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风险评估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13499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5.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风险评估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隧道施工风险评估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隧道施工风险评估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隧道施工风险评估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隧道施工风险评估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风险评估(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广西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土建工程A01-7合同段向南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梧柳高速公路土建工程A01-7合同段项目经理部评估小组负责人:罗福光日期:2013年11月目 录一、概述5(一)项目简介5(二)向南隧道工程特点5(三)风险评估依据51、标准规范52、相关文件6二、工程概况6(一)地形地貌6(二)工程地质6(三)水文地质条件7(四)气象、水文8(五)地震8(六)围岩级别及特征8(七)隧道设计概况91、隧道整体设计92、隧道支护衬砌结构类型103、施工组织概况12三、总体风险评估15(一)总体风险评估思路及方法151、概念152、评估思

2、路153、评估方法15(二)指标体系法15(三)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16(四)分值计算171、分值选择172、总体评估17四、专项风险评估17(一)概念17(二)评估思路18(三)施工作业工序分解18(四)风险源普查19(五)风险分析19(六)风险估测211、风险估测方法212、量化分值标准213、风险估测22五、重大风险源评估23(一)重大风险源评估思路23(二)风险矩阵的建立23(三)施工管理引发的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24(四)坍塌事故风险评估261、可能性评估建立评估指标262、可能性评估确定可能性等级273、坍塌事故危险性评估28(五)洞口失稳风险评估281、建立评估指标282、

3、指标赋值283、确定可能性等级294、洞口失稳事故危险性评估29(六)爆破施工放炮事故风险评估291、建立评估指标292、指标赋值303、确定可能性等级304、爆破施工放炮事故危险性评估30(七)绘制风险分布图31六、风险控制措施32(一)风险接受准则32(二)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331、安全用电及洞内电气设备安全保证措施332、安全焊接作业343、洞内防火安全保证措施354、装渣与运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55、其他一般风险源采取的对策36(三)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361、坍塌控制措施372、洞口失稳控制措施393、爆破施工控制措施41七、评估结论43一、概述(一)项目简介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是广西高

4、速公路网的重要路段,其中A01-7标段主线全长15.942公里,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26米,全线路基土石方约354万m3,隧道3131m/4座,大桥6892.98m23座,中、小桥668.68m9座,涵洞通道3132610道。向南隧道为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土建工程A01-7标段中的隧道之一,隧址位于来宾市金秀县大樟乡,向南隧道设计为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分离式隧道,隧道起终点桩号为ZK135+630ZK136+230、YK135+615YK136+258,隧道左线长600m、右线长643m。隧道进口左右线均位于曲线上;左线曲线半径为R=4100m,右线曲线半径为R=4000m。设计时速

5、100Km/h;隧道防水等级为一级;二次衬砌砼抗渗等级不小于S8;洞内路面设计荷载公路-级;隧道洞门设计柳州端洞门为端墙式洞门,梧州端洞门为削竹式洞门。(二)向南隧道工程特点向南隧道位于双下坡段上,洞身围岩级别主要为ZK133+295ZK133+390、ZK133+730ZK133+789(级154米),YK133+285YK133+380、YK133+690YK133+755(级160米),皆属于较软岩风化砂岩,自稳性较差,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呈全风化、强风化状,隧道开挖时可能有滴水,且隧道进出口附近部分区段埋深极浅,甚至露头;隧道洞身段中部均为丘陵山脊处,出口端存在一小型“V”字

6、型冲沟,洞口施工难度相对较大。(三)风险评估依据1、标准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60-2009);(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2、相关文件(1)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土建工程A01-7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土建工程A01-7合同

7、段向南隧道施工方案;(4)其他相关资料文件。二、工程概况(一)地形地貌向南隧道位于金秀县大樟乡,隧道穿越峰丛山脊,交通不便。隧址区属侵蚀低山地貌,门头河由东至西沿工程区北侧绕过,地形切割较剧烈,山体上沟谷纵横,植被发育,区内地面高程318.40530.10m,山体地面坡度3050。拟建隧道呈东南-北西向穿越一山体,隧道轴线与山脊总体走向垂直。隧道进口位于山体南东面,左线进口位于山体斜坡上,右线进口位于山间沟谷中; 隧道出口位于山体北西面倾向西的山体斜坡上。,隧道进、出口处地面坡度约3540,出口端存在一小型“V”字型冲沟。隧址区进出口都仅有山间羊肠小路可供行人穿行,交通条件差,施工进场较困难,

8、需专门修建便道。(二)工程地质向南隧道进口位于倾向南东的山体斜坡上,隧道洞口走向与等高线斜交,存在一定偏压。该段地层主要为强风化及破碎中风化砂岩,强风化层厚10.015.0m。岩体破碎较破碎,岩质极软较软,围岩一般无自稳能力,扰动易坍塌。地下水丰富。洞口段隧道埋深较浅,成洞条件差。隧道出口位于倾向西南的山体斜坡上,隧道洞口走向与等高线斜交,存在一定偏压。坡面植被发育未见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隧道围岩主要为强中风化砂岩,靠近洞口为主可见少量崩坡积碎石和较薄的强风化层,中风化岩体破碎较破碎,岩质较软较硬,为级围岩,围岩无自稳能力。隧道洞身段围岩以级为主,级围岩主要为中风化砂岩,岩体较破碎较完整

9、,稳定性较好,可稳定数月。旱季为点滴状出水,雨季时为淋雨状出水或涌流状出水。级围岩段为中风化砂岩,砂质结构,中厚层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一般无自稳能力。地质构造:隧址区大地构造部位为广西山字型构造的前弧东翼,处于华南准平台的三级构造单元的大瑶山凸起,与桂中凹陷毗邻。区内主要经历印支期至华力西、燕山及加里东运动三个构造发展阶段,隧址区所处的大瑶山的广西运动最为剧烈,即广西“莲花山组”和“龙山群”的角度不整合所代表的构造运动。褶皱和断裂发育。工程区内褶皱简单,多位短轴背斜和向斜,局部具层间绕曲和揉皱。主要褶皱包括大瑶山西侧单斜构造、盘村背斜、水晶背斜、马坪-石龙向斜等。测区内断裂发育,

10、大小断裂众多,大多属高角度逆冲断层、正断层或平移断层。主要断裂包括象州-武宣大断裂、寺村-妙皇断裂、通挽-百丈断裂等,以上断层在第四系地层中无明显的活动行迹,区域地质稳定性较好。(三)水文地质条件根据调查,隧道区无地表水体,地形起伏较大,地表径流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顺畅。隧道进出口山坡沟底为门头河,常年有水,水面宽310m,水深0.10.5m,降雨后水面迅速上涨。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砂岩的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和孔隙潜水的渗透补给,向河谷低洼处排泄,水量受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地地貌等控制,总体地下水丰富。根据地表水水质简分析表明: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具为腐蚀性。(四)

11、气象、水文本隧道位于广西中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四季分明,夏长多雨,年平均气温21.2,1月最冷最低气温11.7,7月最热最高气温29.6;历年极端最低温度-1.2,最高温度39.4。多年均降雨量1824mm,降雨集中在49月,多年均降雨天数141天,雨季时间长,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项目区属柳江水系,支流、小溪、人工渠系发育。(五)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划分,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六)围岩级别及特征隧道围岩为级、级,围岩稳定性较差。向南隧道级

12、、级围岩及明洞、洞口情况表隧道名称IVV明洞洞门形式长度(m)比例(%)长度(m)比例(%)进口(m)出口(m)进口出口向南隧道左线600m15025%15023.3%125削竹式洞门端墙式洞门向南隧道右线643m15323.7%15323.3%120削竹式洞门端墙式洞门向南隧道级、级围岩情况表围岩类别围岩岩石特征开挖后的稳定状态里程桩号段长(m)岩性主要为中风化砂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一般无自稳能力,可能发生变形松动,小塌方等;位于地下水以下,出水状态为淋雨状或涌流状。一般无自稳能力,可能发生变形松动,小塌方等ZK135+710-ZK135+77060ZK136+080-ZK136+

13、16080YK135+700-YK135+76060YK136+100-YK136+19090岩性主要为全、强风化砂岩、少量为中风化砂岩,节理裂隙极发育发育,岩体极破碎破碎,一般无自稳能力,深埋段位于地下水以下,出水状态为淋雨状或涌流状。自稳能力极差,易出现松动变形,可发生大型塌方。ZK135+630-ZK135+71080ZK136+160-ZK136+23070YK135+615-YK35+70085YK136+190-YK36+25868(七)隧道设计概况1、隧道整体设计隧道道路设计等级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设计行车速度:100km/h;隧道净宽10.75m,净高

14、5.0m。隧道建筑限界净宽: 0.75m(左侧检修道)+0.50m(左侧向宽度)+ 23.75m(行车道)+1.00m(右侧向宽度)+1.00m(右侧检修道)10.75m;限界净高:5.00m。向南隧道内设1个人行横通道。 2、隧道支护衬砌结构类型隧道衬砌结构均按照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即初期支护采用锚网喷混凝土和钢拱架,在地质条件较差段辅以不同型式的超前支护,二次衬砌为模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衬砌设计支护参数通过工程类比和计算分析综合确定。(1)初期支护:对于级围岩由工字钢拱架(或格栅架),系统锚杆,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组成,并辅以不同型式的超前支护。对于级和级洞口段围岩软弱、压力较大的段落则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临时仰拱以控制围岩变形。(2)超前支护:隧道设计采用的超前支护措施主要有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预注浆等。超前大管棚:一般设于两端洞口,防止隧道开挖塌方和仰坡变形;超前小导管:适用于级围岩或级较差围岩段,主要防止隧道开挖发生塌方;超前预注浆:适用于岩体破碎松散,通过注浆提高围岩力学指标,改善结构受力和开挖条件。(3)二次衬砌:一般情况下采高性能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