改行吗?为什么?(4)分组实验:那一个一个是怎样放呢?请你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里面装有一点水)和小石子,往里面一个一个地放吧。注意边放边观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5)在小乌鸦的努力下,水怎么样了?用你的手势来告诉老师,课文中用的是哪个词?(6)比较句子,用“

6、渐渐” 造句。课件出示句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瓶子里的水很快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哪一句好,为什么?你能用“渐渐”说一句话吗?出示课件: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天气_热起来了。_渐渐_。追问:此时,你最想对乌鸦说些什么? (乌鸦很聪明;乌鸦很执著;乌鸦遇到困难能开动脑筋等。)(7)指导朗读第三段。乌鸦喝到水了,心情怎么样啊?那你就高兴地读一读吧!4、学习第二段。乌鸦的这个办法好吗?它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办法来?三、方法引领,指导背诵1、师:是呀,这只小乌鸦多么善于观察、不怕困难,爱动脑筋啊!让我们大家像小乌鸦一样,积极动脑,想办法背会这篇课文。2、提示方法:(1)想想乌鸦先遇到什

7、么困难?接着它想出了什么办法?最后怎么样?(2)把自己当作小乌鸦,边做动作边背诵。(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3、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4、检查背诵情况,师生评议。教学活动4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1、你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它。2、多好的办法呀!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及时点拨、评议方法的合理性。)同学们像小乌鸦一样爱动脑筋,能想出这么多的办法。3、在你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呢?(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充分交流,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遇到困难勇于克服的品质。)教学设计方案 篇2学习目标1、

8、会认“乖”等7个生字,会写“凭”等13个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稿纸、梅花、跌倒、开辟、抓痒、撞疼、屏息凝视、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等13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课前准备1、猫等待老鼠出洞和捉老鼠的课件(或录像、图片);猫叫声录音带。2、学生收集有关猫的图文资料,张贴到教室的相关栏版上,办一期“猫趣”展。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师生

9、交流。a导语:观看了同学们精心布置的“猫趣”展版,老师对猫的了解和喜爱都更进了一步,这小生灵真是有趣、可爱!参观了“猫趣”展,你最想说什么?b、师生各抒己见,谈“趣”激情。2、揭示课题,简介老舍。整体惑知1、自由练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可自读,可同桌一起读)2、反馈生字词预习情况。自由发言,就容易读错或写错的生字词互相提个醒。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后交流: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了你怎样的第一印象?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迅速抓住课文大意,理清课文条理?5、展示交流,理清脉络“方法”有三:a、抓住各段中能概括主要意思的重点句,连起来读一读。b设计填空题,如: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10、,第( )至第( )自然段写大花猫( );第( )自然段写满月的小猫( )。c、设计板书,如:老实 贪玩 尽职(大花猫)性格古怪 高兴时 不高兴时胆小 勇猛(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剖析“古怪”,赏“猫”悟“情”1、自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简要概括出猫性格古怪的几个方面,然后全班交流。2、小组合作学习:每人以猫的一个性格特点为例,把文中具体描写这一特点的语句读给同伴听。3、深入研读,品词析句,体会情感。a、同桌交流:老舍先生喜欢这一只“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的花猫吗?你是通过哪些描写来体会的?b范例引路。出示例句:“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引导赏析:抓住“屏息凝视”“一

11、连”“非不可”边读边想象,并结合相关课件演示,体会作者对这只“尽职”的猫的欣赏、喜爱之感。c、全班交流。找出体会最深的句子,借助朗读、比较、品赏关键词语等方法,体验作者渗透于字里行间的爱意。如: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用身子蹭你的腿,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积累运用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小组合作学习:用“任凭也”“非不可”“无论也”“可是”分别说句子,比比谁说得准确、说得多。3、扩词练习贪( ) 性( ) 高( ) 采( )贫( ) 姓( ) 稿( ) 踩( )教学设计方案

12、篇3【教学目标】、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教学准备】、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词语卡片。【教学课时】课时。【教学设计思路】口语交际:学生在学习珍珠泉一课时,已经布置关注家乡景物。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一草一木到名胜古迹,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来说。教学可从本组几篇课文导入,由课文中的荷花、珍珠泉、燕子等,想想家乡的植物、动物、风景有什么不

13、同,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和发现家乡的美和可爱之处表达出来。习作:这次习作安排的是写家乡景物,教学时可以结合口语交际进行。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拓学生思路,写出家乡的景物及感受。如果学生想写其他地方的景物也可以。学生写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展开想象,注意学习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在学生初步完成习作后,进行交流和讲评。教师先提出习作标准:能写出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有丰富的想象。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交流,选出写得好的习作,并说出习作好在哪里。最后在全班交流。选取好的以及有特点的习作做讲评。在全班讲评后,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也可以小组交流提出修改意见,最后誊写清楚。我的发现:这

14、部分安排的内容是关于反义词的练习。每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现情况,有针对性地点拨,从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兴趣。本次宽带网有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提示了作家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是怎样描写的;第二自然段提出此次宽带网的学习要求。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景物,扩展对大自然景物的观察视野范围,同时学习作家的敏锐细致的观察和描写方法,积累更多的精彩的描写片段。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后,再把宽带网中的描写读一读,背一背,体会其妙处,教师稍做点拨。最后引导学生读课外书,把描写的大自然片段随时摘记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做定期的交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谈话导入同学们,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 听老师介绍,回忆去过的地方,想象风景的美好。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