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墩身承台冷却管布置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122020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墩身承台冷却管布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体积墩身承台冷却管布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体积墩身承台冷却管布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体积墩身承台冷却管布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体积墩身承台冷却管布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体积墩身承台冷却管布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墩身承台冷却管布置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XXXXXXX支线墩身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编 制 复 核 批 准 XXXXXXX支线项目经理部福建 XX目 录一、主要编制依据1二、工程简述2三、施工组织2四、温度控制措施34.1 材料选择34.2 混凝土配合比44.3混凝土半成品质量44.4 墩身冷却管布置54.5混凝土的振捣64.6混凝土养护6五、施工注意事项7六、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86.1 制度保全:86.2 质量控制96.3 现场控制10七、安全措施10八、环境保护措施12宁德白马港铁路支线工程墩身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一、主要编制依据1.1XXXX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桥梁施工图;1.2现场施工调查资料;1.3铁

2、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1.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经规标准2005110号);1.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1.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建设部05年322号文);1.9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TB10401.1-2003);1.10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TB10401.1-2003);1.11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

3、备等定额;1.12国家、铁道部,福建省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1.13设计技术交底。二、工程简述XXXXXXX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为墩身C35钢筋混凝土,主要为连续梁主墩,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连续梁的施工,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墩身施工质量特编制该专项方案。三、施工组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项目部成立以项目总工为组长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经理部工程部。组长:XX(项目总工)组员:XXX(工程部部长)、XXX(安质部部长

4、)、XXX(机物部部长)、XXX(试验室)、工程部、试验室全部人员。质量目标: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分项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7%,确保本工程结构施工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四、温度控制措施4.1 材料选择本工程配合比设计已考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问题,配合比选用材料优先考虑水化热小,产生温度较小的材料,主要材料如下:(1)水泥:水泥选用福源鑫牌P.O42.5水泥,实践经验及相关资料显示:其P.O42.5水泥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强度富余系数,且质量完全符合现行水泥标准GB175-2007中P.O42.5的要求。(2)砂选用赛江区中砂,其控制细度模数在2.62.9之间,对混凝土的强度及和易

5、性有较大的作用,且利于生产控制。含泥量、泥块含量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含泥量小于2.0%,泥块含量小于0.5%。(3)碎石选用兴发生产的531.5mm规格的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不超过1.0%,泥块含量不超过0.5%。(4)粉煤灰选用大唐电厂生产的级粉煤灰,其各方面性能优于其他厂家的性能,并能控制各项指标值在标准要求范围内。(5)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我项目部将要求外加剂生产厂家对外加剂进行调整,其减水率大于25.0%,并按批量进行检查,以保证施工连续性的要求。4.2 混凝土配合比(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强度为C35,以60天龄期评定强度,塌落度控制在16020mm,,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

6、水化热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减少干燥收缩防止裂缝,同时也确保混凝土的实际强度符合要求。(2)掺加粉煤灰以达到和完善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能够保证混凝土浆体量足够,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且掺合料能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减少干燥收缩,抑制碱骨料反应,延长混凝土使用年限。(3)高效减水剂的使用使水胶比降低W/(C+F),从而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在规定范围内; (4)混凝土配合比中灰砂比,骨胶比经多次试配调整到最佳,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和工作度满足施工要求。4.3混凝土半成品质量(1)原材料验收及检验进拌合站原材料按规定进行验收。水泥、粉煤灰、外加剂必须附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后

7、方可进行验收。外加剂每次做常规试验,不同规格材料严禁混装混用,不合格品严禁使用。加强砂石检验控制,不合格品拒绝使用。(2)开盘时,质检员检查配合比执行情况。填写开盘记录,包括材料品种、用量及混凝土和易性是否满足要求。生产期间,质检员不定期在拌合站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是否按配合比严格执行、计量是否准确等。(3)混凝土生产采用全自动微机控制,其中各种材料均为电脑计量,其计量精度均控制在标准要求范围以内(计量范围误差:水泥参合料1%,粗、细骨料2%,外加剂1%)每一班生产前严格对计量设备的准确性进行检查。(4)质检员对出拌合站商品混凝土进行塌落度及和易性检查,不合格的严禁出拌合站。4.4 墩身冷却管布

8、置A.为减少施工期温度应力,在墩身内埋设冷却水管,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升,同时设置测温孔。冷却管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内径为50MM,厚为3MM的铁皮管,两端攻丝,采用短节连接,隔一层生胶带以确保其密封性良好。冷却管及测温孔布置详见“附图1:墩身混凝土冷却管布置图”B.冷却管布设位置必须准确,安放稳固,接头连接牢靠。每层冷却管进出水口均需引至墩身顶以上50CM,当冷却管与钢筋相碰时,冷却管可适当调整位置。注意每层与钢筋牢固绑扎,管道通畅,丝口接头牢靠,浇筑前要通过通水试验,防止砼在浇注过程中出现冷却管漏水或堵塞现象;C设置冷却管的该层混凝土自浇注开始,冷却管内须立即通入冷水,连续通水10-12天,每个

9、出水口流量应大于10升/分钟;D.通水过程中对管道流量,进出水温度及混凝土内部温度均需1-2小时进行一次测量记录;E.派专人测量混凝土温度,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的差值小于20,以确保混凝土质量。经监理认可后,将冷却管灌浆封顶,并将伸出墩身顶面的管道截除。墩身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其内部埋设冷却水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冷却水流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的“热交换”作用,带走混凝土内部蓄积的水化热,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升值,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避免出现温度裂缝。4.5混凝土的振捣本工程施工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浇筑时选用0.5m长的振捣棒,振捣棒快插慢拔,振捣棒移动间距为400mm

10、,宜将振捣棒口下稍微抽动,振捣持续时间应待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觉为止。严禁振棒长时间振动钢筋找动初凝混凝土出现沿钢筋上部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耐久性。4.6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砼表面的处理,用刮杆,将表面括平,在刮平后混凝土初凝前,用木抹子抹平搓毛,浇完搓平进行二次压光,终凝前进行三次抹光,以减少表面浮浆收缩,裂缝,然后采用一层塑料簿膜加麻袋浇水润湿进行覆盖,润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并进行热工计算确定其保温保湿,降温措施,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5,一旦发现内外温差接近超过25时,应采取果断措施启动应急预案,保证将内外温差控制在25之内。五、施工注意事项C35大体积混凝施工具有水化热

11、高、收缩量大、容量开裂等特点,故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做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主要是将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因此考虑采取如下施工措施。1.尽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浇筑温度。2.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冷却过快和表面脱水,避免内、外温差过大和干缩而产生裂缝,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时间根据测温控制,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基本相同时,可缓缓撤掉保温养护层。保湿养护不得少于14d;保湿保温养护措施:混凝土表面采用一层塑料薄膜,确保保温温度达20度; 3.施工期间安排专人到施工现场全面协调处理相关事宜。4.施工期间安排项目部施工负责人昼

12、夜值班,协调处理工地及拌合站应急事件。5.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棒振捣。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均匀振捣,插点要均匀排列,插点采用并列式和交错式均可;插点间距为300-400mm,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约50-100mm,振捣时应依次进行,不要跳跃式振捣,以防发生漏振。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30s,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6.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水泥浆较厚,且泌水现象严重,应仔细处理。对于表面泌水,当每层混凝土浇筑接近尾声时,应人为将水引向低洼边部,处缩为水水潭,然后用小水泵将水抽至附近排水井。在混凝土浇筑后0.5-1h内,将部分浮浆清掉

13、,初步用刮尺刮平,洒少许的干净的细碎石,然后用木抹子搓平压实,在初凝以后,混凝土表面会出现龟裂,终凝前要进行二次抹压,以便将龟裂纹消除,注意宜晚不宜早。7.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混凝土体内温度异常,超过升温估算最高温度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混凝土表面覆盖麻袋拉开进行蓄水加冰养护并在混凝土上部用钢管搭设遮阳棚进行降温,随时根据测温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升温符合要求。陡变温度不超过10C。六、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6.1 制度保全:6.1.1 建立全面培训制度项目全体人员质量意识的教育增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开工前将针对工程特点,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及人员编写本项目的质量意识教育计划,由质

14、量总监负责组织编制本项目质量创优策划。质量创优策划内容包括公司质量方针、项目质量目标、项目创优措施、规程、工艺、工法的质量验评标准等。提高各类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并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以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6.1.2加强对专业施工单位的培训加强对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的质量教育,帮助专业施工单位提高管理水平。项目对专业施工单位班组长及主要施工人员,按不同专业进行技术、工艺、质量综合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专业施工队伍不允许进场施工。6.1.3本工程实行样板先行制、三检制、挂牌制度(技术交底挂牌、施工部位挂操作管理制度牌)6.2 质量控制6.2.1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为保证

15、工程质量,严格控制混凝土各项指标,浇筑后成品保护措施严密,每个过程都存有完整记录,责任划分细致,保证混凝土工程内坚外美的效果。浇筑混凝土时为保证混凝土分层厚度,制作有刻度的尺竿。当晚施工时配备足够照明,以便给操作者全面的质量控制工具。6.2.2 出厂检验控制对每车混凝土出拌合站前进行塌落度检查,首车出拌合站的混凝土必须检测含气量,后出拌合站的混凝土按抽检频率对含气量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出拌合站,并作为现场检测含气量的参考值。混凝土装料前要注意滚筒不能积水,保持中速(58转/min)装料,运输过程中慢速转动(14转/min),至现场卸料前快速转动(912转/min)不少于60s,方才卸料,以免混凝土离析。6.3 现场控制混凝土到达现场后,由现场的技术员对混凝土进行抽检,最主要的项目为含气量,必须确保含气量在5%7%范围,并对坍落度小的混凝土,掺加适量的外加剂(一般每m3混凝土不超过0.5kg),快速转动搅拌均匀后才卸料。施工时,为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尽量低,所有的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