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优势理论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141652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绝对优势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绝对优势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绝对优势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绝对优势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绝对优势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绝对优势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绝对优势理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对优势理论- 前提:一国生产一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要比另一国家更高,但在生产另一种产品上要比另一个国家来 得低。- 对贸易的解释:如果两国都专业化生产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两国都可以获益。- 各国生产和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自己相对弱势的产品。美国英国小麦(公斤/每人小时)61衣服(公尺/每人小时)45表绝对优势的一个简单例子Q自给自足(非专业化)-美国:为了得到4就得放弃尿-英国:为了得到1恥 就得放弃呢Q各自进行专业化并进行贸易-美国专门生产小麦,英国专门生产衣服-贸易条件=6w = 6c-美国:净得益为血,或者说节省了半个小时的劳动-英国:净得益为24c,或者说节省

2、了吕个小时的劳动 比较优势理论-前提:即便一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要比另一个国家处于劣势,但如果每个国家都专业化于 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然后相互交换,每个国家都可以获益。- 对贸易的解释:国际贸易不仅在生产两个各自具有绝对优势产品的国家之间产生,而且也会在两个存 在比较优势产品的国家产生。- 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特例。表3比较优势的一个简单例子美国英国小麦(公斤/每人小时61衣服(公尺/每人小时)420自给自足(非专业化)-美国:为了得到4s就得放弃師-英国:为了得到1们 就得放弃2c0专业化并贸易-贸易条件二6w=6c-美国:净得益为2s节省半个小时的劳动-英国:净得益

3、为Es节省3个小时的劳动特定要素模型模型假设-假设一个经济体生产两种产品:制造品和粮食-可供利用的生产要素有三种:劳动(L),资本(K)和土地(T)-制造品是通过使用资本(但不是土地)和劳动生产出来的- 粮食是通过使用土地(但不是资本)和劳动生产出来的劳动是一种流动性要素,因而可以使用于任何一个产业部门土地和资本则都是特定要素,各自只能使用用于一种产品的生产-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性市场特定要素模型中的贸易 模型的假设-假设两个国家(日本和美国)具有同样的相对需求曲线。-因此,国际贸易的唯一原因是相对供给的差异。相对供给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各国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同:技术 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和劳

4、动)两要素经济模型 模型的假设一个经济体生产两种产品,衣服和粮食。 这些产品的生产需要两种投入,劳动(L)和土地(T),而这些投入是给定的。 在两个国家中,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衣服的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两个市场都是完全竞争性市场。要素密集度 在一个两种产品(衣服和粮食)和两种要素(劳动和土地)的经济中,如果在任何一给定的 工资一地租比例水平上,生产粮食所使用的土地一劳动比例大于生产衣服所使用的土地-劳动 比例,即:TF/Lf Tc/ Lc- 例子:如果粮食生产使用80个工人和200亩土地,而衣服生产使用20个工人和20 亩土地。那么粮食就是土地密集型产品,衣服就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要素价格

5、和产品价格-斯托普-萨缪尔森理论(效应): 当要素供给不变,如果一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则密集使用于该产品生产的要素的名义和 真实收益(以两种产品度量)将会增加,而另外一种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益会下降。-反之则反是。 衣服价格与粮食价格之比(PC/PF),与工资-租金之比(w/r),存在一对一的关系。两要素经济的国际贸易H-0模型的假设:- 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具有:同样的偏好同样的生产技术不同的资源-相对于外国,本国具有较高的劳动/ 土地之比-每个国家具有同样的两要素生产结构相对价格和贸易模式-要素密集度 本国相对于外国是劳动丰裕的,当且仅当本国的全部劳动数量与土地数量之比大于国外时:L/T

6、L*/T*-例子:如果美国有8千万工人和2亿亩土地,而英国有2千万工人,2千万亩土地, 则英国是劳动密集型国家,而美国则是土地密集型 国家。 在这种情形中,本国的稀缺要素是土地,而外国的稀缺要素则是劳动。-当本国与外国进行贸易,它们关于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会趋同。本国衣服的相对价格会提高,而外国 衣服的相对价格会下降。 在本国,衣服相对价格的提高导致衣服产量的提高,相对消费量会下降,因此本国出口衣服, 进口粮食。 相反,由于外国衣服相对价格的下降,它进口衣服,但出口粮食。H-O理论:- 一国将会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在收入分配效应上,特定要素模型与H-O模

7、型的差异是:-要素特定于某个行业的情况,通常只是一个短时期的现象。例子:衣服生产商在一天之内很难成为电脑生产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造业部门的就 业一般会从夕阳行业向朝阳行业转移。-相比之下,贸易对于土地、劳动和资本之间收入分配的影响或多或少比较持久。H-0模型的检验-美国数据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发现,相对于进口产品,美国出口产品更为资本不密集,尽管美国是世界上 资本最为丰裕的国家。-全球数据Bowen, Leamer, and Sveikauskas利用全球大多数国家的贸易数据研究证实了 H-0理论。-南北贸易的检验 制造品的南北贸易似乎要比国际贸易的整体趋势更为适合H-0理论。 南北贸

8、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10%。检验的含义:- H-O理论的经验研究产生了如下结论:它在解释实际的国际贸易模式并不是很成功。但是,它仍然是讨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的一个有用方式。要素价格均等化-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本国的劳动收入较低,土地的收入较高-要素价格均等理论: 国际贸易最终使得不同国家间同质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益完全均等。 这含义着,国际产品贸易是国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国际贸易是否使得不同国家中同质要素的收入均等化?实际中显然不是这样。-例子:美国和德国的医生、工程师、技术人员的工资要比韩国、墨西哥的高得多。 在这些情形中,更为现实的说法是,国际贸易并没有完全消除,而是减少了不同国

9、家之间同 质要素的收益差异。要素价格均等与现实不符的三个关键假设: 两国同时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 两国在生产中具有相同的技术水平 贸易使两国的产品价格相等-要素价格均等并没有说,国际贸易会消除或降低国际间的人均收入差异。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进口配额: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进口数量或金额所规定的直接限制。-绝对配额:全球配额 选择配额(国别配额)自主配额:又称单方面配额 协议配额:又称双边配额-关税配额全球性关税配额国别关税配额自愿出口限制(配额):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下,“自愿”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 对进口国的出口限制。-非协议的自愿出口限制 不受国际协定的约束,由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下

10、自行单方面规定出口额度、限制出口的一 种措施。-协定的自愿出口限制配额水平 总限额 组限额个别限额磋商限额 自限商品的分类有些热门货的配额不足,而另一些冷门货配额却用不完。限额的融通水平融通垂直融通保护条款.出口管理规定要求出口国严格执行出口管理。互相提供有关资料,经常举行会议解决有关问题。协定期限期限较长好处是,出口商可以预先计划生产;坏处是不利于针对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小国的贸易政策分析进口关税-本国国内价格的增加之所以小于关税,是因为关税的部分影响会反映在外国出口价格的下降上。-如果本国是一个小国,那么本国征收关税就不会对外国的出口价格产生影响。因此,当本国征收关税, 其国内价格的上升幅

11、度就会与关税相同。小国征收进口关税后的经济效率-由于小国的进出口贸易不会影响其他国家的价格,因此小国的贸易政策也就不会影响其贸易伙伴的福 利。征收后 消费者的福利损失:a+b+c+d生产者的福利增加:a政府所征税收:c总体福利损失是b+d进口补贴- 假定一进口小国决定用补贴的方法鼓励进口,则该国消费者支付的进口价格PW(1S)就会低于世 界的市场价格。进口补贴后的经济效率-消费者的福利增加:a+b+c+d+e-生产者的福利损失:a+b-政府的补贴额度:b+c+d+e+f-总体福利损失:b+f出口补贴-如果小国根据世界价格的一定比例S给予每单位出口补贴,那么国内的价格PW (1+S)就会大于世界

12、 价格。出口补贴后的经济效率-消费者的福利损失:a+b-生产者的福利增加:a+b+c- 补贴成本:b+c+d- 总体损失:b+d出口关税-小国政府如果对出口征收关税,则国内价格就会比世界价格PW降低TPW。进口配额-如果小国政府对进口实现配额制,就会造成国内价格上升,限制了国内市场的供给。-供给曲线分为三段:价格低于世界价格水平,供给曲线与原来S一样价格等于世界价格水平,供给曲线为水平线价格高于世界价格水平,供给曲线移动到S+Sq自愿出口限制-在效果上,自愿出口限制与配额限制几乎完全类似,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完全相同。-不同的只是租的获得者不同。配额限制中的租由配额持有者获取,而自愿出

13、口限制则是那些按照Pq 价格在进口国出售的出口商分享到这些租。经济一体化一体化的形式-优惠贸易安排一体化的最低级形式。成员各国通过协定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 自由贸易区 成员各国之间废除关税和数量限制,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但成员国对外仍实行贸易壁垒。-关税同盟 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共同市场 除了成员国间完全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外,共同市场成员国 之间的生产要素也可以自由流动。-经济同盟 成员国不但商品和要素可以完全自由移动,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而且要求成员国制订和执 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

14、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完全一体化 成员国各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产品、要素(资金、劳动力)完全自由 流动,实行统一的货币。欧共体东扩计划- 2004年5月1日,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 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加入,欧盟成员国扩大到25个。- 5月1日加入欧盟的东欧10个新成员国不会直接加入欧元区,它们将于2007年至2010年成为欧元 区成员。北美自由贸易区又称美加墨自由贸易区,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于1992年8月12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成立的。降低与取消关税3国间65%的制成品关税取消,另外15%的制成品关税在5年内取消,余下的大部分在10 年内取消,少数产品的关税在15年取消。 半数以上农产品的关税将立即或在5年内取消。1994年起15年内,3国的商品将自由流通。开放金融市场 墨西哥将在10年内取消对间接投资的限制。-放宽对外资的限制 允许进行外国直接投资的公司拥有100%的所有权。-公平招标-保护知识产权特点:-北美三个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美国和加拿大给予墨西哥更多的缓冲期 美国对墨西哥进口平均减税84%,而墨西哥对美国产品仅平均减税4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地区的概念- 整个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区- 西太平洋(中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亚洲“四小龙”、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