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三年级科学下册 4.3《沉与浮》说课稿 大象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14261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春三年级科学下册 4.3《沉与浮》说课稿 大象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春三年级科学下册 4.3《沉与浮》说课稿 大象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春三年级科学下册 4.3《沉与浮》说课稿 大象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春三年级科学下册 4.3《沉与浮》说课稿 大象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春三年级科学下册 4.3《沉与浮》说课稿 大象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春三年级科学下册 4.3《沉与浮》说课稿 大象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沉与浮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知道浮力的存在,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应备条件的猜想能力。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和体验物体沉浮应具备一些条件,可以通过改变这些条件来控制物体的沉浮。3、情感与价值观继续培养学生敢于提出猜想与假设、愿意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提出猜想与假设。 难点:对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提出猜想与假设。教材分析:本课包括“水中的物体”、“感知浮力”、“谁主沉浮”、和“拓展活动”四部分内容。其中对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提出猜想与假设、对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提出猜想与假设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

2、识、经验:1、学生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已经有一定的认识。2、学生已的实验操作能力。材料准备:老师用:大玻璃缸、白菜、萝卜等常见的生活物品。学生用:玻璃缸、木块、塑料块、铁块、石子、鸡蛋、盐、橡皮泥、钩码、测力计等。教学过程:一、认识各种材料(木块、石头、鸡蛋、泡沫塑料、萝卜、橡皮块、回形针、牙签、蜡烛)师: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帮小红军顺利地解决了问题,我们把盐藏在了什么地方?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材料。二、猜想实验,引出课题师:同学们这些材料也会像盐一样溶解在水中吗?师:我们猜测一下哪些会溶解在水中?你猜想的根据是什么师:让我们动手也试一试吧!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

3、,通过实验我们刚才的猜想正确吗?大家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或者问题吗?学生汇报。师:“为什么有些物体浮在水面,而有些物体则沉在水底?”。谁能说出自己的猜想。学生猜测。这个问题曾经吸引许多科学家进行研究,大科学家阿基米德也研究过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像科学家那样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在研究中有所发现的小组,我们给命名为阿基米德小组。三、感知浮力。师:刚同学们猜想水对浮在水面的物体有向上的托力,大家试一试,是真的吗?。学生亲身体验。师:说说你的感受。那沉在水底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了水对它的托力呢?学生猜想。(不止一种)师:你猜想的有什么根据吗?根据是什么?怎样为“我们的猜想”找到证据呢?学生设计实验。动手

4、实验。汇报交流。师:像这样浸在水里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托力,这种力叫浮力。四、谁主沉浮师: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是太棒了,真像一个小阿基米德,那老师这还有一个问题“怎样使鸡蛋和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谁愿意接受挑战?动手动脑,大胆猜想和实验。师:你们是怎么做的?解决问题了吗?学生汇报交流。师:大家的表现太精彩了,下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游戏比赛。游戏。(看谁的橡皮泥能承受更多的玻璃球)五、拓展活动在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浮力的。六、课堂小结我们看看是哪个小组获得了“阿基米德小组”的称号?有请阿基米德小组的同学上台,我们来给他们合影留念!(教师给上台同学拍照)其实这节课每个小组的表现都很出色,都做

5、到了科学家一样的严谨有序,相信我们班以后会出很多像阿基米德一样的科学家的。 把实验的材料整理好,准备下课。下课!沉与浮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沉与浮。一、说教材本课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盐的“隐身”与“现身”,理解了溶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培养学生猜想、假设、合作探究能力的进一步延伸。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实验感兴趣,并已经有了一定的猜想、探究合作能力,为本课时的学习提供了经验支持。结合教材,我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感知浮力的存在,形成初步的浮力概念,初步了解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来控制物体的沉浮。2、能力目标:培

6、养观察现象,提出猜想与假设的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敢于提出猜想与假设,愿意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制订了如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知浮力的存在,形成初步的浮力概念。教学难点:通过改变条件来控制物体的沉浮。二、说教法学法本课我主要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直观演示等方法,让学生合作探究,获取新知。三、教学具准备教具:测力计、钩码、鸡蛋、量杯、水、盐、多媒体课件。学具:水槽、泡洁板、石子、钩码、塑料球、橡皮泥、实验记录表。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安排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猜想试验、引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通过前面的探究学

7、习,我们知道了盐放在水里会怎么样呢?学生会说溶解,我接着提问:那是不是所有的物体放在水里都会像盐那样溶解呢?引发学生思考。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与假设是本册教材的主要探究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我先设计了“猜一猜”活动,告诉学生: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有四样物品:泡洁板、钩码、石子、空心塑料球。在小组内猜一猜,哪些物体会溶解,哪些不会?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上。学生猜测后,每小组派代表汇报,大部分学生都会猜不溶解。这时,我说:这只是我们的猜测,那放入水中后,到底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这就需要我们试验来验证。动手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这里我设计了动动手活动,提出小

8、组合作要求。(1)将桌上的物品按次序放入水中,观察它们溶解了吗?(2)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收获或疑惑。(3)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二上。各小组汇报时都会发现这四样物品不会溶解,同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有的物体沉下去,有的物体漂起来,浮起来了,顺势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沉与浮。第二个环节、合作探究获取新知。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活动。活动1:为了让学生感受浮力的存在,我设计了压泡沫板的活动,让学生把泡沫板放入水中,在小组内逐个同学尝试,用手往下压,用心感受,并把感受告诉大家。学生可能说感觉有什么东西托着一样,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是水对泡沫板有一个托力,引出:浮力的概念。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

9、使学生对浮力有个切身的体会有效的突出重点。活动2:我抛出问题:浮在水面上的泡沫板受到了水的浮力,那么沉在水底的钩码受到浮力了吗?学生的意见可能不一致,我出示测力计,让学生简单了解后,用测力计测钩码在空气中的重量,读数,再请一同学用手轻托钩码,发现读数变小了,使学生认识到,如果把钩码放入水中,读数变小的话,就说明水对钩码出有个托力,也就是受到了水的浮力,接着放入水中,让学生读数,引导学生说出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了水的浮力。活动3: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浮力,比如轮船、游泳圈等,老师课件出示各种图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浮力的普遍应用。活动4:为了使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改变某些条件来控制物体的沉

10、浮,我设计了“怎样使橡皮泥浮起来”的活动,我说:“那么大那么重的船都能浮在水上,我们班同学这么聪明,能不能想办法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来呢?”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可能有几种方式:(1)借助外力,如放到泡沫板上等。(2)改变形状,如:做成船形、空心的等。让学生大胆动手尝试。并把学生的成功作品用相机拍下来,在电脑上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也就突破了教学难点。即使有学生失败了,我也及时鼓励:无论成功或失败,只要努力过了,就没有遗憾。因为我坚信:科学,我能行!第三个环节小变魔术课外延伸我设计了小魔术,把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沉下去了,可把它放入另一杯“神奇的水中”鸡蛋却浮起来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可以了解一下死海的成因等。最后,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对学生提出希望:“同学们,科学是有趣的,科学是有用的,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快乐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五、说板书设计沉与浮浸在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托力,这种力叫做浮力。这是我的板书设计,重点突出,简洁明了。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