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态势及成长路径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128240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得体会: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态势及成长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心得体会: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态势及成长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心得体会: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态势及成长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心得体会: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态势及成长路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心得体会: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态势及成长路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得体会: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态势及成长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得体会: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态势及成长路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得体会: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态势及成长路径独角兽企业是创新全球化时代的产物,正在以全新的商业模式改变着传统产业, 孕育出发展新活力。独角兽企业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科技创业或高端创业活跃、经济 蓬勃发展的区域。近年来,我国独角兽企业发展迅猛,在经济增速下滑的情况下,独 角兽企业代表着新经济的增长动力,对引领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升级以及经 济结构调整等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X正处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亟需集聚技术、 知识、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形成发展新动能。如何打造有利于科技创业或高端创 业的良好环境,持续培育一批又一批独角兽企业,为X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 力,是当前X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

2、课题。我国独角兽企业的发展状况我国独角兽企业具有规模大、行业领域新、分布相对集中的特征。综合相关榜单, 截至2017年11月,全国共有160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5942.7亿美元,分布于 19个领域、17个城市。企业估值方面,处于平均估值(37.1亿美元)以下的企业有136家,企业数占比85% ;平均估值以上的企业有24家,企业数占比15%。从 估值区间看,估值在1020亿美元之间的有101家,企业数占比63.1%,估值占 比19.7% ;估值在2049亿美元之间的有37家,企业数占比23.1%,估值占比 16.8% ;估值在5099亿美元之间的有13家,企业数占比8.2%,估值占比15.8%

3、 ; 估值在100亿美元及以上的独角兽企业有9家企业数占比5.6%估值占比47.7%。成立时间方面,20062009年间成立的独角兽企业共23家,占比14.4% ; 20102013年间成立的独角兽企业共79家,占比49.4% ; 2014年成立的独角兽 企业为36家,占比22.5% ;2015年成立的独角兽企业为18家,占比11.2% ;2016 年成立的独角兽企业为4家(美丽联合集团、新达达、寒武纪科技、团贷网),占 比2.5%。成立仅12年即成为独角兽企业,反映其创新能力强、成长周期短、成 长跨度大的爆发式增长特点。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文化娱乐、交通出行、大健康等

4、五大领域。从行业集中度来看,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文化娱乐、交通出行、大健 康等领域共有102家独角兽企业,占全部独角兽企业的比重为63.8%。其中,电子 商务独角兽企业数达37家,占全部独角兽企业的比重为23.1% ;互联网金融和文化 娱乐独角兽企业数量分别为21家和18家占全部独角兽企业的比重分别为13.1%、 11.3% ;交通出行独角兽企业为15家,占全部独角兽企业的比重为9.4% ;大健康独角兽企业为11家,占全部独角兽企业的比重为6.9%。此外,云服务、大数据、 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领域也诞生了部分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各行业领域数量分布近七成估值集中在互联网金融

5、、电子商务、交通出行、智能硬件、大健康等五大 领域。从企业估值来看,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交通出行、智能硬件及大健康的估 值总计达4151.4亿美元,占总估值的69.9%。其中,互联网金融的独角兽企业估值 占总估值的23.9% ;电子商务行业的独角兽企业估值占总估值的13.6% ;交通出行 的独角兽企业估值占总估值的13.2% ;智能硬件的独角兽企业估值占总估值的 11.0% ;大健康的独角兽企业估值占总估值的8.2% ;其他类估值占总估值的30.1%。Jl.O-k旳1%4吒取艸敦融独角兽企业各行业领域估值占比平台型企业业务拆分而来的独角兽企业估值超1/3。据统计,由平台型企业业务 拆分孵化而

6、来的独角兽企业共31家,占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的19.4% ;总估值达 2182.4亿美元,占比36.7%。其中,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乐视、奇虎360及中 国平安等六家平台型企业均孵化出两家以上的独角兽企业。阿里巴巴业务拆分孵化的 独角兽企业最多,包括蚂蚁金服、淘票票、钉钉、阿里云、口碑、阿里音乐和菜鸟网 络等7家独角兽企业估值总计1363.4亿美元占我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的22.9%。 除此以外,中国平安、奇虎360、腾讯和乐视业务拆分孵化的独角兽企业数分别为2 家、4家、4家,总估值分别为215.0亿美元、128.0亿美元和115.2亿美元。流高新区已成为孕育独角兽企业的摇篮。国家高新区作为

7、新经济引领者、双创 示范基地,为科技型企业成长提供了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成为全国独角兽企业的主 要集聚地。全国独角兽企业中有116家是在高新区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比例达到 72.5%。其中,北京中关村拥有77家独角兽企业,是全球除美国硅谷外独角兽企业 最多的区域。此外,深圳南山、上海张江高科等均是各地独角兽企业的主要集聚区。“京沪深杭”成为我国独角兽企业主要集聚地我国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及南方等17个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及 杭州是独角兽企业主要聚集地,共计139家,占独角兽企业总数的86.9% ;总估值 5508.7亿美元,占总估值的92.6%。北京独角兽企业最多,为80家;上海独角兽

8、 企业数量其次,为29家;杭州市和深圳市分别拥有独角兽企业17家、13家。其他 地区中,天津、广州、南京均为3家,武汉为2家,宁德、贵阳、青岛、苏州、无 锡、中国香港、长沙、重庆和珠海均为1家。北京独角兽企业总估值2483亿美元, 占全国总估值的41.8%,分布在19个行业领域,具有新行业、新模式、新技术等特 点。上海独角兽企业总估值1083.7亿美元,占全国总估值的18.2%,分布在电子商 务、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文化娱乐等行业领域,其中60%为“互联网+ ”企 业。深圳独角兽企业总估值412亿美元,占全国总估值的6.9%,分布在大健康、人 工智能、云服务和智能硬件等行业领域,以技术密集

9、型企业为主。杭州独角兽企业总 估值1530亿美元,占全国总估值的25.7%,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独角兽企业数分 别为6家和3家,占杭州独角兽企业数的比例分别为37.5%和 18.8%。杭州17家 独角兽企业中,有1/3左右围绕阿里巴巴生态圈展开,包括蚂蚁金服、阿里云、口 碑、淘票票和钉钉五家企业,可见,阿里巴巴引领杭州独角兽企业发展。地区企业分布(家)总估值(亿美元)企业数占比(%)估值占比(%)北京80248350.041.8上海291083.718.218.2深圳134128.16.9杭州17153010.625.7总计1395508.786.992.6“京沪深杭”在助推独角兽企业成长过程

10、中都烙下各自的印记。北京作为首都, 无论是创业资源、创业氛围,还是人才、融资等方面都有着巨大优势。对于创业者而 言,北京依然是实现梦想的首选城市。北京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海淀区中关村,清 华大学等全国一流高校为其提供一流创新人才和高新技术有效的政府政策支持和灵 活的市场机制相结合助推独角兽企业发展。上海的创业区域看起来相对零散,分散在 不同的角落,但他们却拥有着共同的特点 “开放、互助、包容”。与其他地区相比,上海突出的创业特色之一是拥有强大的政府和民间扶持力量。深圳是中国最具 硅谷气质的城市,被称为全球创客的“好莱坞”。近年来,涌现出像大疆、奇酷科技、 土巴兔等靠新产品、新技术立足的独角兽企

11、业,其发展体现了深圳的特色,即“创新、 务实、开放、包容”。杭州抓住了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机遇,依托阿里巴巴旗舰,在电 商、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涌现了一批独角兽企业,这与良好的创业氛围、具有全球视野 的创业人才及创业团队等密不可分。“京沪深杭”的独角兽企业各具特色,除了创业者的努力外,良好的创业氛围、 健全的创业机制、有效的政策扶持等在其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城市根据独 角兽企业的成长过程形成了种子企业遴选、孵化、加速、落地等比较顺畅的运行机制 和保障政策。具体包括:一是通过设立“独角兽企业排行榜”、开展“寻找下一个独 角兽企业活动”等方式发现具有独角兽基因的企业二是发挥专业孵化器或平台型孵 化

12、器在种子公司创业初期的创业支撑、辅导及融资等活动中的一体化作用;三是利用 国内夕卜风险投资资金推动种子企业加速发展;四是出台针对高成长性企业的扶持政促进独角兽企业在X快速生长相对于先进地区拥有独角兽孵化平台以及适应独角兽企业生长的生态圈我省创 业企业面临更大的创新创业风险。因此,除了积极营造鼓励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浓烈氛 围外,还需要各级政府主动作为,提高服务效能,搭建创新创业资源整合平台,出台 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支持更多具有独角兽基因的企业早日进入“独角兽倶乐部”。多管齐下发现一批具有独角兽基因的企业。从各地实践来看,主动发现和支持独 角兽企业正成为一股热潮。要以政府为主体,企业、创业者、投资人

13、、科研院所、第 三方机构等共同参与,开展“寻找下一个独角兽企业”活动,通过召开研讨会、“海 选”、发布“排行榜”等方式从众多高成长性企业中遴选一批具有潜力的发展对象, 给予重点关注与支持。如针对车置宝、福佑卡车、好享家、通付盾、思必驰等X本 土具有独角兽基因的企业,包括那些仍然处于萌芽状态的具有潜质的小微企业,由第 三方机构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X准独角兽企业排行榜”,每年更新完善,引起 包括投资人在内“伯乐”的关注,或许下一个独角兽企业就会从他们中间走出来。将高新区打造成为独角兽爆发的“摇篮”。依托高新区培育发展独角兽企业已成 为一个重要抓手。必须加大力度引导国家高新区关注催生独角兽企业的

14、新经济领域, 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包括创业支持、导师辅导、社交活动、风险投资和企业创 新等在内的一体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构建有利于独角兽企业爆发式成长的生态环 境。引导在物联网、新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的部分国家级高 新区,梳理未来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细分领域,结合独角兽企业成长的特征,谋划 潜在独角兽企业培育的路线图和计划表,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前提下,分类服 务、分类施策,重点协助解决独角兽企业成长阶段的突出问题,促进一批企业快速成 长为独角兽企业。围绕平台经济营造独角兽企业成长生态圈。平台经济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整合多 主体资源和关系,创造价值,使多主体利益最大化

15、的一种新型经济。平台经济有助于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抢抓平台经济快速发展机遇着力营造有利于独角兽 企业成长的环境。一是培育平台型企业。平台型企业是连接核心价值的创造者和用户 两端的的企业,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可推行“平台型企业培育计划”,培育若 干具有较强整合能力的大型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和制造业平台型企业构建行业发展生 态圈,为创业企业拓展渠道、降低风险等提供支撑。二是建立高水平创新服务平台。 除了继续完善各级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外,还需要在重点区域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建立 “跨区域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区域性公共服务竞争力,吸引更多创业人才、创业团 队开展创业创新活动。量身定制扶持政策以解独角兽企业成长之困。我省在新一轮发展中,不仅要抓大 企业发展,更要抓能够爆发式成长的小企业。比如,根据独角兽企业成长特点,在省 级层面制定“高成长性企业培育指导意见”在明确高成长性企业定义的基础上界定 分类标准,建立企业遴选、审定、扶持等一整套政府支持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在 用地(用房)、融资、财税、人才招引等方面采取精准配套支持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